阿里女手撕瑞銀男,竟然撕出中遠海控老鼠倉……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作者:自愿加班的偵探君
來源:金融街偵探
名利場又出事了!這還沒到秋天,名利場就提前上映了“多事之秋”。
這次主角一個來自阿里巴巴,一個來自瑞銀證券。
8月8日上午,女方當事人向大V曹山石微博爆料稱,其未婚夫是瑞銀證券上海投行部保薦人桑某,在戀愛期間,偽裝單身男士與多名女子搞曖昧,甚至發生不正當關系,最終感染淋病并傳染給已經懷孕的阿里姑娘,導致孩子流產。
(桑**淋病診斷書)
以下為阿里女控訴瑞銀桑某的投訴信全文:
事件另一當事人桑某不僅是復旦高材生,更先后在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瑞銀工作過。
女主除了爆料男主與多人約P,更透露其涉嫌內幕交易等細節。
男主多次劈腿,在外采摘的桃花涉及前女友、前女友閨蜜、大學同學以及多個同事。俗話說的好,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你倒好。
最可氣的是男方出去找“小姐姐”,因此感染淋病,導致正在孕期的女方流產。
此后,男主發誓痛改前非,并立下婚前協議,答應在8月8日,沒錯,也就是今天,與男方領證。
(男方拉群和女主父母提出的婚前協議內容)
本來看起來是浪子回頭的happyend 戲碼,誰知男方突然翻臉,就在領證前一天指責女方找律師弄得婚前協議是為了騙他錢財。
一場反轉撕X大戲就此上演!
女方一怒之下,開始在各大平臺曝光男方的種種劣行和細節,并指出就最近這點錢還是在瑞銀證券做老鼠倉弄來的500萬。
截圖來自女方爆料
瑞銀這種國際大行的投行部的精英桑總竟然要靠老鼠倉來賺錢,這事如果是真的,不光是公司饒恕不了,證監會也會讓你吃不了兜著走。那么究竟有沒有這個事情呢?
先來說說老鼠倉這種行為為什么在金融圈這么被人人喊打呢?我國的證券市場雖然成立晚,但是對于投資者的保護一直秉承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而證券從業人員的老鼠倉行為,一般是指通過職業便利提前獲知某種股票的內幕信息,使用自己或者親朋好友等其他人的賬戶提前買入,獲利后離場,這樣做,實際上對于廣大投資者是非常不公平的。老鼠倉往往涉及信披違規及內幕交易,屬于嚴重違反《證券法》的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女方提供的爆料,這筆收入是最近收入口袋的,桑總是該項目參與者,善于“扒糞”的偵探君(微信公號:jrjzt999)似乎找到了這個項目。
7月9日晚間,中遠海控(601919.SH)發布公告,宣布斥資近500億港元并購東方海外(1919.HK)。
重組公告之后,中遠海控和東方海外股價紛紛大幅上漲,中遠海控復牌以來A股最高漲幅達53.83%,H股最高漲幅達32.68%。作為被收購一方的東方海外國際H股這段時間最高漲幅也有26.45%
中遠海控A股
中遠海控H股
東方海外國際H股
而負責中遠海控和東方海外重組項目的就是瑞銀證券。這位被手撕的男豬腳桑總就是這個項目的參與者之一。在相關估值報告中他的名字也被公告了。
截圖來自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于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購買之估值報告
而值得注意的是,7月1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就該重組的信息披露一事,上交所專門發布了事后問詢函。針對問題主要為:收購的先決條件、標的資產的評估等內容。
7月26日,中遠海控還公告了瑞銀證券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的專項核查意見,而這份核查意見的財務顧問主辦人之一就是桑總。假如桑總真的搞老鼠倉賺錢,那么這首家由外資直接入股的全牌照證券公司就要被啪啪打臉了。
目前看來,桑老師參與過瑞銀關于中遠海控和東方海外國際的重組應該是沒錯了,不過他是否真的有從中獲利500萬,還需要有關部門的核查。
偵探君覺得,要這事是真的,老鐵,你們說我該@證監會還是@港交所呢?
話說,這要是買的是港股,港交所的對于老鼠倉的處罰那跟A股還真不是一個量級的。
偵探君(微信公號:jrjzt999)就有一位在香港的基金經理朋友,據他說,這些從業人員均要申報自己和家人的投資賬戶、持股情況。如果要進行交易還要提前一個月向合規部門遞交申請。而且,進行“老鼠倉”的風險和成本非常高,一旦被發現處罰非常重,而且,搞老鼠倉還有可能虧錢,香港市場上70-80%都是機構投資者,如果公司長期價值不被看好,短期利好刺激沒有什么作用。
關于這場名利場的一地雞毛,偵探君(微信公號:jrjzt999)忍不住發了個微博,當事人冒了個泡,回應稱關于“老鼠倉”一事是污蔑,已經報案了。
偵探君(微信公號:jrjzt999)只想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偵探君也見過很多撕了又和好的紅塵男女,不過“老鼠倉”這個事,究竟有沒有,相信真相會浮出水面。
關于名利場上演的這出撕X大戲,你怎么看,評論中見!
今年名利場“事故”頻發,偵探君就做了多篇“報道”,想要了解此前名利場“事故”,在金融街偵探公號后臺回復關鍵詞:名利場,查看詳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