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本無歸涉案上億!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金融大騙局
好好的一個教育機構,為何成為了一個非法吸金的金融大騙局?
作者:田也
來源:快刀三俠(ID:kuaidaoyingxiao)
“我很懷疑,她拿出一摞已經返還的發票和通信記錄,說有北京瀚峰公司的擔保合同,我賣房看病的錢這時還有20多萬。16日我繳納20萬的學費預存款,17日聚智堂關門了。這5個月,拖著病體到處奔走,10月25日,我的病復發,癌細胞轉移,現在需要治療,可錢在聚智堂,我已無錢可用,請你把錢還給我,還我生的希望……”
這是一位家長寫在微博里的一段話。
2016年5月17日,網上曝出全國連鎖的教育培訓機構聚智堂董事長攜款潛逃的消息,隨后幾天,各地聚智堂培訓陸續關門。
在這之后,聚智堂陸續經歷了創始人楊志露面,聲稱自己被詆毀并沒有攜款潛逃;聚智堂發表公開聲明稱“資金鏈斷裂”并將用旗下的東星物業廣場抵債;東星大廈產權歸屬成迷,退款遭到“跳票”……
到如今距離事發已經一年,一眾受害者還依然在艱難維權的路上。
距離返款還有兩天
2016年5月17日,家住西安的柳先生突然接到了來自教育培訓機構聚智堂老師的電話。在電話里,老師告訴他:今天臨時接到校長通知說有事,停一天課。
什么時候復課?老師說等通知。
為什么停課?老師更是語焉不詳,只說了這樣幾個字:“關注新聞吧。”
第二天,有關“聚智堂老板楊志跑路”的新聞就已鋪天蓋地。
家長微信群里很快炸開了鍋。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聚智堂存下巨額學費。這其中就包括并不富裕的柳先生。
一年以前,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柳先生的太太為孩子在聚智堂鐘樓校區辦理了金額為五萬的課程。這筆錢對于柳先生一家而言并不是小數目,因此當聚智堂的老師告訴他們,只要預存四十萬的學費,孩子就可以在聚智堂免費學習,一年以后全數返還預存金額的時候,他們心動了。
注解:從2014年開始,聚智堂推出了一向名為“百萬感恩免費學”的項目。根據項目介紹,參加“免費學”的學生和家長,可以按照繳納的金額贈送不同價值的課程,一年后返還本金,比如家長繳納10萬元則可獲得1.8萬元的課程。不僅如此,未達到學習目標可按協議退費。2015年,北京青年報曾對聚智堂的這一“免費學”項目提出過質疑。但這篇報道并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
為了湊齊這四十萬,柳先生找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這筆欠款對于在酒店打工的他來說不是小數目。
到2016年5月19日,就距離交款正好一年??删驮谝@得退款的兩天前,聚智堂事件爆發,一切的等待與投入都化為泡影。
事情發生以后,柳先生與一眾家長去派出所報了警。警察一一將眾人受騙金額記錄在案。聚智堂案件共涉及全國17個城市,上百個教學點,據家長們統計,涉案金額高達20多億。而根據北京官方審計報告,光是北京一個城市,涉案金額就高達8.5億。
楊志一路向西
事情發生以后,聚智堂方面曾通過各種渠道發聲,表示聚智堂創始人楊志沒有逃走。
2016年5月17日,聚智堂事件全面爆發當天,楊志曾通過教育招聘平臺芥末堆回應,說自己自是去香港“處理事情”,并且自己已于去年將聚智堂賣給了現任董事長劉源長,并辭去了在聚智堂的所有職位,“目前我不是聚智堂法人,也沒有聚智堂的股份,但聚智堂這次的事我會負責到底。”
2016年5月21日,一位名叫“熾天使”的網友在百度貼吧“聚智堂吧”中發言,聲明:“董事長沒有跑路。希望家長們不要受到小人蒙蔽蠱惑?!?/span>
就在同一天,聚智堂微信公眾號發表申明,稱楊志希望將聚智堂以及瀚峰所擁有的重資產變現,以清償家長債務,但同時也提到,變現需要時間,希望家長能他們喘息的機會和操作時間。
而5月24日下午兩點左右,一個自稱是楊志的人,在聚智堂南京家長微信維權群里現身。在當時,他強調會償還債務,并表示會盡全力彌補聚智堂內部問題引發的大規模停課。希望家長能控制客人情緒,避免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自從聚智堂事發,楊志的電話就處于無法接聽的狀態,但據維權群里聚智堂南京分部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此人維權群里發出的語音,確實是楊志的聲音。
雖然楊志一直聲稱自己沒有逃跑,但是他終是以“處理事情”為由先跑到香港,又從香港跑到了韓國,最終一路向西,去了美國。
聚智堂微信公眾號自2016年5月21號的那次發言以后,就停止發布任何消息。而“熾天使”也在同年5月28日回應了眾人關于“騙子”的質疑以后,就再無發言。整個聚智堂,在楊志去了美國以后,徹底沉默。
不相信我?還不相信教育局嗎?
家住天津的周老先生說,楊志一直與他在微信上有聯絡。為了勸他回來,他一直對楊志好言相勸。
周老先生今年已經66歲。一年多以前,他為正在讀小學四年級的外孫購買了價值六萬的課程。幾個月以后,聚智堂老師又向他推薦“免費學”項目,他再次投入42萬。
周先生十分謹慎,在定下聚智堂以前,曾做過長達半年的考察,看見聚智堂有“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教育品牌,改革開放30年公眾最滿意的教育品牌,中國名師百人俱樂部承辦單位,中國模范生評比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CCTV華人頻道名師百家講堂唯一合作伙伴”等一系列稱號,又有河北區教育局頒發的資質,也就打消了顧慮。
周先生在采訪中多次提到自己受到了聚智堂老師的“忽悠”。其中向他收取費用的果俊雅老師,曾經信誓旦旦地向他這樣保證:“信不過我,還信不過教育局嗎?”,不僅如此,還多次以“課程名額只有兩個了”對他進行催促。
面對對方信誓旦旦地保證,周老先生終究是放下了戒心。卻沒想到,這一次信任的托付,使他大半生的積蓄,都化為了泡影。
在一眾維權家長中,像周老先生這樣的老人不在少數。西安校區的一位老人,還曾在西安電視臺采訪時,因情緒過于激動心臟病發被送往醫院。
盡管已經年邁,但周先生依然日日在市政府、公安局、經偵大隊、教委……之間奔波。他說:“我也是無奈之舉,又不甘心,性格使然,已經不只是錢的問題了。”
陰謀論籠罩,楊志聲稱被陷害
時至今日,楊志已經被紅通。他在與周先生的微信對話中一再聲稱自己是“遭人陷害。”這一說法,在事發四天后的5月21日,一位名為“喜人虎兒”的網友也提到過。這位網友在百度貼吧“聚智堂吧”熾天使發布的帖子中留言,聲稱聚智堂事件的爆發“是一場被居心叵測的人事先安排好的陰謀?!倍氨澈蠛谑帧本褪恰氨本┦谐枀^東柳村(即大廈所在地)村長兒子趙云?!?/span>
關于這一事件,在周老先生轉發給記者的一篇看中國網發布的名為“天子腳下黑勢力對王法熟視無睹”的文章中,有著生動且令人悚然的描述。
原文鏈接如下:
http://www.seecn.net/html/news/view6913.html
在文章中,這個名叫趙云(現改名趙思嘉)的人,為了得到東星大廈無所不用其極。不僅趁通建合美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莊映龍有病之機,公然搶奪證照,還利用黑惡勢力暴力把莊映龍妻子趕出通建合美,并偽造莊映龍的簽字將通建合美公司法定代表人非法變更為他的司機王輝。導致莊映龍及其家屬四處告狀無果,莊映龍含恨離世。此后在瀚峰資本運營東星廣場時,趙云又多次帶人到東星廣場滋事,最終逼走了楊志,散布其逃跑的謠言,造成了家長的擠兌,最終整垮了聚智堂。
在此前央廣網的報道中,楊志也聲稱:“聚智堂這種情況,是企業遭遇了家長的擠兌?!?/span>
惡勢力陷害這一說法得到了柳先生的證實,對于聚智堂背后的利益鏈,他表示非常復雜,但可以確認的是,聚智堂事件的爆發,是多方角力的結果。據他所知,聚智堂參與了不少房地產項目。山西的東星大廈,據說也與聚智堂有藕斷絲連的關系。
在聚智堂發展過程中,的確一直與房地產開發項目有著緊密聯系。有媒體在調查中還在發現,2014年6月,一家名為北京金煦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機構被更名為北京聚智堂房地產開發公司。楊志曾為該公司投資人,并擔任過該公司監事。但之后楊志逐漸抽離。
此外,全國有數家以聚智堂為名的地產機構,比如煙臺聚智堂置業顧問有限公司、深圳市聚智堂置業顧問有限公司。同時,還有數家經營范圍包括房地產策劃的機構,比如南昌市聚智堂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南昌市聚智堂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吉安分公司、威海聚智堂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而威海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現在聚智堂的法人代表、執行董事和經理劉源長。
在聚智堂事件發生以后,一眾家長對于這高達近20億的學費的去向表示懷疑,而聚智堂背后這一系列地產機構,或許可以說明一二。
黑惡勢力,借口還是真相?
對于黑惡勢力陷害這一說,周老先生有著自己的懷疑。他告訴記者,早在“聚智堂董事長攜款潛逃”的“謠言”四起之前的5月13日,就已經發生過“家長圍堵楊志”的事件。只是這一小范圍事件并不為眾人所知。
在當時,因合同到期沒有收到還款,7位家長直接到北京找到楊志。無奈之下的楊志使用手機支付軟件“快錢”歸還了欠7位家長的180萬欠款。
因為“快錢”不能及時到賬楊志蓋章的瀚峰資本(公司),楊志還寫下了欠條。
▲楊志當時寫下的欠條
家長手機收到還錢信息,也就沒有再追究??蓻]想到的是,5月15日,楊志去了香港以后,當事家長又收到錢被撤回的信息。
▲百度知道上,有人曾對快錢的保障措施提出質疑
如果真如楊志所說,聚智堂事件的爆發是因為“有人陰謀散布逃跑謠言而導致企業遭遇了家長的擠兌?!蹦怯譃楹我坊剡@一筆已經歸還的欠款?
同時,周老提出質疑:“2013年瀚峰資本集團總裁是趙云?又是那個趙云哪?名字巧合嗎?不是吧?說趙云是黑社會,沒想到趙云曾經還是瀚峰資本集團總裁?后期才是楊志?怎么回事哪?奇怪?兩個瀚峰資本的領導,演的是雙簧嗎?還是有糾紛?還是怎么的?有待落實查證。另一個方面,兩個人的工作重合地方太多?都在瀚峰資本帶過,都在東星廣場帶過,還都是北京青聯委員。這個聚智堂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哪?”
不僅如此,楊志的行為也讓人無法理解?!白蠲黠@的是:一個是離婚,一個是法人更替,一個是拖欠工資;感覺事先都做好了似的。”
周老認為,如果是臨時性出國,正常情況,賬戶應該有大量資金才對,(畢竟學費上億)而照楊志自己說的“事發突然”,應該來不及轉移。
賬戶資金的多少,是判別楊志是早有預謀,還是事發突然的依據之一。而目前經偵并沒有發現大量資金。而楊志在2014年離婚,周老認為,雙方的資產劃分應當調查清楚。
另外,楊志的背井離鄉也令人懷疑。
“如果國內有資產出了事,一般都會第一時間回國處理事務,畢竟資金產業家人朋友都在國內,他為什么選擇背井離鄉?經偵勸其也不回?經偵還給他條件?他還提出條件?為什么講條件哪?應該立馬回來才對?應該拋下國外所有事物,想(像)瘋子一樣回來才對。楊志不回來又是出于什么考量?”
東星疑云
事到如今,現在的聚智堂董事長劉源失蹤,而楊志去美國已經一年。他的歸期難以預料,他屢次在聲明中提到的東星時尚廣場,變成了家長們最后的救命稻草。
雖然楊志聲稱擁有北京東星時尚廣場的使用權、經營權、收益權、物業管理權,所有合同手續齊全。但事發后不久,家長們卻被告知,楊志并沒有東星時尚廣場的所有權。
東星時尚廣場開發方通建合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表示:東星時尚廣場是通建合美開發的商業地產,通建合美擁有東星時尚廣場的所有權。
“2015年8月楊志和我們這邊的業主說他可以借錢給業主用,業主和他簽了轉讓協議。要想讓他發款必須有三個條件:第一個就是簽轉讓協議;第二個就是以三百萬左右的一個基數配合他去銀行走一個虛假流水;第三個就是把漢(瀚)峰資本的股權變更給聚智堂。原來跟他也熟悉,就按照他的要求幫他做了,但是做完以后他也沒有借錢給業主。他就是想用這個廣場處理他的債務。也就是說他現在宣稱的固定資產實際上這個固定資產根本不屬于他因為他沒有支付一分錢?!?/span>
這一說法,對于深信“東星廣場背后角力論”的家長們,實在是蒼白無比。實際上,也存在漏洞。
因為自聚智堂事件爆發,各項證據就層出不窮。2016年12月14日,北京家長去市經偵總隊,經偵總隊張隊告訴他們:東星的初步審計已經出來,楊志在東星的直接投入是7000萬,還有其它形式的投入總額在2、3個億。東星除了政府部分的以外其余部分的權益基本是屬于學費投入。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楊志確實將聚智堂家長的學費投入進了東星時尚廣場,并不是如通建合美所說的“沒有支付一分錢”。
同時,周老表示質疑:“東星大廈只需要租金2千萬左右,就可以達成《協議》。七千萬直接投入,有沒有明細賬?都投入哪里?還有那個2-3個億?有沒有明細?東星《租金》后期還有人為變化嗎?超出《協議》價格范圍?還是有別的支出沒有說明(是否是揮霍)?還是直接投入了瀚峰資本?”
關于東星廣場,疑點重重,但僅從楊志曾經投入東星7000萬這一點,就可以從側面證實,東星廣場并不是像通建合美表示的那樣與聚智堂毫無關系。
非法集資還是金融詐騙?
在與周老談話的過程中,他多次試圖向記者說明,聚智堂事件屬于合同詐騙。并且強調,在這件事上,教育局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周老說,學管老師告訴他,每年聚智堂都向教育局交錢作為擔保,說是學費擔保。這也是他放心把錢交給聚智堂的原因。
在交錢之初,學管老師告訴他:“教育局擔保你還不放心???我們每年給教育局交擔保費?!?/span>
可是顯然,聚智堂的案例非常特殊,教育局只能監管它作為教育機構的教學資質,而對于它所兼具的金融機構的職能,卻無從監管。
“可是它亂收學費了吧!”周老抗議。“并且,他這個是詐騙,并不是非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我們有合同的,沒有履行合同,不是合同詐騙是什么?”
周老之所以在這一點上據理力爭,是因為在法律上,對于非吸與詐騙的受害者,有著迥然不同的責任界定。對于非吸案件的受害者,自身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而海淀區法院將聚智堂事件,定義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從一開始,聚智堂的“感恩免費學”項目就有著深深地P2P印記。拿出一定數額的存款,在聚智堂存放一年,一年以后返還存款和數額數萬的學費。這與金融借貸行為何其相似。只不過,在聚智堂案件中,金融機構變成了教育機構,而預期收益變成了返還學生交付的學費。
而這一身份的轉變,讓聚智堂的金融行為避開了有關單位的監督。對于一般的金融機構,為了避免造成“擠兌”。金融機構都接受著銀監會嚴格地管控,必須保留20%以上的儲備資金。
也就是說,就算遭遇所謂的“黑惡勢力”,如果聚智堂履行金融機構的規定,擠兌事件也不會發生。
在教育行業,像聚智堂一樣預收大量學費的機構不在少數。校長運營圈創始人UncleW,對這一模式的形成有著精辟的描述:
這一行為來源于他們穩定生源的需求。當提前交的課時包沒上完時,家長往往會處于一種思維惰性中,一般會等到所有課時全部上完,家長才會考慮效果以及是否續費。
因此,尤其是每年開學季,每個機構都會有大量預收學費流入,此時每個機構的帳上都會有大量的現金。
雖然,這些錢未來會以不同的成本形式流出機構,但如果把這些錢以一定利息放出去的話……
所以,當教育機構以此方式嘗到甜頭后,就會有另外一個念頭--如何擴大預收額度。
照這樣的思路下去,形成聚智堂感恩套餐,也就不足為奇。
但問題是,就像周先生質疑的那樣,這樣高額收取學費,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教育機構在監管上,的確存在欠缺。
無底洞
柳先生現在到處打工,用來還清向親戚朋友借貸的債務。
周先生依然每天奔走在維權的路上,他本該安享的晚年生活,已經被完全改變。
而那位身患癌癥的家長,她在最近更新的微博里這樣寫道:“我今年43歲,得了癌癥,兩年的治療費花了50多萬元,現在還在治療,老公天天為錢跟我吵架,家里的賣房子的錢已經用完了,我應該繼續治療還是放棄,我也知道后面是個無底洞,不知道要砸錢多少錢,我應該放棄治療嗎?”
他們都依然在無底深淵中掙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