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山西“德御系”神秘資本帝國:曾操縱美股8個月漲幅4500%
山西不只有“煤老板”。
來源:明天財訊
作者:李明昊
山西只盛產“煤老板”嗎?當然不是。如果忽視了“德御系”,那只能說明你孤陋寡聞。
12月4日晚,上市公司顧地科技發布公告稱,近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山西盛農投資有限公司函告,獲悉山西盛農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被質押,山西盛農于2017年11月30日將其持有的2720萬股股份質押給樓益女,此次質押目的為融資。
雖然顧地科技在公告中并沒有明確指出融資的目的,但相關人士稱,此次融資很可能與不久前顧地科技公告的收購沙漠文旅資產有關。
11月22日晚,顧地科技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夢汽文旅擬以現金方式,購買夢想航空委托文旅投公司代為建設的汽車樂園基礎設施項目和航空小鎮建設項目展廳及園內道路部分,交易價14.79億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注入以沙漠汽車越野、航空展示為主題的文化旅游類資產,充分發揮與體育賽事業務的協同效應,加快文化旅游業務發展步伐。
顧地科技早在2016年5月就與越野一族展開了戰略合作,涉及重大投資及戰略轉型。顧地科技宣布成立汽車越野賽事管理公司,出資9180萬、持股51%,顧地科技由此進入體育產業。
2017年1月,顧地科技與越野一族簽署補充協議再次宣布停牌。5月,顧地科技又一次停牌,原因是出售塑膠管道業務資產,其后進入重大資產重組程序,也多了收購賽事旅游資產的內容。
此次如果顧地科技從塑膠管道業務向體育旅游產業轉型成功,“德御系”恐怕又要在其中大賺一筆。顧地科技的戰略轉型,也完完全全展示出了一套標準的“德御系”資本運作流程。
“德御系”的運作手段
從“德御系”第一次在A股市場出現至今,其資本運作的手法可以說是如出一轍:幾乎都是在獲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后,通過對外投資或并購重組從而實現快速的資本運作,后期再變更主營業務,進而改名換姓,讓上市公司股價一飛沖天。
2014年12月18日,齊星鐵塔(現更名為北訊集團)公告稱,龍躍投資以8.8億元收購公司7875萬股股份、占比18.895%,成為新的實際控制人,齊星鐵塔也成為了“德御系”在國內A股的第一個上市公司。就在收購當天,齊星鐵塔就接到新東家的通知,其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司股票因此停牌。
2015年7月3日,齊星鐵塔公布定增63億元、收購北訊電信的方案。到2017年4月,收購最終落地,7月底齊星鐵塔更名為北訊集團。
宏磊股份和齊星鐵塔一樣操作迅猛,重組的速度比齊星鐵塔更快,在正式入主之前,德御系就已經對宏磊股份籌劃資產重組。
2015年12月,宏磊股份發布關于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稱,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與交易對手進行了多次協商,交易雙方一致同意籌劃重大資產重組。2016年1月,宏磊股份公告,天津柚子成為控股股東,郝江波成為實際控制人。據了解,郝江波與德御系主要成員田文軍關系非常密切。
2016年5月,宏磊股份重組方案公布,擬23.1億元收購資產,布局第三方支付業務及信用卡消費服務。設立互聯網支付、小額貸款、保險經紀、征信公司,宏磊股份瞬間從傳統制造業企業變身為金融科技公司。2017年2月,宏磊股份正式更名為民盛金科,“德御系”再下一城。
從時間上看宏磊股份是“德御系”的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顧地科技的收購早在2015年12月就已經完成,當時顧地科技公告稱,廣東顧地將持有的9599萬股股份(占27.78%)以11.7億元轉讓給山西盛農,公司實控人變更為德御系成員任永青,顧地科技也成為德御系拿下的第二家A股上市公司。
揭秘晉中“德御系”
隨著A股市場上“德御系”的版圖越來越大,這個神秘的山西晉中資本派系也漸漸揭開了面紗。“德御系”在資本市場上并不像其他資本財團一樣被人熟知,它的前身只是一間毫不起眼的農貿公司。
山西是著名的雜糧優質產區,2004年4月晉中德御農貿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1971年出生的張俊德出任公司董事長,該公司也是“德御系”的最原始形態,張俊德也成為了“德御系”的第一人。
在張俊德的晉中德御農貿有限公司成立同期,晉中永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和晉中市榆糧糧油貿易有限公司雙雙成立,創始人便是如今用山西盛農名義收購顧地科技的任永青。
說起“德御系”的核心,不得不提的就是一手把“德御系”運作起來的田文軍,田文軍于2006年主導成立了中海博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長。2009年公司更名為德天御生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10年前后,德天御相繼完成對晉中德御農貿有限公司、晉中永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和晉中市榆糧糧油貿易有限公司的整合,除了田文軍繼續出任德天御董事長之外,張俊德、任永青也正式出任公司董事,據悉,注入兩家公司的任永青為第一大股東。工商資料顯示,德天御在2010年2月8日有過一次信息變更,變更后,“德御系”元老級人員赫然在列,“德御系”開始成形。
2010年5月,以德天御為主體的德御農業掛牌美國OTCBB市場,“德御系”正式踏入資本市場。
德御農業2011年年報顯示,龍躍投資和德御坊都屬德御農業旗下,是其通過VIE結構控制的境內子公司。龍躍投資便是2014年收購齊星鐵塔18.895%股權的出資方,龍躍投資的實控人為趙晶和趙培林,“德御系”至此已然成熟。
隨著田文軍、郝建明等人開始 “隱退”,王宏、郝江波、趙晶、趙培林等人開始走向臺前,“德御系”神秘資本也迅速走向崛起。
據不完全統計,“德御系”目前控制的上市公司至少有5家,包括A股上市的北訊集團、顧地科技、民盛金科,還有美股上市的德御農業、穩盛金融,新三板公司德御坊、金糧股份也是由“德御系”牢牢掌控。
股票漲幅高達4500%
之所以說“德御系”在資本市場上迅速崛起,最根本原因還是其對資本市場的掌控能力,從“德御系”入主的幾只股票就可以看出,他們在資本市場的獲利水平絲毫不亞于那些金融出身的資本財團。
從“德御系”控制的三只A股北訊集團、顧地科技和民盛金科來看,自從入主之后股價都開啟了暴漲走勢,最少漲幅也有2倍的利潤,而美股上市的穩盛金融,才真正讓人看到了“德御系”的控場能力到底有多強。
穩盛金融在2015年10月30日登陸美股市場,2016年上半年時,股價一直穩定在10美元左右,6月底開始明顯上漲,在2017年2月一度漲至465美元,漲幅達到驚人的4500%。
納斯達克曾一度計劃讓穩盛金融摘牌退市,理由是穩盛金融違反了幾條上市法規。穩盛金融表示計劃對裁決提出上訴。在2017年6月7日穩盛金融當天暴漲153.1%被強制停牌,12月4日剛剛復牌交易。
縱觀“德御系”以往的公司運作方式和股票的暴力拉升手段,顧地科技如果轉型成功,或許又會再次更名。有了“德御系”的一番操作,顧地科技復牌后不知又能迎來多少個漲停。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