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全在國外,大客戶欠款超1億,這家智能電表公司想上市靠譜嗎?
無論是市場還是資本,銀河表計的歸國路都并不輕松。
作者丨陳夢霏
來源 丨野馬財經
無論是市場還是資本,銀河表計的歸國路都并不輕松。
伴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從智能手機、智能音響……到智能機器人,如今就連不起眼的日用電表也都智能化了。
在深圳,就有這么一家專做智能水表的公司,不僅把生意做到了國外,還踏上了上市之路。近日,深圳市銀河表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河表計)在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招股說明書。這是繼去年5月首次沖擊創業板撤回IPO申請以來,第二次向創業板發起沖擊了。
只不過,與初次提交上市申請并無二致的是,銀河表計應收賬款過高、過度依賴度海外市場等問題依然存在。
收入全部來自海外
銀河表計2009年成立,是一家從事智能電表生產和研發的企業,業務主要面向海外市場。截止目前,銀河表計生產的智能電表已遠銷歐、亞、非洲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且連續兩年電工儀器儀表出口交貨值全國排名前三位。
伴隨著出口量的逐年增長,銀河表計海外業務的營收占比也越來越高,尤其近兩年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更是達到了100%。
業務遍布全球固然好,但俗話說“every coin has two sides”,賺錢全靠出口也就意味著要承擔的國外市場經營風險更高。
財務專家施斌慶曾對野馬財經(微信公眾號:ymcj8686)分析過公司可能面臨的三個問題:一是財務核查相對困難;二是需要考慮到當地國家政策制度的適配性,且地區政治局勢也會對企業的經營產生不同的影響;三是企業取得大量外匯收入,存在匯率變動對損益的影響。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公司如何應對?對此,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聯系到銀河表計,對方表示“公司領導和相關負責人都不在,以后再聯系”,但截止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大客戶依賴嚴重
如果說100%的收入來自海外,給銀河表計營收狀況埋下不穩定的隱患,那么對于大客戶的依賴無疑會將這一隱患放大。
2014年—2017年9月,銀河表計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 76.66%、89.78%、93.09%和 79.58%。可以看到,這些客戶多來自孟加拉、肯尼亞、蘇丹等國家,正如前文所述,這些地區的政治、經濟局勢皆不算穩定,進而會從各個方面對公司產生影響。
甚至這一問題已經在銀河表計的財務中體現了出來。
招股書顯示,銀河表計2014年、2015年期末,應收賬款余額尚在201.86萬元及3771.79 萬元,到了2016年期末卻突然暴增至1.81億元,而公司當期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更是一度下跌了186.45%,出現了負值。
北京一證券分析師方大雄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主要客戶在國外其支付能力難免會受所在國家外匯管制、政治局勢、政治氣候變化等原因等影響,萬一對方違約,通過司法途徑進行跨國訴訟或仲裁,不僅難度大而且成本高、周期長。
銀河表計也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如果公司主要客戶生產經營、投資計劃發生變化,或減少對公司產品的采購量,或公司未能中標,則公司產品的銷售將受到影響,并進而給公司的經營帶來風險。
回國之路漫漫
暴增的應收背后,說明外國人的錢并不好賺,為此,回國開拓市場也是銀河表計心心念念之所想。
其此次募集資金項目中,明確表示計劃將部分資金用于國內營銷服務網絡項目建設,力求在不斷開拓國外市場的同時,努力籌劃進入國內市場。
不過,國內市場的開拓也并非易事。
例如,雖然公司已于 2015 年獲得“國家電網公司集中規模招標購供應商資質能力核實證明(電能表)”,但由于國網與南網對投標企業的市場業績、注冊資等方面要求太嚴格等原因,三年的時間過去,銀河表計產品的歸國之路依然沒有任何進展。
此外,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注意到,近年來有不少IPO公司因海外收入無法確切查驗,以及海外應收賬款增長率過高等問題被否,譬如今年年初未過會的廣東朝陽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也有報告期內87%的收入來自海外的煙臺中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順利通過了IPO審核。
你認為銀河表計成功登錄創業板的幾率有多大?歡迎評論區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