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新興市場,投資者和創業者的幸福時光機
?4月21日下午,旦恩資本管理合伙人新紀夫應邀在北京金茂威斯汀酒店出席了“鉑諾3周年戰略業務發布會暨高端客戶春季私享會”。
4月21日下午,旦恩資本管理合伙人新紀夫應邀在北京金茂威斯汀酒店出席了“鉑諾3周年戰略業務發布會暨高端客戶春季私享會”。作為鉑諾的老股東,他分享了自己對于“一帶一路”新興市場的理解。
新紀夫以一張圖片作為開場。照片在印度尼西亞東側的一個叫芭菲亞的地方所拍,最中央是旦恩資本的員工。新紀夫說:“可能和很多人的判斷不同,這個圖片中的地方已經實現了4G覆蓋,這些人用的手機大多都是OPPO,vivo和華為,他們用的充電寶就是我們投資的一家企業賣進去的。”
??
這張圖片只是一個引子,新紀夫說:“我接下來會順著這個引子試著去解答一些問題,比如很多人問我們為什么選擇走出去,來到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包括東南亞,非洲,北非,中東等等,去做出海投資的探索。”答案其實很簡單,海外投資有很多機會。
國內投資現狀
新紀夫認為“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對我國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們觀察到目前制造業外遷,向泰國、越南轉移。”
??
在他看來,影響之一就是真正敢跳出來進入到實體經濟創業的優秀企業家少了,其次就是創業門檻高了。“盡管有不少互聯網企業、消費升級的企業融了很多錢,但這不并代表實體經濟。我們旦恩資本稱其為媒體經濟,而不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真的很難。”
此外,資產價格變高,加上人少了,錢少了,那么優秀企業的價格自然就提高。“成熟期企業的資產價格高漲,所以參與這一階段的投資,很難賺到錢。”
但新紀夫認為在這一背景下仍有機會,即超早型價值創造型投資將取得超越市場的回報。
出海投資機會
如果將上述原因概括為內憂,那么新紀夫將選擇出海投資的第二個原因總結為外患。
近期博鰲論壇上,金融、制造業、知識產權的對外開放成為熱門話題,“我們可以預見一些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會越來越困難。”
旦恩資本對于國際形勢高度敏感,新紀夫稱現階段這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民營資本想要獲得超額收益,出海是一大機會。在旦恩資本投過幾家企業之后,驗證了海外地區性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中的機會。
三年前,旦恩資本投資WOOK公司。該公司主營跨境電商,復制小米之家的模式。三年前銷售額還為0,只有十幾名員工。如今,已經超過10億規模,員工400余人。并從印尼擴展到越南,而下一步將進軍菲律賓。
旦恩資本將國內的一些先進管理經驗和供應鏈經驗復制到海外,再加上海外競爭環境相對較弱,所以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新紀夫看來,國內很多投資的失敗,不能簡單的歸結為團隊實力,或者入場的賽道。“其實很多都做對了,只是國內的競爭太激烈,發展環境不健康,最終導致了失敗。”
現場新紀夫信心十足的表示,在未來旦恩資本會繼續沿著這條路去走,也會穩扎穩打的去扶持更多優秀的,基于海外市場并且高度本土化的企業和企業家。
“總體來說,我們還是比較興奮的,也覺得比較幸運,能趟出來一條比較有特色的資產創造的路。”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