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圣萊奇葩往事:40億天價買殼,卻難逃活埋命運
“星美系”、“明天系”、“中植系”統統踩雷
作者丨葉露 繆凌云
來源丨野馬財經
“星美系”、“明天系”、“中植系”統統踩雷
近日,*ST圣萊(002473.SZ)董事長、董秘及三位獨董等核心人員通過網絡進行公開道歉,原因是公司在2015年虛增凈利潤1500萬元,并受到證監會的處罰。
有意思的是,對比最近動輒數十億元不知去向的龍力、天業等公司,*ST圣萊接盤俠們砸進了40億元真金白銀,并準備將“星美系”影視相關資產裝入。
雖然背靠“星美系”和“明天系”兩大實力資本玩家,以及另一位與“富德系”有著密切關系的人士出手,可惜隨著“明天系”案發,公司最終無力回天,走到 “披星戴帽”的境地。
更加嚴峻的是,如果2018年繼續虧損,*ST圣萊將面臨退市。
天價買殼,一地雞毛,令人唏噓。
豪華天團40億強勢入主
*ST圣萊最初的業務為咖啡機、熱水壺等小家電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上市之初還算順風順水。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公司效益逐步惡化,從2013年開始便掙扎在虧損的邊緣。
面對這一狀況,*ST圣萊原實際控制人楊寧恩選擇了賣殼套現。
先是2013年6月拋出方案,準備重組一家名為祥云飛龍的公司,但被證監會否決;在此情況下,2015年下半年,楊寧恩選擇了直接轉讓所持公司股權,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股權的接盤方可謂臥虎藏龍。
根據協議,星美圣典、上海銀必信(現“西藏銀必信”)、新時代信托、天津鼎杰資產(現“鼎杰控股集團”)、洲際通商投資、林志強、葉激艇等公司或個人合計出資近40億元接盤。
其中,星美圣典的實際控制人覃輝是原京城著名娛樂場所“天上人間”夜總會的老板,被譽為“ 民營傳媒富豪第一人”。其創立的“星美系”旗下已然擁有星美控股(0198.HK)及星美文化旅游(2366.HK)兩家港股上市公司,投資領域遍及影院投資、020電商、影視制作、影視發行、文化經紀、文化旅游、時尚模特、移動互聯網、廣告營銷、影視基地等全產業鏈。
交易完成后,覃輝也成為*ST圣萊新的實際控制人。
至于其他接盤方,上海銀必信、新時代信托與“明天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洲際通商投資持有富德生命人壽11.7%股份,位列第四大股東,實際控制人王向陽與大名鼎鼎的期貨大神王向陽重名;至于天津鼎杰資產,其董事長張偉杰年僅29歲,同時為柏榮集團控股(8316.HK)董事長。
如此陣營齊聚,縱眼整個A股也堪稱豪華。有知情人士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透露,楊寧恩賣殼時,曾有實力的資本方給出了30億元到35億元的價位,但遇上覃輝眾人強勢殺入,在一位中間人的介紹下,開出令楊寧恩無法拒絕的40億現金天價,迅速達成交易。對此,原星美集團CEO、原*ST圣萊董事長胡宜東向野馬財經解釋,當初確實還有其它購買方,但最后并沒有談完,星美也只是正常介入。
其同時對野馬財經表示,“星美系”拿下*ST圣萊是為了整合旗下文化產業資源,甚至有著港股公司“回A”的考量。
禍起祥云飛龍
“星美系”、“明天系”、“富德系”再加上更加神秘的年輕大佬,*ST圣萊全新的陣容不可謂不豪華,2015年9月,新的重大資產重組隨即展開,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誰能料到,多只黑天鵝突然降臨,而且一只比一只致命。
首先,2016年1月8日,*ST圣萊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不得不中止了事項并復牌。而此次調查內容是祥云飛龍并購事宜涉嫌違法。換句話說,新任股東們踩了舊主留下的雷。
其次,2017年春節,某位大佬被帶走調查轟動了整個資本市場,“明天系”一時間群龍無首,覃輝痛失一位強力資金后臺。
再者,2016年下半年開始,受高估值、高業績承諾的“雙高”影視并購、明星IP資本化交易等亂象影響,以及前些年不少收購標的未達到承諾業績,影視公司的并購重組接二連三被否決。
面對這一情形,“星美系”收縮戰線,改重組為“轉型”,2016年報,*ST圣萊主營業務中開始出現“影視文化”的字樣,且43.2%的毛利率,遠高于原來的小家電銷售。
只是,“不打掃干凈屋子終究沒法請客”,轉型自然沒有資產重組來得干凈利落。2016年,*ST圣萊影視文化收入僅僅72.6萬元,占營收比重0.76%,最終虧損3505萬元,年報也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2017年再度巨虧5776萬元,影視文化業務收入僅有600.89萬元。
更加重要的是,*ST圣萊在年報中解釋稱,公司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基本每股收益同比降幅均超過30%,主要原因是影視投資項目出現較大幅度虧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和壞賬準備。
這意味著,注入的影視資產不僅沒能帶著公司走出業績下降泥潭,反而拖了后腿。
多重因素疊加,*ST圣萊的股價也“一跌不可收拾”,截至目前5月21日收盤為7.82元/股,對比2015年36.97元的高點,已經跌去了近80%。覃輝等人30元/股左右的成本價,也早已浮虧。
“保殼”不惜越線
易主三年,*ST圣萊的股價一瀉千里,包括各路豪強在內高位進入的眾多投資者皆被套牢,然而悲劇還沒有結束。
4月14日證監會的又一紙《行政處罰告知書》揭開了更多內幕,也讓公司的命運愈加撲朔迷離。
根據《告知書》,公司因2015年度虛構影視版權轉讓業務、虛構財政補助事項,合計虛增營業收入2000萬元,虛增凈利潤1500萬元。整個事件中,實控人覃輝因作為知情人和參與者,被證監會給予警告并罰款60萬元。
具體而言,“星美系”接手*ST圣萊,因祥云飛龍并購事宜涉嫌違法,重組不得不終止之后,為了避免公司連續兩年虧損被ST帶帽,一方面,先是利用其傳媒界的資源,與華視友邦聯合虛構影視版權轉讓合同,以對方違約為由,獲得1000萬元的本金和違約金;另一方面,公司高管又與當地鎮政府商議,以研發項目為幌子,獲得了1000萬元稅收優惠,但實際上流入*ST圣萊的兩筆資金均來自覃輝的星美系。
對于這些事項,胡宜東向野馬財經(微信公眾號:ymcj8686)解釋稱,當地政府對于*ST圣萊的補助并非虛構,而是確有其事,但彼時政府財政預算不足,因此與大股東寧波金陽光商議放棄稅收獎勵,把那部分錢作為補助給予圣萊達。
當然,其也表示,確實不希望公司ST帶帽,畢竟這對各方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誠然,無論是對大股東還是中小投資者而言,都不希望看到如今的局面,但可惜“時來天地皆同力,遠去英雄不自由”……
更令吃瓜群眾一臉蒙圈的是,*ST圣萊的爛攤子,竟然很快又讓另一位大佬入了坑。
“連環雷”發酵,波及“中植系”
上文提及,因為*ST圣萊的事情覃輝被證監會處罰,誰曾想,“中植系”也因此躺槍。
2017年3月,因 *ST圣萊因祥云飛龍的事情被處罰,一時間難以重組,于是覃輝便找上了另一家公司宇順電子(002289.SZ),而宇順電子為“中植系”旗下上市公司。
首先,以星美影院運營方成都潤運為主體,星美控股為成都潤運引入25億元的戰略投資,中植系旗下創泰融元、匯恒贏、匯榮晟也合計砸了15億元,獲得近10%股權。
而后, 2018年1月,成都潤運與宇順電子達成協議,后者擬以200億元對價收購成都潤運100%股權,交易實施后,宇順電子實際控制人將由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變更為覃輝。
如果此交易完成,不僅“星美系”影視資產將成功上市,“中植系”也會大賺一筆,可謂雙贏。
然而,隨著4月14日成都潤運實際控制人覃輝因*ST圣萊舊事被處罰,宇順電子也不得不拋出一份《關于擬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公告》,稱如果覃輝最終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目前只是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將對本次重組構成實質性障礙,交易存在變更或終止的風險。
這意味著,解老板扔出的15億元,退出也將遙遙無期,重組組成了股東......
復盤圍繞*ST圣萊發生的一系列奇葩事,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原實際控制人楊寧恩操盤下的一次處罰“影響深遠”,搞得“星美系”、“明天系”等一眾大佬焦頭爛額,又在自救過程中波及了“中植系”,不僅自己數十億元資金被埋,也帶著一眾中小投資者深套其中。
唯有*ST圣萊創始人楊寧恩高位賣殼后帶著近40億元現金抽身事外,成為唯一的贏家。
當然,*ST圣萊的故事還沒有完全結束,在道歉會上,董秘于良稱后續公司將通過資產處置等方式在短期內改善業績,同時積極拓展新業務;其同時對野馬財經表示,由于種種原因,公司此前重組沒有完成,但重組的方向始終未變,在條件成熟時,將適時啟動資產重組。
只不過,在數次重組失利,證監會處罰纏身的陰霾下,“星美系”近日又陷入了欠薪風波,面對如此局面,明星股東云集的*ST圣萊未來該如何面對?歡迎在文末留下您的觀點。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