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觀點】騰訊一周市值蒸發3500億 投資者關系管理是替罪羊否
歡迎關注千億club
上周資本市場大事不外乎騰訊(00700.HK)半年報披露后,業績不達預期,股價一度跌破320元/股,為近一年來最低點,一周市值蒸發超過3500億;
受騰訊股價的牽動,上周中概科技股進一步呈下跌態勢:美股阿里巴巴跌2.67%、百度跌2.4%,京東跌近4.78%; 港股包括小米,映客、金蝶國際等科技股跌勢盡顯,小米、閱文集團、映客遭遇IPO破發。 上周對騰訊連累港股加以謾罵,對騰訊復盤的“文章”連綿不斷,國際章犯了職業病,周末開始研究騰訊的投資者關系管理,“市值管理”畢竟是投關的核心范疇嘛。 所謂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估值管理,而估值管理的核心是“credibility management,即誠信管理”,在業績表現相同的情況下,資本市場自動給予誠信良好的上市公司以高估值。既然如此,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工作重點就是在資本市場廣泛樹立上市公司的“誠信”口碑,而誠信的建立來自:好壞消息保持一致,高度透明的信息披露;精準的資本市場定位及有效的預期管理。讓我們看看騰訊在這幾方面的工作吧。 市值蒸發,管理“壞消息”,保持高度透明的信息披露 國際章將騰訊的投資者關系季度業績新聞稿和投資者PPT做了研讀和分析,發現騰訊的投資者信息披露資料透明度高,且每個季度的披露維度保持一致,不管這個維度的指標是增還是降。例如,在第二季度的業績新聞稿中,騰訊不光按照交易所的披露要求披露了同比業績對比情況,也根據以往慣例和資本市場的需求,披露了環比業績對比情況;而恰恰是環比業績,使得資本市場直觀的看到了騰訊2018年第二季度與第一季度凈利潤比較,下降了23%! 其“罪魁禍首”網絡游戲收入同比收入增速放緩,環比收入下降,也在投資者PPT中加以充分披露,使資本市場專業分析師,機構投資者和散戶一目了然。 國際章:好壞消息保持高度透明一致的信息披露是維護資本市場“誠信”的關鍵。有些上市公司自作聰明,信息披露時著重好消息,即所謂的亮點,故意掩蓋壞消息,以為可以蒙混過關。殊不知,資本市場上都是雙學位,高IQ的白領,這種“掩耳盜鈴”的舉動只能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市值修復,重新定位,再此起航 下一階段騰訊投資者關系管理的艱巨任務是“市值修復”。 市值修復需要對癥下藥,騰訊的癥結是資本市場看到其利潤增速放緩,估值因此變“貴”,PEG遠遠大于1.國際章研究發現,騰訊的投資者關系管理著重“事后”信息披露,而缺乏主動引導,整個投關材料中沒有對騰訊的下一階段發展目標和成長引擎方面給予描述。而阿里巴巴的投關材料對未來給予了預披露。 以下是阿里巴巴2018年第四季度的投資者PPT,對2019年會計年度(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的業績展望披露: 以上問題也在李國飛《全面反思騰訊的戰略》一文中得到了充分的闡述。 國際章:李老師從3Q大戰后,騰訊的“連接一切”定位,與互聯網2.0時代,用戶數量紅利已盡,需要靠數據+算法來達到流量變現,維持業績高成長,因此騰訊的定位沒有切中要害。隨著第二季度騰訊游戲這張最賺錢的王牌開始失效,次王牌廣告業務的增速不達預期,難怪資本市場對騰訊,這只科技成長股是否能“持續高成長”開始“質疑”! 預防“市值”蒸發,有效預期管理 市值修復的同時需要預防“市值”再次蒸發,其核心是”managing expectation”預期管理,盡量減少市值的大幅波動。Internal IR 公司的內部投資者關系管理人員往往無法時時有效的把握資本市場對公司的預期,即使把握了,也無法合法有效的“管理”預期。預期管理往往需要借助“外力”。就像合理的稅務規劃以達到合法有效避稅一樣,這是個經驗+技術的活兒,需要借助規范專業的外力,口碑良好的投資者關系管理機構是上市公司預期管理的最佳合作伙伴。 國際章:騰訊的投資者關系管理沒有預期管理,也許自2015年年報開始,到2017年半年報,騰訊的增長都是高于資本市場預期的,因此才有了騰訊去年股價漲幅高達115%,成為恒生指數的頂梁柱。 騰訊的股價開始修復,20日閉市回彈到350元/股。相信經歷了上周的市值斷臂之痛,騰訊的投資者關系管理團隊將痛定思痛,保持高度透明的信息披露的同時,重新有效定位,加強與資本市場的溝通與預期管理。
- END -
千億CLUB|聚集頂尖上市公司高級管理者
洞察資本市場相關的一切
微信號:yi1000club
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千億CLUB微信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