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利源債”今日大跌逾80%,債券閃崩何時能止?
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債券違約又添一起新例。
野馬財經 徐悅邦
9月20日,停牌已逾1個多月的“14利源債”(112227.SZ)迎來復牌。早盤上演“跳水”行情,下跌18.52%,報于66.00元。
午后,“14利源債”加速下挫,上演“閃崩”,最高跌幅一度達到9成。截至收盤,“14利源債”跌83.33%,收報于13.50元。
“14利源債”今日走勢,截圖來源:Wind數據
資料顯示,“14利源債”是上市公司吉林利源精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利源精制”,002501.SZ)于2014年9月22日發行的2014年公司債券,債券余額為7.40億元,期限為5年期,此次派息年度票面利率為7%。
“14利源債”今日大跌或與該債券不能按期兌付有關。
昨日晚間,利源精制發布公告稱,公司現金流量較為緊缺,流動性嚴重不足,預計不能按期支付“14利源債”的利息。公告顯示,“14利源債”2018年付息金額為5180.04萬元。債券登記日為2018年9月21日。除息日、付息日均為2018年9月25日。
此前,聯合評級已將利源精制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和“14利源債”的債項信用等級雙雙由“BBB”下調至“BB”,并維持主體信用評級展望為“負面”。聯合信用在評級公告中稱,“14利源債”的付息資金籌集工作進展緩慢,按期支付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雖然利源精制表示,公司會積極籌措資金,爭取盡早完成債券利息的支付。然而,這一承諾并未能有效平復持有“14利源債”投資者的恐慌情緒。
Wind數據顯示,“14利源債”的募資用途主要是用以償還公司的銀行借款,以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然而,在利源精制近期面臨流動性困難的情況下,“14利源債”的兌付也受到了影響。
截圖來源:Wind數據
資料顯示,利源精制主要從事鋁型材及深加工產品、軌道交通裝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因此前“沈陽利源項目”投入大量資金,且項目未達預期。今年以來,利源精制被曝出陷入流動性危機。
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利源精制貨幣資金余額為5億元,短期借款達37億元,流動負債合計60億元。
利源精制的麻煩還不僅于此。昨日公告顯示,利源精制第一大股東王民及其一致行動人張永俠所持公司股份質押,已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截至9月19日,公司的逾期債務金額達21.61億元,已對生產經營產生較大不利影響;同時,利源精制的全部土地房產已被法院查封。
與“14利源債”閃崩走勢相比,利源精制今日的股價走勢卻顯得非常平穩。截至收盤,利源精制股價飄紅,微漲0.79%,收報于3.84元/股。
“14利源債”并非是今年債券違約的孤例。今年以來,曾出現過多只債券違約的情形,包括“14富貴鳥”、“15丹東港MTN001”和永泰能源(600157.SH)的“17永泰能源CP004”等。
其中,部分債券具有上市公司背景。
9月10日晚間,印紀傳媒(002143.SZ)公告稱,公司未能如期將“17印紀娛樂CP001”兌付資金按時足額劃至托管機構,構成實質性違約。資料顯示,該債券是印紀傳媒于2017年發行的短融,規模4億元。受此消息影響,印紀傳媒次日股價下跌4.76%,當日盤中最大跌幅逾9%。
8月27日是金鴻控股(000669.SZ)發行的“15金鴻債”到期日。然而8月24日晚間,金鴻控股稱無法于到期日向債券持有人支付本期債券的第三期利息和回售款。資料顯示,“15金鴻債”當次違約本息共計約4.34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逾10%。該債券違約還帶來了連帶影響。金鴻控股稱,違約將對公司后續融資產生一定影響。
你是否曾踩雷“閃崩”債券?你覺得為什么今年以來債券頻頻違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