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創千氪,贏在未來
千氪財經產品發布會暨pre-A輪融資發布會
2018年9月27日,作為極具創新意識的行業先行者,千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棕櫚泉費爾蒙酒店隆重舉辦了產品發布會暨pre-A輪融資發布會。在現場,千氪財經以視頻形式回顧了企業發展的階段性歷程,并公布了即將上線的千氪智庫、千氪內容云等重大產品更新,聚焦版權溯源等多項核心科技,為行業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桿。
再獲1500萬資本加持,千氪發布全新戰略規劃
發布會現場,貴賓云集,共襄盛舉。
千氪財經CEO張淞皓先生宣布了千氪獲得伯恩資本、原鏈資本、點亮資本Pre - A輪1500萬融資的重要消息,并在現場與幣派、無界和威赫科技三家區塊鏈公司簽署了戰略簽約,正式達成合作。
據悉,這是繼2018年3月天使輪融資后,千氪再獲融資。短短半年時間,千氪屢獲資本青睞,這對于企業自身與行業良性發展都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張淞皓表示,通過本輪Pre-A輪融資,千氪將繼續發力,借助資本的力量,大力開拓區塊鏈與新媒體生態市場,提升品牌形象、進行產品和用戶服務的體驗升級。
聚焦版權溯源,重塑媒體定義
在現如今移動互聯網的傳媒語境下,平臺掌握著流量變現的控制權,內容生產者的收益甚至版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而這種不平衡的關系將隨著區塊鏈技術在媒體領域的應用而被重新定義,區塊鏈之于版權保證,是新媒體的前瞻和革命。
張淞皓表示,版權制度作為產業的靈魂至今一直陷入發展困境,無法有效保護原創者權益,嚴重制約了精神文化產品及服務的可持續供給。而區塊鏈因其去中心、難篡改、可追溯、開放透明等優點,有望解決版權登記這一核心技術難題,從而為版權保護開辟一條新路。
自今年3月成立至今,千氪財經的核心技術研發團隊一直在致力于深耕區塊鏈技術,通過借助分布式節點、非對稱加密技術向萬千用戶、企業提供相關智能合約,為其作品上鏈,做到作品版權可保護、可追溯,從源頭保護原創,做到創作即確權、交易即授權、發現即維權。
張淞皓說:“我們底層目前采用Ulord+UDFS實現,后面我們將建立自身Github,在基于IPFS存儲及Steem方案進行優化升級。簡單來說,千氪是一家幫你打造品牌,幫你賺錢,幫你深度挖掘潛能的地方。"
大浪淘沙始見金,打造行業頭部媒體
有公開數據顯示,千氪財經自正式上線以來,網站訪總問量現已超過500萬,網站注冊用戶超過100萬,日活躍用戶達55萬。
千氪財經聯合創始人兼COO畢家誠在主題演講中回顧了上半年行業的跌宕起伏,簡單的梳理了區塊鏈媒體的現狀,并對千氪財經的未來發展規劃作了進一步的分享。
他表示,雖然區塊鏈媒體規模日趨龐大,但真正優質的區塊鏈媒體確實鮮有,千氪財經則一直在不斷調整商業模式,致力于規范行業,打造行業頭部媒體;在獲得由點亮資本、伯恩資本、原鏈資本領投的天使輪&Pre-A輪的1500萬規模融資后,千氪財經目前估值1.5億,稀釋10%。
對于融資,他認為如今投資人正趨于理性,一些不專業的所謂區塊鏈“媒體”將很難拿到投資。如今行業已進入下半場,大浪淘沙,市場將留下真正做事的團隊和優質的產品。
行業精英云集,『Token經濟設計專家』葉開助陣
在此次發布會現場,除千氪財經高管及多位投資方代表到場以外,還匯聚了行業內外的多位知名人士,成都電視臺、華西都市報、經濟日報、新浪四川、搜狐新聞、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中國日報等多家知名媒體方也紛紛到場予以關注及媒體支持。
創投圈多位大佬錄制視頻(部分截圖),恭喜千氪發布會順利召開。
在被問到為何會選擇投資千氪財經時,原鏈資本投資合伙人李文達表示,自去年以來,各路資本搶灘登陸區塊鏈領域,投資浪潮風起云涌。新時代背景下,區塊鏈技術和媒體生態平臺發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而原鏈資本在眾多媒體平臺中選擇了千氪,一方面是看中了千氪企業精神的“敢想敢干”;另一方面是對于千氪對產品品質的苛求的認同,“對于行業趨勢的判斷,千氪可能是最優秀的入口和平臺,原鏈愿獻出一份力,助力千氪走得更遠。”
在后續嘉賓發言中,威赫科技創始人王祖瓊表示:“我們團隊是由一群思想獨立、樂于合作并富有才華的安全手機+區塊鏈技術資深人士組成,目前致力于區塊鏈行業的基礎設施搭建。此次攜手千氪,旨在為區塊鏈技術推廣注入新的活力,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區塊鏈并能享受到區塊鏈所帶給我們的紅利!”
同時,矩陣數字經濟智庫多年的『Token經濟設計專家』葉開也蒞臨現場與千氪財經CEO張淞皓同場分享了對數字經濟的觀察與展望。在講話中,葉開以自己深耕多年的金融背景來解讀千氪財經,稱其具有成熟的經濟邏輯為支撐,具有精準的產品定位和規劃,看好其未來發展。
在發布會的最后,千氪CEO張淞皓致晚宴祝酒詞,表示未來的千氪財經將大有可為。團隊將會繼續用專業服務用戶,用產品贏得市場。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