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軟科技全面戰略升級 開創金融科技新模式
依托平臺構建生態,深入行業場景創新產融服務,華軟科技儼然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金融科技發展道路。
如果說,以移動支付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流行是金融科技C端服務的“文藝復興”,那么在金融科技進一步成熟的今天,數千萬家B端企業正翹首以盼金融科技的“工業革命”新技術帶來改變。
雖然公眾對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分布式等新技術已耳熟能詳,但在紛繁復雜的產業金融市場,真正融匯這些新技術的金融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性與創新度還遠未達到預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產業金融的資金方和資產方尚未完全打破壁壘,實現流程與數據的開放共享、互信發展。
華軟金融科技戰略啟動儀式
正是瞄準這一市場痛點,華軟科技(002453.SZ)厚積薄發在產業和金融兩大行業持續推進技術積累與業務布局,深度整合科技資源和力量,并于近日正式發布聚焦產融的金融科技發展戰略。公司全面采用新一代技術和開放架構,自主研發“簡云生態”五大平臺,深度聚合金融和企業兩大垂直行業,共筑金融科技“簡云生態”,為創新型銀行與高成長企業提供場景融入、營銷獲客、業務創新、經營模式轉型、新技術應用管理、移動化、開放支付等新型解決方案。
構建生態 開拓千萬級企業金融市場
作為我國金融科技領域的重要創新力量,華軟科技深化金融科技業務布局,全面升級發展戰略,形成“簡云生態”。依托智慧金融服務平臺“簡融”,華軟科技為創新型銀行搭建了API、微服務、算法和各類應用的交易市場,提供視頻銀行、智能營銷、全向渠道、供應鏈金融、大零售、大資管、核心業務、IT治理等新型解決方案。融入“簡云生態”,銀行可獲得“看得見,摸得著,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和隨需而用的云服務,成為領先的隨需而變的“樂高”銀行,真正獲得新場景、新經營模式和新生產能力。
華軟資本、華軟控股兼華軟科技董事長王廣宇
華軟科技“簡云生態”中還為高成長企業提供更豐富和更深入的解決方案。其中,智能產融平臺“簡鏈”,運用區塊鏈技術無縫鏈接企業和金融機構,形成隨需而擴的區塊鏈應用框架,提供客戶識別、供應鏈金融、跨境貿易、小微貸款、征信、溯源碼等服務。“簡鏈”平臺構建了“M+1+N”的供應鏈金融新模式,即以平臺為“1”個中心,連接“M”個資金方,為“N”個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真正將金融服務嵌入企業業務場景,帶來可視化、引導式的全新服務體驗,構建開放共享的產融新生態。
此外,“簡商”平臺還可為企業提供移動化解決方案,“簡付”平臺可提供開放支付解決方案,全面支持企業的轉型升級和業務創新。華軟科技“簡云生態”五大平臺深度聚合產融,提供開放共享的平臺與融入場景的服務,傾力支持創新型銀行和高成長企業的發展,使金融科技服務的客戶價值顯著提升,服務體驗全面升級,為數千萬家中小企業帶來金融科技的創新服務。
依托平臺構建生態,深入行業場景創新產融服務,華軟科技儼然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金融科技發展道路。
全新模式 重構行業發展邏輯
華軟科技“簡云生態”依托全新技術和開放架構,深度聚合產融,打通產融服務全鏈條,打造開放共享的平臺和生態,提供更加全面、新穎和簡便的解決方案,客戶價值和市場優勢也更加明顯。
特別是華軟科技自主研發分布式應用架構,建立金融科技交易市場,聯合各類開發者,采用開放技術進行組件和應用的開發,實現云端測試和體驗,降低試錯成本,并做到“一鍵式”部署,實現購買與部署同步。“簡云生態”提供的這些“看得見,摸得著,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將徹底改變金融科技的服務模式和體驗,釋放市場創新需求,讓金融科技從此變得簡單!
數據分析顯示,A股金融科技指數在2018年大盤持續探底的影響下,并未與普通概念指數一樣下探,而保持橫盤,說明市場對于金融科技領域長期看好,保有期待。華軟科技此次聚焦金融科技戰略,依托獨特的“簡云生態”,開拓產融潛力市場,相信將吸引有遠見的投資者率先跟進。
對于此次戰略發布,華軟科技董事長王廣宇表示,“公司積極推動戰略升級,聚焦金融科技,秉承‘科技致新、金融至簡’的發展理念,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幫助金融機構加速轉型,助力企業更好的創新發展,解決我國金融服務長期存在的一些瓶頸問題,為行業用戶帶來全新的價值和更好的服務。”
金融科技極“簡”驅動,華軟科技給出了對于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和服務價值的獨到詮釋,也為破除傳統瓶頸、推動實體產業發展和金融普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之道,也必將引發市場對金融科技行業發展邏輯和估值體系的重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