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發樹的背水一戰:云南白藥重組風波不斷,市值近“腰斬”
處在重大資產重組“非常”時期的云南白藥,近幾日湊巧風波不斷。
作者|董虹
來源|野馬財經
處在重大資產重組“非?!睍r期的云南白藥,近幾日湊巧風波不斷。
先是有醫生發帖指一款白藥牙膏打著中草藥的名號添加西藥處方藥成分,接著演員楊洋向法院起訴云南白藥未經授權使用其肖像并且索賠350萬元。
10月23日早間,云南白藥在官網上回應稱:云南白藥牙膏組合使用的所有成分均符合國家和國際的相關通用規定,無違法添加成分,更未使用禁止成分……
10月23日晚間,云南白藥再發公告對此進行說明,同時稱“公司注意到網絡上有個別人員對云南白藥牙膏存在過度解讀、歪曲事實、甚至惡意引導的情況,已對公司造成損害”。
作為A股醫藥板塊的“中流砥柱”,云南白藥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資本市場的神經。除了最近的風波不斷,七百多億元市值的云南白藥目前實則處在“非?!睍r期。
原計劃于10月19日前按照要求披露重組預案或者報告書并復牌的云南白藥,由于所涉事項“非常復雜”,最終干脆利落地延期了。
根據云南白藥披露的最新進展,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的交易對方為白藥控股的三方股東:云南省國資委、新華都、江蘇魚躍。交易方案大致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云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藥控股”)擬通過向三個交易對方發行股份的方式對白藥控股實施吸收合并。云南白藥為吸收合并方,白藥控股為被吸收合并方。
近日,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曾致電云南白藥董秘辦咨詢重組事宜,對方表示相關各方正在積極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各項工作,每5個交易日將發布一次進展公告。一切以公告為準。
陳發樹如愿掌舵,白藥成色“有失”
這是繼2016年混改后,云南白藥的又一大動作。無論結果如何,由陳發樹掌舵的云南白藥都將賺足資本市場眼球。
提起陳發樹,大多數混跡資本市場的人來說都不陌生。他靠白手起家,最終躋身胡潤中國百富榜。這些年來,他曾創辦新華都、入股紫金礦業、參股武夷山旅游、接手青島啤酒股權……
長袖善舞且經常掀起波瀾的陳發樹,屢屢在資本市場品嘗“甜頭”,然而唯獨云南白藥是個例外。
2018年6月,陳發樹終于在耗盡近十年青春與數百億財力后當上了白藥控股的董事長,也算是如愿以償。當時,云南白藥在資本市場意氣風發,股價最高接近120元/股,總市值一度超過1200億元。
在當時的氣勢之下,投資者都在指望云南白藥股價再創新高。然而,云南白藥2018年中報的業績數據,卻讓資本市場感受到一絲不妙。加之外圍利空消息不斷,云南白藥股價由此開啟“跌跌不休”模式。目前云南白藥總市值約731億元。
云南白藥主營業務為云南白藥系列產品、天然植物藥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18年上半年,云南白藥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29.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33億元,同比增長4.35%。
從縱向來看,云南白藥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創出2011年以來中報最低水平,尤其是凈利潤增速從30%以上到不足5%,顯示公司盈利能力逐步弱化。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此外,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重點關注了剔除資本溢價、政府補貼等偶發因素后能真正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扣非凈利潤。
數據顯示,云南白藥2018年上半年扣非凈利潤僅為14.19億元,同比下降1.21%,是近十年來首次負增長;從扣非凈利潤占凈利潤的比率來看,2010年中報該比率為101.35%,此后逐年下降至2018年中報的86.86%。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云南白藥主營業務有緩慢萎縮的勢頭,收益質量也在不斷下降?;蛟S這也是資本市場真正擔憂的其中一方面。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收益質量下降,估值水平低于行業均值
作為享譽海內外的中成藥制品,云南白藥的業績主要依賴旗下百年傳承的幾款產品,如云南白藥氣霧劑、云南白藥膏、云南白藥創可貼等。
然而,這些產品在高速增長多年之后,有觸及市場“天花板”的可能。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云南白藥后續沒能跟進推出有競爭力的新品或者產品迭代,維持增速的難度較大。
從布局來看,云南白藥在多年前已著手深耕大健康板塊,集中在口腔護理、頭皮洗護、精準養膚等領域,產品遍及牙膏、洗發水、衛生巾、面膜等。時至今日,除了云南白藥牙膏之外,其它產品對業績的拉動微乎其微。
因此,公司對于云南白藥的倍加愛護也就很好理解。比如,有醫生10月21日發帖稱在白藥牙膏成分中發現了氨甲環酸,氨甲環酸是血液科醫生常用的止血藥,且是處方藥。該貼在網上迅速蔓延,頓時引起消費者質疑白藥牙膏掛著羊頭賣狗肉。
對于市場的這些疑問,云南白藥還算及時地給予了回應:符合國家和國際的相關通用規定,無違法添加成分,更未使用禁止成分……
另外,隨著公司的產業鏈越拉越長,存貨規模與日俱增。云南白藥2018年中報數據顯示,公司存貨規模為90.21億元,比去年同期又增加10億元,較2011年中報33.22億元的規模更是增長達171%。同時,公司存貨周轉天數則增加至176天。
結合公司凈利潤增速來看,云南白藥面臨著銷售低迷的風險。此情此景,讓對云南白藥寄予厚望的陳發樹情何以堪?
野馬財經注意到,在股東回報上,云南白藥2018年上半年攤薄凈資產收益率8.3%,為自2010中報以來最低,也就說盡管白藥收益規模在增長,但是能給股東帶來的投資收益卻在遞減。
諸如此類的指標疊加反映到股價上,便是云南白藥股價從接近120元/股高點到目前僅70.23元/股,總市值在3個月內迅速蒸發約40%。以停牌前一天股價計算,云南白藥靜態PE為22.76,在經過幾輪下殺后已低于行業均值25.85。
人氣不敵片仔癀,重組是要放“大招”?
更讓人感到難堪的是,在資本市場,百年云南白藥甚至連規模小很多的片仔癀都拼不過。如果和同為中成藥制品的片仔癀比較,投資者似乎相對看淡云南白藥。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注意到,囿于外圍市場的利空消息,片仔癀股價也經歷了下挫。然而,從走勢來看,片仔癀整體呈震蕩態勢,而白藥基本是直線下跌。
從基本面看,片仔癀自2015年中報至2018年中報,歸母凈利潤增速不斷攀高。在此期間,云南白藥和片仔癀的歸母凈利潤走勢相左,云南白藥下沉,片仔癀偶有調整卻整體上揚。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片仔癀2018年中報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大增42.55%、45.15%。
混跡資本市場,買股票實際上買的就是一家公司的預期和未來。對于云南白藥,陳發樹也算是費盡了心血。
2009年,陳發樹斥資22億元收購云南白藥二股東紅塔集團所持股權,卻因為股權拖延轉讓陷入了長達五年的官司糾紛,最終法庭以“國有資產流失”為由判陳發樹敗訴。
這并沒有打消陳發樹對云南白藥的“愛慕之情”,此后幾年陳發樹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成功進入云南白藥前十大股東行列。
2016年,恰逢云南白藥混改,陳發樹再度出手,通過質押新華都股權、出售旗下地產以及減持紫金礦業股份籌措資金,向白藥控股增資約人民幣254億元獲得白藥控股50%股權,加上陳發樹本人及其新華都直接持有的云南白藥股權,陳發樹一躍成為云南白藥第一大股東。至此,數年努力終于換得夙愿償。
然而,未曾想到的是理想并未照進現實,乏力的業績,下跌的股價,似乎都在提醒著陳發樹:重組吧,重組才有出路。
在大A股,重組是盤活股價常用的手段,例子不勝枚舉。在業績增長乏力背景下,重組也可以緩解業務疲態。
不過,對陳發樹本人而言,此次重組顯得有背水一戰的意味。自家經營大賣場業務的新華都業績連年下降,增長潛力堪憂;房地產業務則在最嚴調控政策下舉步維艱。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注意到,云南白藥重要股東云南和合和中國平安已于9月中旬停牌前發了減持股份計劃。
暮靄沉沉,深諳資本運作的陳發樹似乎也確實該要祭出一個“大招”了。至于投資者是否會買賬呢?請小伙伴們在評論區留言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