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華夏銀行100億元授信 東旭旗下上市公司齊受益
11月20日,東旭集團與華夏銀行在京簽署銀企合作協議,與下屬企業共獲得100億元授信,這將進一步助力東旭在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開拓發展,提高其民族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來源:野馬財經
11月20日,東旭集團與華夏銀行在京簽署銀企合作協議,與下屬企業共獲得100億元授信,這將進一步助力東旭在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開拓發展,提高其民族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左)與華夏銀行總行行長張健華(中)、華夏銀行北京分行行長李大營合影
東旭集團是業務涵蓋光電顯示材料、高端裝備及新能源客車制造、石墨烯產業化應用、新能源與環保、產業園區等多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型高科技實業集團。擁有世界排名第四、中國最大的液晶玻璃基板生產企業。
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特別感謝華夏銀行長期以來給予東旭集團的大力支持。他表示,當前,中國的民營企業特別是像東旭集團這樣的實體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春天。東旭目前正在深入推進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此次銀企合作協議的簽署將全面深化雙方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希望未來雙方可能在多領域展開全面、系統、深度合作。
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現場講話
簽約儀式上,華夏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張健華以一句“國運企業運、企運銀行運,”點出了銀企密切合作的基礎和前景。他表示,華夏銀行未來將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更好為民營企業服務。
華夏銀行北京分行行長李大營同時表示,在總行統籌、指導下,華夏銀行北京分行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采取各種扎實有效措施、齊心協力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隨后,華夏銀行與東旭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東旭集團及下屬企業可獲得華夏銀行100億元授信。同時,雙方將本著平等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在各自領域的優勢,通過業務合作達成共同發展。以企業集團優勢與銀行融資優勢相結合,共同探討多元化的投融資方式,共同建立投融資平臺,完善投融資體制建設,從而實現合作雙方利益最大化,為對方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018年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由“去杠桿”轉為“穩杠桿”后,各監管部門密集出臺相關政策——央行要求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銀保監會明確要求對于龍頭民營企業,要進一步加大融資支持。隨著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的發表,金融機構支持民企發展、服務實體產業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使東旭集團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獲得了金融機構的青睞。
作為大型高科技實業集團,東旭集團擁有強大的實體產業運營和管控能力。東旭在液晶玻璃基板行業打破國際壟斷,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四;新能源客車業務2017年銷量躋身行業前八,增幅居行業首位;在石墨烯產業化應用方面是國內的領軍企業。同時,東旭集團在新能源與環保領域正迅速完成全國布局;產業園區、商貿物流項目進展迅猛;文旅、康養、綠色食品等健康行業方興未艾;此外,東旭集團還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積極開展股權投資。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東旭集團資產規模2000億,經營現金凈流量96.46億,同比大幅度增加,產業造血功能持續加強。當前,除了華夏銀行外,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甘肅銀行、興業銀行等眾多金融機構建立起了總對總戰略合作,獲得授信總額達到800億元。
今年以來,聯合評級、鵬元、中誠信國際三家評級機構對東旭集團進行跟蹤評級,給予公司主體和債項AA+及展望正面的評級結果。集團9月、10月連續兩次共成功發行35億元公司債。
憑借核心技術能力和產業實力,東旭獲得市場的充分認可,入選“中國企業500強”并蟬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