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規領跑行業,這家上線四年的平臺是如何做到的?
2018年,行業迎來了發展的歷史拐點。
十年磨一劍,喧囂多年的P2P網貸行業從魚龍混雜駛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2018年,行業迎來了發展的歷史拐點,緊握合規標尺,堅守普惠金融初心,深耕小額分散業務模式,必然是未來行業的主旋律。
一方面隨著行業激濁揚清的加速,披著P2P外衣非法集資的偽P2P平臺,已逐漸被歷史的洪流所淘汰。
另一方面,隨著監管的重拳出擊,行業回暖趨勢加強,視合規為重要生命線的平臺在行業的自我清潔和監管的加碼中繼續穩健前行,迸發新一輪發展優勢。
唯有合規,才有發展。從行業的喧囂與安靜中逐漸脫穎而出的民貸天下,以一個個穩健的發展腳步迎來了四周年的生日,亦譜寫了讓業界矚目的“合規之歌”。
?
搶灘,領跑合規發展之路
1、較早布局小額分散業務
2016年年初,《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未出臺前,民貸天下就實現了“小額、分散”的業務布局,主動完成轉型,為合規運營、踐行行業普惠金融使命做出表率。
2、先人一步上線銀行存管
2016年11月,民貸天下的銀行資金存管系統正式上線,真正實現平臺用戶資金與平臺運營資金的全面隔離。意味著,用戶資金從交易之初就只在銀行體系內運轉,可有效地避免被平臺任意挪用的風險。自此,民貸天下也成為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發布后,全國首批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之一,同時也是先于《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的發布就上線銀行存管系統的平臺之一。
3、通過三級等保備案
2016年12月,民貸天下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嚴謹的風控管理體系,通過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備案,成為行業內少數獲得此備案證明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之一。這也標志著民貸天下在信息安全管控方面,符合國家政策法規,每位出借者的信息也能得到更有效的保護。
據悉,非銀機構最高保護級為第三級,并且三級認證由國家信息安全監管部門進行監督、檢查,認證要求非常之嚴格。
4、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單位和業內強化自身信披合規能力的典范
2017年7月,民貸天下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單位;8月,平臺正式接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成為較早接入的平臺之一;10月,距離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以下簡稱《信披指引》)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民貸天下已對照《信披指引》各項要求,對原有的信息披露系統進行升級,針對備案信息、組織信息、審核信息、運營信息、監管政策等一一進行細化,完善信息披露工作機制。在2018年網貸天眼研究院發布的《1月90家P2P平臺信息披露排行榜》中,民貸天下排名并列第四位,為業內強化自身信披合規能力做出表率。
5、成為全國首家自動化接入監管系統并實現實時數據對接的P2P平臺
2018年?7月12日,民貸天下與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以下簡稱“防控中心”)舉行了自動化系統對接上線儀式,意味著民貸天下成為全省第一家自動化接入防控中心非現場實時監管系統的機構,也是全國第一家自動化接入監管系統并實現實時數據對接的P2P平臺。
據悉,廣東省網絡借貸信息中介非現場實時監管系統在風險防范、資金交易及數據監管等方面為監管部門現場檢查提供了全方位、多維度的依據和指導,使運營數據真實呈現,現場檢查更具針對性,從而減少網貸平臺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引導和促進網貸平臺合規發展。
此次雙方自動化系統對接成功上線,將實現民貸天下實時數據的多維度報送。對接數據涵蓋借款人信息、出借人信息、項目信息、投標信息、還款信息、運營信息、賬戶資金,合計154項信息,進一步提高向監管部門報送項目信息和資金運作的透明度和質量。
?
沖刺,力扛合規備案大旗
現今,合規備案仍然是各家平臺的“頭號工程”,而提交自查報告則是平臺開展合規備案進程的“入場券”。民貸天下CEO黃偉淵在近期的平臺線上直播中表示,緊跟監管腳步是民貸天下一直以來的積極姿態,在新一輪合規檢查工作啟動后,民貸天下第一時間響應監管,在內部成立了合規自查工作小組,明確各崗位責任分工,逐一對照108條合規細則嚴謹細致地完成了自查工作,并且已經在10月8日向監管部門提交了自查報告,有信心成為首批合規備案的平臺之一。
此外,平臺還根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部署的自查自糾工作,聘請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對照協會制定的“119條自查自糾問題清單”,進行合規性審查,并在協會的自查自糾系統上傳了相關自查材料。?
按照監管要求,合規檢查分為機構自查、自律檢查、行政核查三個階段,民貸天下已經完成了本階段的自查工作,現階段正積極迎接下一輪行業協會的現場檢查及行政核查。
網貸行業的下半場,喧囂的潮水逐漸褪去,裸泳者開始浮現,最終堅持下來的,依然是不忘普惠金融初心,篤行合規道路的平臺。民貸天下積極擁抱監管,樹合規典范很好地詮釋了網貸的生存之道。
?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