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壕擲9.3億美元收購NEVS,攜新歡劍指行業“鐵王座”
恒大辦事一向雷厲風行,速度快、出手猛。當市場還沉浸在其與FF的“拉鋸戰”,時不時擔心許老板夢碎新能源汽車時,恒大的造車之路已經柳暗花明。
恒大辦事一向雷厲風行,速度快、出手猛。當市場還沉浸在其與FF的“拉鋸戰”,時不時擔心許老板夢碎新能源汽車時,恒大的造車之路已經柳暗花明。
FF只是造車路上的小插曲,堅定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恒大又有了大動作。
2019年1月15日晚,恒大集團旗下恒大健康(HK.0708)公告稱,其以9.3億美元成功收購總部位于瑞典的全球性新能源智能汽車集團NEVS(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weden AB)的51%股權并獲得多數董事席位。16日恒大健康高開7.96%,收于15.6港元/股,上漲5.26%.
恒大健康表示,通過收購擁有領先技術及生產能力的企業,能增強集團實力,提高在新能源行業的競爭力,占領市場份額,從而實現恒大健康集團業務的多元化。
下一個十年,恒大或將借著這把利劍角逐行業“鐵王座”,贏得話語權。
實力選手NEVS
恒大與FF剛剛和解,就選擇了B計劃,入主NEVS。
新能源汽車行業資本云集,NEVS如何博得了恒大的青睞?恒大方面透露,“收購NEVS,主要是看中了其擁有的先進技術基礎以及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資料顯示,NEVS于2012年在瑞典注冊成立,旗下核心資產是有75年歷史的瑞典老牌汽車公司——薩博。雖然是個小眾高端品牌,但曾與沃爾沃比肩,被稱作瑞典汽車的“雙子星”,美國通用汽車曾為了薩博的技術壕擲巨額,此前多家中國企業試圖收購薩博,但均因通用汽車拒絕向中國輸出薩博核心技術而宣告失敗。
與德國寶馬類似,薩博亦脫胎于軍用飛機制造企業,以極致的技術性能和安全性能著稱,2012年NEVS收購薩博后,繼承了其“人車合一、貼地飛行”的品牌基因和深厚的工業底蘊,并在此基礎上啟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
NEVS雖然名聲不顯,但在新能源造車方面可是實力選手。
(圖為NEVS瑞典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目前,NEVS在瑞典擁有世界頂尖水平的電動智能汽車研發中心,擁有超500人的全球研發團隊,并且其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涵蓋“三電”動力系統、車聯網、生產和制造等領域,如電池冷卻系統、車輛安全系統及車載空氣凈化系統等均為世界領先技術。
同時,NEVS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Phoenix系列純電動汽車研發平臺,至今已投入開發工時超200萬小時,具備屈指可數的純電動汽車整車正向研發能力,其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已實現量產級使用。
除了技術這一核心要素,NEVS的資質也成為恒大日后“持證上路”的重要保障。早在2017年1月,NEVS旗下子公司就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拿到了第九張新建純電動車生產資質拍照,此外還擁有工信部核準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資質。
據了解,NEVS已經研發了兩款達到量產條件的車型,目前擁有三個生產基地,其中瑞典特羅爾海坦的生產基地和天津生產基地已經具備量產能力,上海生產基地正在籌建中,為接下來的大規模量產交付提供強有力保障。
恒大的機會:14萬億市場
許家印帶領著恒大一次次地打破企業邊界,跨界卻不出界,給市場部留下“不按常理出牌”的印象。才剛舉起轉型大旗沒多久,恒大便一腳跨入全新的造車領域,不免讓人質疑其動機,與FF相愛相殺過后,再覓新歡,可見恒大對新能源汽車愛得深沉。
在基石業務地產方面,恒大目前的體量超過5000億,已然是龐然大物,過去多年加杠桿加速前行直到房地產風向轉變,許家印有玩高杠桿的膽識,也有剎車退出的智慧。在地產寒冬之時,如此大的體量又該如何高速前進呢?事實上,恒大這些年不斷嘗試多元化發展,但只有真正進入一個行業的風口,才能再次有爆發的機會。
而恒大的厲害之處在于,其發展路徑找準了方向,以高科技為龍頭,把握住了政策與市場。
新能源汽車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點領域,政府已明確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加快制造強國建設重點行業之一。此外,在“中國制造2025”中也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領域發展,明確了“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發展戰略。
中國是汽車大國,從制造升級的維度來看,新能源汽車是一個超級風口,不管是國內市場還是全球市場新能源汽車都將進入爆發期,年平均增長大約在40%左右。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長期預測顯示,隨著新能源汽車隊內燃機汽車在成本方面逐漸建立起領先優勢,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增至1100萬輛,2030年將繼續攀升至3000萬輛,而引領這場變革的將是中國市場。
此外,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發布的《2030清潔空氣市場展望報告》稱,如果2030年全國空氣質量達標,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最大的受益領域,整個市場規模將接近14萬億元。
數據表明,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占汽車總量1.09%,同比增長70%,從統計數據看,近五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年均增加50萬輛。在銷售方面,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200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5.6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4.4%。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550萬輛,中國占比超過53%。
這塊巨大的蛋糕,十分誘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在電池、動力系統方面等核心技術方面與國外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恒大的再次入局又讓市場充滿了想象,奠定了其在新能源汽車的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據全球多國取締燃油汽車的時間表顯示,大約在2020-2030年,全球多數國家的汽車市場將被新能源汽車占領,若誰能在此之前掌握核心技術,實現大規模量產,在很大程度上將實現新興市場的彎道超車,下一場廝殺——量產交付即將到來。
重啟造車之路,恒大打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如果早一點遇見NEVS,或許恒大的造車之路已經開啟,不管是基地還是銷售渠道,恒大早已備好。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恒大不僅有造車的決心,更有打通產業鏈的野心。
在成功入主NEVS之前,恒大便有了更長遠的考量——打造產業閉環。2018年11月6日,恒大正式完成對廣匯集團144.9億元的增資,并持有廣匯集團40.96%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廣匯集團旗下的廣匯汽車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經銷商,數據顯示,至2017年底在全國擁有11家區域公司,1200多個銷售網點,增資完成后,恒大集團將獲得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的體系優勢。憑借其密集的銷售網,恒大在渠道方面就已占據制高點。
而此次拿下NEVS,填補了在新能源鏈條上的一個空白環節,意味著恒大已經集齊了新能源汽車基地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售后的產業鏈拼圖。標志著恒大高科技轉型又邁進一步,雙方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此外,NEVS此前已在中國市場布局多年,與國家電網、滴滴、微軟等國內外優秀合作伙伴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共享汽車、充電運維網絡、租賃、金融等發展,提供智慧出行解決方案,恒大未來在新能源的發展也有更多的可能性。
2019年1月2日,恒大高科技集團出資設立了“恒大智慧充電科技有限公司”,啟信寶數據顯示,2018年,恒大在汽車相關領域投入近400億元,恒大競逐新能源汽車藍海的要素已然具備,提前打通產業鏈的恒大集團或將穩站在新能源的風口。
根據NEVS的財報數據,2016-2017年虧損總額超16億港幣,但恒大不差錢,2018年上半年,恒大實現凈利潤530億元,截至2018年底,恒大擁有超2000億元的現金余額,雄厚的資金實力為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持續投入奠定堅實的基礎,強強聯手,恒大離實現造車夢更近了一步,爭取在下一個十年,掌握核心話語權。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