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宣布WP徹底死亡,擁有一手好牌的微軟是怎么一敗涂地的?
曾幾何時,三者曾經互相攻伐各有千秋,然而現在老三Windows Phone終于走上了窮途末路,擁有一手好牌的微軟是如何把牌打爛的?PC時代稱霸的微軟又究竟做錯了什么?
作者:江瀚視野觀察
來源:江瀚視野觀察(jianghanview)
在世界手機系統江湖中曾經有著三個非常有名的競爭中,來自于蘋果的iOS,來自于谷歌的安卓,以及來自于微軟的Windows Phone,曾幾何時,三者曾經互相攻伐各有千秋,然而現在老三Windows Phone終于走上了窮途末路,擁有一手好牌的微軟是如何把牌打爛的?PC時代稱霸的微軟又究竟做錯了什么? 一、把一手好牌打爛的微軟 Windows Phone(簡稱為WP)是微軟于2010年10月發布的一款手機操作系統,初始版本命名為Windows Phone 7.0。基于Windows CE內核,采用了一種稱為Metro的用戶界面(UI)。它不像谷歌的Android,源代碼是封閉的。 微軟宣布,從2018年10月31日開始,Windows 8.x和Windows Phone 8.x的軟件商店將不再接受新軟件的提交。而今微軟已經給出消息,2019年12月10日放棄Windows 10 Mobile,屆時這個系統的用戶不會再有任何更新了。 其實這個公告已經基本宣告Windows Phone的失敗,對此微軟表示,隨著Windows 10移動操作系統的支持結束,他們建議客戶改用受支持的Android或iOS設備。微軟的使命宣言是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組織都能取得更多成就,這迫使他們在這些平臺和設備上支持自己的移動應用。 遙想當年,Windows Phone手機面世的時候,微軟信心十足,一上來就搶占了2%的市場份額,并且憑借著超級系統霸主的地位,獲得了諾基亞、三星、華為、HTC等一系列手機巨頭的支持,2012年年底,Windows Phone 系統的份額達到3.9%,雖然和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場目標還是相距甚遠,但是也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然而對比著突飛猛進的安卓與iOS,Windows Phone可謂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2015年1月,微軟召開主題為“Windows 10,下一篇章”的Windows 10發布會,發布會上提出Windows 10將是一個跨平臺的系統,無論手機、平板、筆記本、二合一設備、PC,Windows 10將全部通吃。自此,Windows Phone這個名字成為了歷史,然而不管怎么說移動操作系統中還有微軟的身影,等到了今天微軟徹底退出了市場,微軟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他到底做錯了什么? 二、微軟到底做錯了什么? 曾幾何時,微軟手中曾經是一手好牌,Windows Phone是全世界最流暢的手機操作系統之一,一直到了多少年后的今天,我拿著2015年加載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的低端入門款天語手機的時候,依然為他的流暢性所折服,如此流暢,如此好用的手機操作系統為什么會淪落到一敗涂地的境地?在PC時代曾經所向無敵的微軟為什么也會失??? 我們仔細分析微軟失敗的原因,其實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微軟做移動操作系統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說起做移動設備的操作系統,微軟絕對不是后知后覺者,早在上個世紀的1996年適用于移動設備的微軟操作系統Windows CE就已經誕生了,在安卓早期年代無敵的手機巨頭HTC最早就是給微軟Windows CE做移動終端起家的。但是,由于當時微軟的思路一直都是把Windows操作系統移植到移動終端上,Windows特別復雜冗長以及對觸摸屏極不友好的操作方式,讓Windows操作系統不僅沒能成為先驅反而成為了先烈。 一直到喬布斯推出iOS操作系統之前,Windows似乎一直在手機操作系統領域沒能有所突破。2007年喬布斯發布了新一代智能手機操作系統iOS,超級流暢的用戶體驗徹底征服了世界。2007年11月5日,谷歌也發布了大名鼎鼎的安卓操作系統,最終iOS和安卓爭霸擊敗了當時市場上幾乎所有競爭對手,而微軟這個時候還在拘泥于自己的桌面操作系統,形成了桌面系統的路徑依賴,一直到2010年才發布自己的移動端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而此時蘋果和安卓已經基本上瓜分完成了市場,微軟幾乎無力回天。 其次,微軟對自己的操作系統定位混亂。中國有句古語叫做“一將不成累死三軍”,微軟最大的問題就是在蘋果與谷歌已經全力把移動互聯網當作未來主流,不惜一切代價all in的時候,微軟卻一直把PC作為自己的中心思維,完全沒有考慮過把移動操作系統單獨拉出來單干,而是把移動業務作為助興節目對待,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依然把手機和平板電腦當作臺式機的伴侶看待,這種落后的想法竟然會在微軟研發層占據主流,如此落后的定位和戰略模式讓微軟遠遠落后于同時代的安卓和蘋果。之后,微軟才緩慢放棄了以移動式PC為核心的Windows Mobile的設計思路,可以說WP推出的時候就被稱為“剛剛出生就已經死亡”。 三是微軟對于產業各方控制力的低下。在PC時代,微軟是PC時代的王者,無論說什么產業各方只有俯首帖耳聽的份,但是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卻沒有了這個市場掌控力,一般情況下市場上主要參與方是:手機制造商、移動運營商、軟件制作商以及用戶,在這個復雜的循環中每一環環環相扣,只有市場各方形成滾雪球效應才有可能實現市場的良性循環。然而,蘋果憑借自己的硬件掌控力,牢牢地把握住了手機制造商,然后挾產品以令用戶。安卓則是憑借開源,玩起了免費的機海戰術,最后讓所有手機廠商都和自己玩。 但對于微軟來說,在手機廠商層面被微軟收購的諾基亞已經是半死不活的狀態,完全沒有能力形成微軟的護城河,而系統的閉源則讓手機廠商都不愿意為其服務,再加上獨特的開發語言,讓很少有軟件制作商會為微軟制作優化軟件,最終微軟展現在用戶體驗上就是產品不行、三方軟件用戶體驗低下,最終一敗涂地。 最終微軟陷入了一個死循環,機型不足導致主流應用缺失,消費者都不愿意買單,而開發者不愿意為沒有用戶群體的系統開發應用,就這樣微軟一步步地目睹著自己的操作系統走向終結。 其實微軟并不是沒有希望,如果它徹底拉著一家手機廠商來做手機,而不是用自己扶不起的阿斗諾基亞,如果他早一點對操作系統實現免費開源,甚至只要低下身段和運營商妥協,每一種都有翻盤的可能,然而高傲的微軟一次都沒做到,最終微軟徹底走向了移動操作系統的窮途末路,這樣的結果不得不讓人扼腕嘆息。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