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要約收購中百集團:要約價格偏低,投資者是否買賬?
市價收購
中百集團(000759.SZ)4月11日收盤后發布的《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顯示,永輝超市擬要約收購中百集團不超過10.14%的股份。如果要約收購完成,永輝超市持股比例將可能會從目前的29.86%提高到不超過40%。
公告披露的要約收購相關信息整理如下:
在這之前的3月28日,中百集團已經發布了關于本次要約收購的提示性公告,披露要約收購價格為8.1元/股。
受此利好信息刺激,中百集團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4月3日,盤中股價一度超過8.9元/股,明顯超過要約價。隨后,股價有所回調,但截止4月17日收盤,股價仍有7.99元/股,距離8.11元的要約收購價僅一步之遙。
在此次要約收購前,永輝超市就已多次舉牌中百集團,那么,本次要約收購是否能順利完成?永輝又能否順利成為第一大股東呢?
結合相關公告、中百集團的定期報告以及當前行業估值水平分析,永輝超市8.11元/股的要約價雖然較提示性公告發布前有所溢價,但與當前股價以及行業整體估值相比,仍然偏低。
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愿意讓出手中的股份嗎?永輝超市能如愿成為第一大股東嗎?
永輝超市與武漢商聯的大股東之爭
往前翻查,永輝超市早在2013年就開始陸續增持中百集團,截止目前,永輝超市已是中百集團的第二大股東。與此同時,中百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武漢商聯也在此期間多次增持,以鞏固大股東的位置。
以下為近幾年永輝超市和武漢商聯的股份變動情況:
永輝超市2013年末開始進入中百集團。
2014年1月初次舉牌,隨后便開始快速增持該公司股份,截止2014年末,永輝超市及其全資子公司已持有中百集團20%的股份。如此快速的增持也引起了第一大股東武漢商聯的注意,對于永輝超市頻繁增持,武漢商聯和華漢投資也啟動了增持步伐。截止2014年末,武漢商聯和華漢投資合計持有中百集團29.99%的股份。
然而2017年7月,隨著永輝超市的再度增持,新一輪的大股東之爭再次打響。截止2017年底,永輝超市及其全資子公司將中百集團的持股比例提升至29.86%,而武漢商聯和華漢投資也將中百集團的持股比例提升至34%,武漢商聯依然是中百集團的第一大股東。
經過了一年的平靜期,2019年3月28日,永輝超市向中百集團發出了要約收購通知,擬收購中百集團約10.14%的股份。
歷時五年多,永輝超市離中百集團第一大股東的位置或許只有一步之遙。那么,收購方永輝超市為什么執著于中百集團呢?
永輝超市:加速擴張,湖北僅一家門店
永輝超市是一家以零售為主的企業,主要業務分為云超、云創、云商、云金四個板塊。截止2018年三季度,永輝超市實現營收526.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67%;實現歸母凈利潤10.1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6.90%,而扣非凈利潤為8.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了36.53%。
而永輝超市營收大幅增加、凈利潤大幅下滑都與公司的快速擴張有直接關系。最新財報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新開綠標店25家、永輝生活店137家、超級物種10家。此外,公司還簽約綠標店34家,永輝生活店138家,超級物種19家。
以下為公司門店數量增長示意圖(數據來源:公司官網)
從公開數據來看,公司的門店總數自2017年開始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公司已開業的門店達730家,此外還有178家已簽約的門店。
從區域來看,永輝超市的門店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西南地區,而連接這兩大區域的華中地區,永輝超市的門店數量并不多,尤其是湖北省,永輝超市僅在襄陽市擁有一家綠標店。
目前,永輝超市除了持有中百集團外,2018年公司還對紅旗連鎖追加了7.04億元投資,追加投資后,永輝在該公司的持股比例為21%。新增國聯水產的投資5.38億元,持股比例為10%。2018年10月永輝超市與百佳中國、騰訊簽署投資協議,成立合資公司“百佳永輝”,其中永輝為大股東。
通過投資其他上市公司,或許也是永輝超市進行擴張的一種方法。
中百集團:湖北超市龍頭,扣非凈利潤扭虧為盈
中百集團是湖北省超市龍頭。截止2018年末,公司新發展商業網點187家,網點總數達1255家,其中,中百倉儲179家(武漢市內78家、市外湖北省內71家,重慶市30家);中百便民超市748家;中百羅森便利店302家;中百百貨店9家;中百電器門店17家。
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2.08億元,同比增長0.0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537.06%,實現扣非凈利潤0.29元,較去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中百集團的總營收較2014年相比下滑較為明顯,但歸母凈利潤卻較以往相比出現大幅提升,扣非凈利潤在連續虧損三年之后,扭虧為盈。
從收入構成來看,超市仍是中百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截止2018年底,超市實現營業收入140.62億元,占中百集團總營收的92.46%。
從區域分布來看,湖北省內實現營業收入149.27億元,同比增長0.08%,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8.15%。而重慶地區實現營業收入2.81億元,同比下降3.14%,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1.85%。
除此之外,年報顯示截止2018年末,中百集團的自建銷售平臺交易額約3849萬元,“多點”和“京東到家”等第三方銷售平臺交易額1.82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中百集團因拆遷獲得了5.41億元的資產處置收益,占公司利潤總額的85.78%,這也是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之一。
如果除去這部分利潤,中百2018年的凈利利潤或許并不樂觀,但作為湖北超市龍頭,中百集團在湖北省的網點數量不可小覷,這或許也是永輝長久以來執著于中百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中百對于永輝來說似乎勢在必得,但是8.11元/股的要約價格似乎并算太高。如果永輝超市能夠通過本次要約收購順利將持股比例增加到40%,大概率可以坐穩大股東位置,對自身戰略也頗有裨益。
但是,參照過往要約收購案例、當前股價和行業估值水平,預售期開始后,能夠得到足夠的預受數量,還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
要約價格不高,是否能拿到足夠的預受量?
從法律法規的角度來看,在本次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提示性公告日前30個交易日內,中百集團股份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為7.06元/股。而在此公告前6個月內,永輝超市不存在買賣中百集團股票情況。因此,本次要約價格符合要約定價的法定要求。
但從估值來看這個價格并不算高。以本次要約收購價格8.1元/股來計算,中百集團的市盈率約為12.86倍,市凈率約為1.63倍。以2019年4月17日收盤價來計算,中百集團的市盈率為12.6倍,市凈率為1.61倍,兩者在同行業中均處于偏低的位置。
而從中百集團公布要約收購提示性公告至今,其股價漲幅已超過20%,期間一度超過要約價格。對于投資者來說是否會接受這樣的要約價格呢?(JW)
本文作者:面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