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博動力上市首年業績變臉:年報數據錯誤,招股書內容存疑?
過度自信?
上市后首份年報遇到三件大事:延期披露、業績變臉、與預告業績存在明顯偏差。那么,投資者是否有足夠的理由質疑這家公司招股說明書的可信度?
今天要探討的案例是越博動力(300742.SZ),2018年5月在創業板上市。
年報顯示,越博動力2018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121.18萬元,比上市前一年減少了7304.53萬元,比業績預告預期盈利8777.6萬元也差了不少。
而且公司還延期到5月1日才發布了年報。
查看年報,發現有個明顯錯誤:2016年和2017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都是-193,376,096.88元。
連續兩年經營性凈現金流的數據都是一模一樣的,一分錢都不差,世界上會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如此明顯的錯誤,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管理層,尤其是財務總監居然沒發現?
除此之外,公司一季報預告歸母凈利潤虧損同比擴大,5月7日收到了交易所關注函。
多重利空沖擊下,4月18日以來,公司的股價下跌超過三分之一,遠高于期間對應指數的跌幅。
翻查歷史數據,越博動力IPO時投資者申購踴躍,網上中簽率僅有0.0156%。對照上市之后的首份年報數據質量,其招股說明書所說“競爭優勢顯著”及其他一些重要信披內容是否可信?
年報營收減少1.85億之謎
根據招股書及年報:公司主營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的開發與銷售,主要產品為純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系統。與東風特汽、一汽、長安客車、金旅客車、陜汽寶華、聊城中通、大運汽車、申龍客車、南京金龍、唐駿汽車等整車廠商均有合作。
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4.93億元,歸母凈利潤2121.18萬元,分別比此前業績快報披露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減少了1.85億和6,656.42萬。
公司解釋:“部分收入確認時點與審計收入確認時點存在不一致”,因此調減了部分營業收入,從而導致凈利潤降低。
查看財報發現,2018年末公司存貨明顯上升,其中發出商品余額1.03億,同比增長976.2%。由于年審機構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對該部分收入不予確認,因此產生了差異。
但是,翻查招股書和年報信息可以看到,公司收入政策沒有發生變更:“根據銷售合同約定,本公司于客戶簽收貨物后確認收入,或本公司將貨物運至客戶指定地點并在客戶領用后確認收入。”
這不禁讓人懷疑,高達1.85億的營收確認偏差(約占公司2018年最終實現營收的37.53%)真的只是無意中造成的確認時點不一致嗎?
退一步講,即使按照業績快報披露的業績,公司2018年實現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也分別減少了24.64%和6.88%。
對比中汽協披露的行業數據: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總銷量為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售105.3萬輛,同比增長82.0%;新能源商用車銷售20.3萬輛,同比增長2.6%。
在行業銷量較快增長的同時,越博動力卻錄得營收、歸母凈利潤的負增長。是否說明公司的競爭力或許并沒有其在招股說明中提到的那樣好?
即便是年報中已經披露的歸母凈利潤,其含金量也值得推敲。
存貨攀升,存貨周轉率下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越博動力的存貨狀況在上市前后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上市前,公司的存貨期末余額處于一個較低的位置,上市首年,存貨期末余額攀升。
如上文所述,存貨增長可能也和少計收入有關,但問題在于存貨跌價準備的零計提。
存貨跌價準備零計提,是否合理?
年報顯示,公司截至2018年底的存貨余額約為2.025億,同比大增超過100%。但是,越博動力并沒有對其計提跌價準備。
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這樣描述道:“公司采取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大部分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品和發出商品余額均直接對應客戶的訂單,不存在產品積壓或陳舊過時等問題。同時公司產品銷售毛利率較高,主要客戶的訂單毛利率均為正數,存貨不存在減值風險。”
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的盈利模式,公司產品的生產制造與下游的整車制造具有較大的耦合性。即認為這種“定制化”的訂單能夠帶來高粘性的客戶。
然而,如果是基于產品特性的話,生產“定制化”產品在某種程度上說是行業普遍行為。用共性解釋個性——不存在減值風險,其合理性或許值得推敲。
看一下行業內其他公司的計提政策。
在招股說明書中,越博動力選取了五家可比公司,分別為大洋電機、正海磁材、大地和、藍海華騰和英搏爾。
但是招股書中有進一步的內容:“毛利率與大洋電機、正海磁材、大地和三者產品的毛利率均值相近”以及“藍海華騰和英搏爾雖然同是從事新能源汽車產品業務,但其產品與發行人產品差異較大,可比性不強。”
既然如此,那就選取大洋電機、正海磁材、大地和作為對比。
對比數據顯示:報告期間,三家可比公司均對存貨計提了跌價準備。
結合公司年報披露的全年營收大幅下降的情況以及行業對比數據,越博動力當前的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合理?
應收賬款攀升,占營業收入比重增加
此外,公司的應收賬款攀升幅度較大,上市之后應收賬款的期末余額達到了近四年的高峰。
不僅如此,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也在提高,2018年應收賬款是營業收入總額的兩倍多。
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公司通常會給予客戶3-4個月信用期,導致年末對客戶的應收賬款余額較大……汽車整車廠商的規模普遍較大,對供應商相對比較強勢,部分整車廠商因資金調度或周轉等原因存在延付貨款的情況。”
按照招股書上的說法,銷售存在季節性、第四季度銷售量較大、信用期以及整車廠的強勢地位都影響年末的應收款金額。但是,用這些理由來解釋應收賬款占比逐年增加的說服力似乎不夠。
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
此外,越博動力連續四年經營性凈現金流量為負。
這個現狀還和公司的預收、預付款項有關。資料顯示,2015至2018年,越博動力的預收款遠遠低于預付款。
而招股說明書中,對預收款較低的原因解釋為:“公司基于與下游客戶建立的長期合作關系,對客戶預收款要求較少”。
這是否能夠體現其在招股說明書中所說的“競爭優勢顯著”?
對于經營性凈現金流持續為負的狀況,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也表過態:“雖然目前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負,但未來會逐步好轉,同時公司積極進行財務管理,根據自身財務情況制定業務發展規劃,不會對公司未來的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對照招股書和上市后首份年報,越博動力相關情況未來真的會逐步好轉嗎?(ZBL/CJT)
本文作者:面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