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商行成功登陸A股,全國首家“A+H”股農商行誕生
2019年10月29日,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重慶農商行”)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名稱為“渝農商行”,股票代碼為601077,發行新股數量13.57億股,發行價格為7.36元/股,募集資金99.88億元。
2019年10月29日,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重慶農商行”)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名稱為“渝農商行”,股票代碼為601077,發行新股數量13.57億股,發行價格為7.36元/股,募集資金99.88億元。
據悉,該行在資本市場上一直走在了中小農村金融機構前列,2010年率先在H股上市開啟行業先河,如今隨著A股成功上市,“全國第一家A+H股上市農商行”“中國西部第一家A+H股上市銀行”又將成為該行的新標簽。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注意到,重慶農商行的前身可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重慶市農村信用社。
2003年,重慶成為全國首批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省市之一。2008年,重慶市農村信用社組建全市統一法人的銀行機構,即“重慶農商行”。2010年,重慶農商行成功在香港H股主板上市,成為全國首家上市農商行、西部首家上市銀行。
截至2019年6月末,重慶農商行下轄1家金融租賃公司、12家村鎮銀行,6家分行、36家支行、1775個網點,是重慶資產規模最大、營業網點最多、從業人員第一的地方金融機構;英國《銀行家》雜志“2019全球銀行1000強”核心資本排名中,位列全球商業銀行第137位、中國商業銀行第22位。
如今,重慶農商行又成為全國第一家完成“A+H”雙平臺搭建的農商行,這是該行發展歷程中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在上市帶來的融資、機制、品牌等紅利的加持下,該行又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
萬億農商行龍頭,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重慶農商行之所以能夠在資本市場頻頻落子、步步為先,并獲得各類投資者的認可,核心原因之一是其經營能力和財務指標。
截至2019年上半年,重慶農商行總資產規模達10196.85億元,正式邁入萬億銀行俱樂部;存款余額達到6828.5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66.88億元,增幅10.82%;貸款余額達到4151.2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39.90億元,增幅8.92%。
得益于此,報告期間,重慶農商行實現凈利潤58.41億元,同比增長19.52%,遠高于同期我國商業銀行平均6.5%的平均漲幅。其中,凈利息收入114.86億元,同比增長28.31%,而零售業務實現稅前利潤32.09億元,利潤貢獻度45.61%,是其最核心利潤來源。
同時期,重慶農商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3.28億元,同比增長19.13%。在非息業務的拓展上,亦取得了不錯的表現。
作為一家金融機構,與盈利能力相比,同樣牽動著投資者目光的還有穩健性。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披露數據,2019年6月末,全國銀行業整體不良貸款率1.81%,農商行平均不良貸款率3.95%。而重慶農商行僅為1.25%,不僅遠遠低于全國農商行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的平均水平。
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二季度,全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環比上升,重慶農商行這個指標卻“逆市向好”。
可以說,無論是從資產規模、盈利能力、穩健程度來看,重慶農商行都稱得上是行業中的佼佼者。
零售立行,金融科技助力轉型發展
數據顯示,零售業務是重慶農商行的核心利潤來源。
進一步細分來看,截至2019年6月30日,該行零售業務實現稅前利潤32.09億元,對全行的利潤貢獻度為45.61%。從零售業務的分類來看,各項零售業務指標均表現良好——個人存款余額達5075.9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29.12億元,增幅11.64%,個人存款余額占全行存款余額的74.33%;個人貸款余額達1428.9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6.37億元,增幅7.23%;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突破82萬張,比上年末增加14.62萬張,增幅21.70%,創下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取得如此成績,與近年來該行堅持“零售立行”戰略不無關系。
一方面,立足用戶實際需求,該行大力實施零售業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個人貸款業務為例,該行打造了“渝快貸、嘿好貸、房貸樂、車停易、房貸易”等線上及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品牌,有效滿足了客戶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深受金融消費者青睞。
另一方面,該行積極擁抱時代潮流,堅持創新思維、技術上的不斷創新。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下,自主研發設計基于大數據決策的個人全線上信用貸款產品“渝快貸”于2019年5月正式上線,目前授信客戶數超過10萬人,累計授信額度59億元,發放貸款近2萬人、金額超20億元。
在傳統業務的基礎上,該行大力加強渠道智能化轉型,致力提升金融服務便捷化水平——手機銀行不斷優化,全力打造“手機銀行”App5.0。在2019年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重慶農商行智慧銀行暨手機銀行APP5.0正式發布。該手機銀行以“重慶農商云”為核心,以“大數據、智能營銷、智能客服”等多個技術平臺為支撐,實現“多種生活場景”的延伸,給客戶帶來了全新體驗。
截至2019年6月30日,該行手機銀行客戶數達903.39萬戶,比上年末增加79.25萬戶,增幅9.62%。上半年發生財務交易2797.57萬筆、交易金額4812.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上半年,該行也完成了呼叫中心平臺建設項目、智能投顧項目、新一代國際業務系統建設項目、理財資產管理系統優化項目等多個重要項目的上線工作,有力支撐了業務及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該行也大力加強直銷銀行建設。據悉,直銷銀行平臺是利用互聯網開展銀行金融產品直銷業務的整合平臺,突破了銀行依賴網點擴張拓展業務規模的經營模式,采用互聯網金融模式跨網點、跨區域銷售銀行產品。如,該行直銷銀行通過手機銀行客戶端等渠道為客戶提供“江渝基金寶”等銀行理財產品、智能存款等存款產品以及基金產品、貸款申請等金融服務。截至2019年6月30日,該行直銷銀行注冊用戶89.74萬戶, 上半年發生交易筆數4萬筆、交易金額11.09億元。
深耕重慶,布局長遠
成立11年來,重慶農商行能夠迅速發展,得益于其自身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擔當,也與重慶地區良好的區位優勢及分享區域經濟發展紅利密切相關。
經濟層面,重慶市GDP曾連續15年保持兩位數高增長,多年增速位居全國第一。今年上半年,重慶經濟穩中有進, GDP達到1.03萬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工業經濟回暖,九大支柱產業從去年“六增三降”轉變為“八增一降”,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基本面持續向好。
政策層面,“一帶一路”倡議、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建設內陸開放高等國家及地方戰略充分釋放政策紅利,讓重慶及其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充滿了活力。今年3月份,中央出臺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西部地區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而重慶將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這都需要金融機構的積極深度參與。
此外,四川與重慶簽署了深化川渝合作“2+16”系列工作方案(協議),涉及產業、交通、旅游、生態、開放平臺等多個方面,全面縱深推進川渝合作,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國家發改委公開發布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31次提到重慶,重慶處于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區域核心位置,為重慶區域經濟發展又帶來利好、機遇。無論是西部地區的系列區域利好,還是重慶的系列重大利好,都為重慶農商行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如,該行深度融入重慶經濟發展,緊密對接國家及地方重大戰略項目,積極支持區域經濟發展——“一帶一路”倡議、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自貿試驗區建設、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建設,等等,均有重慶農商行提供金融助力的身影。
展望未來,重慶農商行將依托重慶這一中西部唯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的廣闊經濟腹地,不僅立足人緣、地緣優勢,更是基于自身的經營特色、經驗優勢、特色定位,把握重慶“智能制造”、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等發展新動能、新機遇,發展前景一片廣闊。站在“萬億資產”和“A+H”股上市新起點,重慶農商行也將從新的高度展望未來、謀劃長遠、保持定力,走出一條“零售立行、科技興行、人才強行”的發展之路,傾力助推重慶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