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一份研報引來兩份“罰單”,方正證券“躺槍”?
一份研報引發的“禍端”。
誰能想到分析師在微信群的一鍵違規操作,整個公司也會陪著“受罰”。
?
近日,方正證券(601901.SH)的分析師郭麗麗在微信群里違規發布了一份研報被監管部門約談,公司也跟著吃了警示函。
?
直接讓方正證券在這個冬天又“火”了一把!
微信群違規操作,監管部門喊“停”
?
近日,湖南證監局連發兩份和方正證券有關的監管函。
?
監管函披露,方正證券研究所證券分析師郭麗麗在客戶微信群發布了某上市公司研究報告。方正證券沒有對此研究報告進行合規審查,也未根據公司制度由合規質控人員對所發布研究報告的微信群進行監督,被湖南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
郭麗麗作為公司分析師,沒有將研究報告提交公司進行合規審查,也沒有請公司合規質控人員對微信群進行監督,被湖南證監局采取監管談話措施。
?
員工的一次私發研報竟然引發兩份警示函,直接讓整個公司被監管“點名”。
?
公開資料顯示,郭麗麗為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并擔任公用環保行業、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2012年10月31日進入方正證券工作,2013年7月12日擔任方正證券分析師,具有7年的分析師經驗。曾獲得多屆新財富、水晶球等行業分析師評選活動的最佳分析師獎項。具有豐富分析師經驗的郭麗麗,卻“栽”在了微信群里。
?
?
對此,方正證券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目前方正證券進一步加強了對研究業務微信群的管控,對行業組微信群全部進行了更加嚴格的清理重建,統一登記報備、納入合規質控監控的新微信群才可啟用;同時明確規定,除已經走流程正式外發的研究報告,包括業務活動信息在內的所有業務信息需提交內部審核后方可外發,并且對全員進行了多形式的合規宣導。
?
隨著微信成為人們日常社交的平臺之一,越來越多的工作交流在此進行。與之相伴的違規操作屢見不鮮,券商行業也不可避免。
微信群泄密門,上市公司“被迫”停止交易
?
六年前,中信證券首席醫藥行業分析師張明芳在微信群發布麗珠集團(000513.SZ)未公開的、即將實施的股權激勵方案,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波動。
?
2014年6月6日,張明芳在微信群發布消息稱“麗珠集團將于下周二公布管理層限制性股票+期權方案,以2013年扣非凈利潤為基數,2014年—2016年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不低于15%、20%、30%。中信醫藥團隊看好公司研發、銷售能力及產品線,隨著公司激勵機制的完善,未來三年業績增速逐年加快確定,維持‘增持’評級。”
?
上述微信群聊內容不僅透露了麗珠集團股權激勵和業績增速等“利好”麗珠集團的內幕信息,還透露了上市公司發布相關公告的日期。張明芳的行為涉嫌違法。
?
隨后,2014年6月9日,麗珠集團發布臨時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股權激勵計劃宣布停牌。然而兩天后,麗珠集團再次公告稱,公司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因個別條件尚未成熟,決定延后股權激勵計劃。隨后,麗珠集團董秘辭職。
?
彼時監管部門嚴打“老鼠倉”,微信群內的基金經理們面對麗珠集團的內幕消息,紛紛退群并截屏轉發自證清白。
?
張明芳此前多次獲得新財富等評選活動最佳分析師第一名,后因麗珠集團泄密門被停職配合調查。2015年,張明芳被證監會處以20萬元罰款;時任麗珠集團董秘的李如才因泄露內幕信息被證監會處以10萬元罰款。
?
中信證券也因此開始清理以公司名義進行注冊或維護的微信賬號,并對微信發布內容進行規范和監督。
?
微信群、朋友圈也不能任性
?
為了方便與客戶溝通,證券從業人士建立微信群發送研究報告或研究觀點,已經成為行業常態。但是券商從業人士在微信群或朋友圈中發布不當言論或違規信息同樣不少見,證券公司和監管部門也在逐漸加強這方面的管控。
?
2019年初,監管層向券商下發了《加強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流程管理規范證券分析師服務客戶活動》的通報,要求券商加強對分析師發布研究報告及客戶服務行為的管理,建立與服務模式相匹配的內部管控機制,有效防范風險。
?
2019年7月10日,國信證券通信小組程成通過微信群發布“科創板能不打新就不打”“科創板滿場子都是鐮刀,沒有韭菜,是股權大佬的天下,普通人不要玩。”等言論。最后被國信證券研究所通報批評,扣發一個季度績效獎金。
?
你是否加入過券商分析師建立的微信群?體驗怎么樣?有什么難忘經歷?評論區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