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輛東風起家,市場萎縮應收占比高,馳田汽車9.2億IPO之路能否一路順風?
2002年,黃玉鴻以三輛東風牌汽車出資,創立馳田汽車,一路發展壯大。
?作者 |??柳川
?編輯 | ?繆凌云
?來源 |??首席科創官
2002年,黃玉鴻以三輛東風牌汽車出資,創立馳田汽車,一路發展壯大。 截至2019年9月30日,馳田汽車總資產13.27億元。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9億元,實現凈利潤1.46億元。 日前,馳田汽車擬募集資金9.2億元,登陸中小板。
降價銷售因市場萎縮?
馳田汽車主要從事重型自卸車的改造。旗下主要有三款汽車產品——基建專用渣運車、物料運輸車和重載復合型工程自卸車。
?
首席科創官(微信公號:sxkcg666)發現,2019年馳田汽車對前兩款產品進行了降價銷售,但給出的降價理由卻讓人難以信服。
?
馳田汽車招股書顯示,2019年1-9月,智能環保基建專用渣運車實現銷售收入4.86億元,平均銷售單價為6.09萬元/臺,較2018年6.30萬元/臺的平均銷售單價下跌3.37%;高強度輕量化物料運輸車實現銷售收入1.76億元,平均銷售單價為3.63萬元/臺,較2018年3.79萬元/臺的平均銷售單價下跌4.23%。
?
對于公司兩款主要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公司解釋稱,主要是由于產品原材料——熱軋鋼材板卷:Q235:9.5mm的平均銷售價格,由2018年度4178.71元/噸下降至2019年1-9月的3888.11元/噸,下降了6.95%。
?
但首席科創官發現,同樣是原材料價格下降,馳田汽車的另一款產品售價卻是上漲的。
?
招股顯示,2019年1-9月份,公司重載復合型工程自卸車銷售收入為1.9億元,平均銷售單價為6.22萬元/臺,較2018年5.65萬元/臺的平均銷售單價上漲10.17%。
?
有意思的是,對重載復合型工程自卸車這款產品售價的為什么上漲?馳田汽車選擇了視而不見,僅表示:“重載復合型工程自卸車銷售單價較2018年相對平穩?!?/span>
?
要知道,2016年-2018年,馳田汽車重載復合型工程自卸車售價分別為3.48萬元/臺、5.14萬元/臺、5.65萬元/臺,2017年和2018年售價分別同比上漲47.70%和10.02%。公司對售價上漲給出的理由也是原材料鋼材價格上漲。
?
同樣是原材料價格下降,馳田汽車的三款產品的售價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波動。那么公司降價銷售是因為原材料價格下降,能站住腳嗎?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
事實上,首席科創官發現,國內重型自卸車的市場在萎縮。
?
行業信息顯示,2019年1-8月,國內重型自卸車累計銷售14.3萬輛,比2018年同期的18.1萬輛凈減3.9萬輛,同比累計下滑21.3%,遠大于重卡市場前8月的降幅(-1.59%)。
?
首席科創官注意到,在公司原材料價格、產品售價雙雙下降的情況下,馳田汽車卻未對存貨計提減值準備。
?
馳田汽車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原材料賬面余額為9639.94萬元,計提跌價準備為0。
?
?
三輛東風起家
?
招股書顯示,馳田汽車主要客戶包括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和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等國內主要主機廠。
?
馳田汽車的這些客戶無一例外都是“大塊頭”。同時首席科創官發現,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一直居高不下。
?
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1-9月,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分別為1.34億元、3.91億元、6.03億元和4.74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2.46%、50.01%、54.20%和55.64%
?
面對“大塊頭”的客戶,馳田汽車面對客戶時難有話語權。這種弱勢地位也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就是應收款項過大。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馳田汽車應收賬款1.71億元,應收賬款融資3.71億元,這部分應收賬款融資實質為應收票據。分別占流動資產的比例為16.96%和36.78%,總計53.74%。這兩項同時也達到了同期營業收入8.67億元的62.5%。
?
資料顯示,馳田汽車目前擁有四條國內一流的工程車改裝生產線及一條寬體礦卡混合生產線,已形成年產量三萬臺重型工程車的產能體系,是工信部資質授權的大型專用車骨干企業,擁有31項自卸與液壓技術專利。
?
2018年,馳田汽車為2.1萬臺重型自卸汽車提供改裝整體解決方案,占重型自卸汽車委改業務市場份額的 11.41%左右。
?
黃玉鴻并沒忘了跟隨自己多年的高管。在IPO前夕,馳田汽車對以5元/股的價格,向公司員工持股平臺發行了150 萬股股份。黃玉鴻與員工一起分享公司上市的資本盛宴。
?
招股書顯示,馳田汽車擬募集資金9.2億元,將全部用于建設智慧新工廠項目,用于現代化生產廠房的建設、智能化生產線的投入、高端先進研發硬件的引進等。
?
首席科創官發現,馳田汽車股份智慧新工廠項目目前已進入建設階段,項目投資總額14.90億元,計劃生產高強度輕量化物料運輸車等6種專用汽車產品,設計年產能6萬臺。
?
對于文中相關疑問,首席科創官3月31日致函馳田汽車,進行了求證。但沒有得到馳田汽車對相關問題的正面回復。
?
你看好馳田汽車的IPO之路嗎?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