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大收官前夜
5月9日晚,廣東最大的P2P平臺之一“小牛在線”,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宣布良性退出。
作者:田野
來源:獨角金融
5月9日晚,廣東最大的P2P平臺之一“小牛在線”,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宣布良性退出。
?
這個消息迅速刷屏。然而,大收官前夜的P2P行業并不缺大新聞。
?
對于這個行業而言,黑夜會結束,黎明卻不會到來。雖然市場的躁動依舊停不下來,但是它的終點已近在眼前。享受了瘋狂,消亡便不約而至。
?
1 繁華散盡
“竭盡一切力量、窮盡一切手段化解風險”,這個成立近7年,目前借貸余額104.2億元,累計成交金額1171.7億元的P2P網貸平臺向出借人發出近乎“賭咒”般的鄭重承諾。
?
為了實現出借人及平臺風險共同“軟著陸”,小牛在線同時透露將充分利用平臺現有的品牌及用戶規模優勢,“向電商平臺和金融科技方向實施戰略轉型”,通過轉型盈利來支持網貸風險化解……
?
(圖片來源:小牛在線公司官網)
這是一個新的小美好?目前無人能知。2020年,P2P大收官之際,主動的良性退出總好過惡性退出的隆隆爆雷聲。
5月6日,有自媒體發布文章《突發!待收627億的宜人貸被爆遭監管清理整頓》稱,“宜人貸平臺已納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范疇內,北京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在對其開展清理整治。”
?
宜人貸隨即發布緊急聲明稱,自媒體文章標題聳人聽聞,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
?
有數據顯示,互金行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目前已累計有近5000家網貸機構退出。平臺數量、借貸余額及參與人數連續21個月下降。
?
這與之前盛傳的“降余額、降人數、降店面”的“三降”思路,竟頗為相似。截至今年3月末,全國實際在營的網貸機構約百余家。現存的平臺也以退出為主,還有一些宣布轉型。
?
4月17日,隨手記啟動戰略轉型,對原有網貸業務存量開展有序、分批次的業務結清工作,退出網貸業務。
?
在此之前,已有陸金所、拍拍貸、厚本金融、銅板街等眾多頭部平臺陸續退出。這一切的背后則是網貸行業的徹底整頓和行業出清。
?
P2P,從炙手可熱到到繁華散盡也只是10年時間左右。然而,這10年間從來沒有其他任何一個類金融行業有那么多的雷,那么多的爆點。
?
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依靠無市場準入、無管理辦法、無主管部門的“三無”生態,P2P得以野蠻而又迅速地發展,這是一個真標與假標泛濫的行業,也是網絡借貸和非法集資同時存在的行業。
?
e租寶從上線到累積到750億元的投資額,直至爆雷,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
?
隨著P2P整治進入收官階段,行業也從過去數年的狂飆式增長發展到目前近乎出清情況。
?
2 雷聲回響
P2P風險集中爆發和監管治理,可以追溯到2015年。
?
2015年7月,央行會同多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絡借貸行業結束“三無”狀態,由原銀監會負責監管。這是標志性的一件大事。
?
同時,這個指導意見還明確指出,個體網絡借貸機構要明確信息中介性質,主要為借貸雙方的直接借貸提供信息服務,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非法集資。
?
2015年底至2016年初,e租寶、泛亞、中晉、快鹿等公司在積累了巨額資金量之后相繼爆雷。一系列風險事件之后,監管對于P2P的工作思路也開始由規范轉變為清理整頓。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201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重點整治P2P網絡借貸和股權眾籌業務、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等行為。其中,最重要的兩項工作是摸底排查和清理整頓。
?
多位業內人士透露,僅僅是通過撮合借款人和貸款人做信息中介賺取的手續費似乎很難滿足參與者對暴利的追求,不僅難以做大規模,更無法支撐整個商業模式的運轉。P2P最能賺錢的產品還是依靠現金貸以及資金池,通過高利息獲取利差盈利,隨著監管趨于嚴格,整個行業擴張規模和速度被迫放緩。
?
不斷通過拆解標的、虛構標的、平臺自融、期限錯配等方式形成的資金池使P2P平臺的角色由信息中介轉變為信用中介,但卻沒有信用中介所應有的監管,如資本充足率、貸款損失準備、撥備覆蓋率等。
?
2016年8月,原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實行備案管理,不得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不得直接或間接接受、歸集出借人的資金;不得將融資項目的期限進行拆分。
?
業內資深人士對獨角金融表示,“隨著監管標準的出臺,規范化運營成為行業蓬勃發展的希望。”當時,眾多頭部平臺相繼在美股或港股市場上市,備受資本市場青睞。不少劣性平臺的野蠻程度,并無收斂,行業逐漸被玩壞。
?
2018年,P2P行業迎來爆雷大潮,違約率飆升,數千家P2P平臺倒閉或跑路,眾多投資者本息盡失。政府的強監管、嚴監管隨之而來。
?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019年1月,P2P網貸行業的整頓方向明確,《關于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的意見》(175號文)提出:將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外,其余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
?
2019年12月,監管進一步趨嚴,《關于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83號文)則為P2P平臺指明了清退時間:網貸機構存量業務按照到期即還的原則,原則上在1年內清退完畢;存量業務規模在50億以上且借款期限大部分在1年以上的,原則上應在2年內清退完畢,且不得新增網貸業務。
?
在嚴監管和強監管下,網貸生存空間日趨狹窄。據獨角金融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已有湖南、山東、重慶、河南、河北、云南、甘肅、四川等多個省市的監管部門相繼宣布取締轄區內所有網貸平臺。
?
雖然平臺可以被取締或消失,但投資者維權還將繼續。
?
3 漫長維權路
自e租寶開始,對于P2P普通投資者,平臺清退或跑路之后,維權的道路才剛剛開始。雖然聚眾維權現象比比皆是,但回款之路則依舊漫長。
?
高收益和低風險二者向來難以兼得,對于眾多P2P的投資人而言,10%以上乃至15%的收益率卻是常見現象。同時平臺以期限錯配的風險,來滿足投資人對迅速提現的流動性訴求,但這也為投資人帶來了一個慘痛的教訓。
?
2018年6月,針對金融風險,原證監會主席,現任銀保監會主席的郭樹清直言,理財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超過達到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
暴雷是P2P平臺最差的結果,主動出臺兌付方案已是行業“良心”之舉。
?
對于出借人而言,又該如何是好呢?對于已經跑路的平臺,能夠拿回部分本金已經實屬不易,全額收回本金更是寥寥,談利息更是奢望;至于那些實控人還在國內,已經或尚未宣告“良退”的平臺,漫長的等待將是不可避免,等待平臺出臺可接受的兌付方案,然后等待確權和回款。
?
e租寶自2015年年底被立案后,直至四年后的2019年下半年才出現部分回款。
?
投哪網表示將在30個月完成100%確權金額兌付,兌付范圍為100%確權金額+良退基準日以前的收益;積木盒子則預計2年完成本金回款,先兌付凈投資本金后兌付剩余本金,利息兌付則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熊貓金控旗下銀湖網被曝以4折兌付,債轉方案被質疑收割出借人。
?
微貸網與地方AMC公司合作,推出了18個月回款期限的資管方案。在原債權本金的基礎之上,給予年化2.25%的利息,按等額本息的方式每月支付本金和利息。
?
有業內人士對獨角金融稱,“行業現狀已至此,當務之急則是最大限度爭取自身利益。”不過,他也向出借人表達了“理性維權,依法維權”的建議。
?
4 被資本市場唾棄
繁華散盡后,必遭唾棄。
?
P2P的火熱得益于巨量資本的推潑助瀾,數輪融資和超高的估值伴隨著整個P2P的發展史,市值的大幅萎縮也將理所當然見證P2P的消亡史。
?
蹭著P2P的熱點,2015年5月底,A股上市公司多倫股份更名為“匹凸匹”,并表示將逐步剝離與互聯網無關的業務,專注做互聯網金融P2P業務,更名隨即為該公司帶來多個漲停。
?
行業的衰退也會直接體現在資本市場。
?
2017年7月底,“匹凸匹”又變成了“巖石股份”,汲取前期不當更名的深刻教訓,以回歸主業。
?
2017年10月,趣店集團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開盤市值高達110億美元。
互金中概股走勢大抵如此(圖片來源:同花順APP)
2018年3月,在首個年報公布之際,趣店的創始人羅敏公開聲明,在趣店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之前,不再從公司領取一分錢薪水和獎金。
?
對比當今不足5億美元的市值和行業的消亡,這位“零元年薪”的創始人或許沒機會看到千億美元市值了。
?
即使是美國最大的P2P公司Lending Club,自從2014年上市后,卻始終未能實現年度盈利,股價從上市最初的近150美元跌至當今的不足6美元,跌幅超過96%,更何況野蠻生長的中概股P2P平臺。
除了上市時的熱鬧和繁華程度略有區別,互金股一路下滑的股價走勢幾無區別。微貸網、信而富、小贏科技、拍拍貸、點牛金融、和信貸等在美股上市的互金股早已經跌入或曾跌入1美元區間。
?
2020年以來,51信用卡、趣店市值分別較年初的跌幅超過60%、嘉銀金科的跌幅則超過50%,小贏科技、樂信、宜人金科、信也科技的跌幅則介于20%-50%之間。
?
這也不難理解,因為他們面臨同樣的市場監管環境、同樣的風險特征、擁有幾乎一樣的商業模式,甚至在招攬同樣的客戶。
?
5 未來之路:金融必須持牌經營
P2P在短短十三年的發展過程中,富裕了一批人,同時也返貧了一批人。
?
2017年9月,央行高層曾公開表示,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營,都要納入監管。
?
2020年5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這意味著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監管辦法即將落地。
?
《辦法》明確,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應當遵循小額、短期、高效和風險可控的原則。單戶用于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限不超過一年。
?
《辦法》暫未對地方法人銀行開展跨區互聯網貸款業務設置統一的定量指標進行限制,但同時指出,地方法人銀行應結合自身風控能力審慎開展此類業務,并確保有效識別和監測跨區互聯網貸款業務開展情況。監管機構有權根據商業銀行跨區業務的規模、風險水平等提出進一步審慎性監管要求。
?
多位P2P行業從業人士對獨角金融坦言,對商業銀行的監管已經如此,P2P這種在期限和地域拓展上更加瘋狂的商業模式將難以為繼。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行業浮華之后幸存者寥寥,寥寥者也以各種不同的姿勢活著,少數有能力的P2P平臺或完全離開貸款業務,或轉型助貸機構以及互聯網小貸。如平安旗下陸金所退出P2P業務后轉向消費金融,拍拍貸更名后轉戰金融科技,嘉銀金科、51信用卡表示在爭取互聯網小貸牌照。
?
一位行業觀察人士稱,“目前部分仍在經營的P2P平臺雖然有小貸牌照,但是受限于小貸資本金和杠桿率的監管規定,這條轉型之路也實屬不易。”
?
對于助貸這條道路而言,監管的意圖更多傾向于從銀行自身的層面加強對助貸機構的約束。《辦法》指出,商業銀行應當建立各類合作機構的全行統一的準入機制,并實施分層分類管理,從經營情況、管理能力、風控水平等方面對合作機構進行準入前評估,合作機構資質應和其承擔的職能相匹配。
?
各地在堅決取締P2P,平臺不斷退出的同時,能夠承接互金不良資產的地方AMC陸續成立。P2P平臺比較集中的深圳、浙江、上海等地已設立或正在申請設立重點從事P2P不良處置的地方AMC。
?
“與AMC的合作畢竟是一項合規的道路選擇,AMC的作用更多的則是發揮通道作用,化解存量風險,維護投資人的權益,但AMC亦會謹慎選擇資產質量相對較好的平臺。”上述行業觀察人士稱。
?
同時,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已成為監管層鼓勵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多的中小銀行打入消金領域,同時,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成立,理財門檻大幅下降,產品也不斷豐富,逐漸替代曾經存在的P2P投資渠道,P2P生存空間已慢慢蕩然不存。
?
P2P行業消失已不可逆轉,但P2P的兌付和不良資產的處置還要持續數年。你對P2P行業有什么想說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互動。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