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起糾紛近4億元,剛遭重罰的江海證券進入討債模式
勝訴或許只是討債的第一步……
勝訴或許只是討債的第一步……
作者 |?王君齊
編輯 |?吳婷婷
來源 |?券業觀察
最近站在風口浪尖的江海證券又被推上熱搜。
半個月前,證監會擬暫停江海證券三大業務6個月,遭受2020年以來最重罰單。
如今,江海證券因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公布兩起涉及上億元糾紛進展。
1
近億元糾紛迎最終裁決
7月2日,哈投股份(600864.SH)披露了全資子公司江海證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海證券”)兩起訴訟最新進展。江海證券分別與梅河口金河德正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金河德正”)、蕭然工貿兩家公司,因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產生的兩件糾紛迎來終局裁決。
公告顯示,金河德正應向江海證券支付剩余的0.51億元融資本金及相應利息、違約金等費用。江海證券對質押標的處置所得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金河德正實控人對本次糾紛涉及的相關費用承擔連帶責任。
2017年10月至11月期間,金河德正因自身資金需求,先后兩次將合計2600萬吉藥控股(300108.SZ)股票,質押給江海證券。后因金河德正未如期支付本息及違約金,江海證券向哈爾濱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哈爾濱仲裁委”)提起仲裁,要求金河德正償還0.95億元融資本金及利息等費用。
此前,在仲裁過程中,江海證券曾兩次對質押標的進行處置抵償賬款,追回過0.44億元融資本金。江海證券與金河德正的仲裁標的金額由0.95億元變成0.51億元。
2
2.68億元糾紛出結果
江海證券與金河德正的訴訟迎來結果,江海證券的另一起訴訟也迎來新進展。
公告顯示,江海證券此前與浙江蕭然工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蕭然工貿”)因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產生的2.68億元糾紛,哈爾濱仲裁委同意江海證券要求蕭然工貿償還融資本金等費用的請求。
2017年11月28日,江海證券與蕭然工貿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蕭然工貿將持有剛剛上市不到半年的吉華集團2700萬股股票(占公司總股份5.4%),質押給江海證券。雙方的初始交易金額為3.08億元,后經過部分股權回購,融資余額為2.68億元。蕭然工貿實控人徐建初、金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本次交易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下半年,蕭然工貿為了支持蕭然工貿旗下公司的經營與發展,多次將持有吉華集團股票進行質押融資。
據吉華集團2019年報顯示,蕭然工貿持有吉華集團16.29%,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蕭然工貿實控人徐建初與公司大股東邵伯金為一致行動人,均為吉華集團實控人。
江海證券與蕭然工貿之間的股票質押交易購回期限為1035天(約為三年)。2018年6月22日、10月16日,蕭然工貿如約對上述交易進行補充質押業務,先后將持有吉華集團500萬股限售流通股、147萬股限售流通股質押給江海證券。
2019年,蕭然工貿深陷多項合同糾紛,所持吉華集團全部股份多次被司法凍結。據券業觀察(微信公眾號ID:quanyeguancha)不完全統計,吉華集團2019年發布13份關于蕭然工貿所持公司股權被凍結的公告。
2019年12月,江海證券向哈爾濱仲裁委提起仲裁。蕭然工貿在待回購期間,沒有如約對質押標的進行回購及支付相應利息,構成違約。江海證券要求蕭然工貿盡快償還2.68億元融資本金及利息等費用。
3
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成難題
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屬于江海證券信用業務,曾為公司第三大營收來源。
然而近日,江海證券的股票質押業務卻遭遇罰單。
6月23日,哈投股份公告,江海證券在開展股票質押業務過程中,存在業務決策流于形式、盡職調查不充分、內部控制不健全等問題。證監會決定暫停其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6個月(存續合約可以依規辦理延期)。
江海證券相關高管也受到波及。證監會擬對江海證券股票質押業務分管副總裁蔣寶林作出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并限制有關權利的監督管理措施決定;擬對合規總監兼首席風險官葛新作出公開譴責及限制有關權利的監督管理措施決定。
江海證券為黑龍江省轄區內唯一一家國有控股券商,成立于2003年12月15日。截至2019年12月31日,江海證券注冊資本為67.67億元,擁有77家分支機構(20家分公司和57家營業部)。其中,黑龍江省有33家營業部。
2015年12月31日,哈投股份稱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以98.34億元的價格,收購江海證券99.95%股權。半年后,哈投股份成功將江海證券收入囊中,持有江海證券100%股權。哈投股份的實控人哈爾濱國資委亦為江海證券實控人。江海證券也由此實現借殼上市。
除此之外,2018年,隨著股票質押式交易業務風險不斷增大,江海證券多次踩雷,影響公司業績。
2019年,江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5.58億元,同比增長23.73%。然而,信用業務的營收為0.46億元,同比降低70.07%,股票質押業務表現差強人意為主要原因之一。2019年,計提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同比增加,導致營業成本增長795.61%。
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此前給江海證券創造營收,如今因風險問題遭遇損失。在股票質押業務合規方面,江海證券應該如何降低風險?你有什么好的建議,我們一起討論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