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開始掌控資金流入口
9月24日,攜程集團(NASDAQ:TCOM)通過并購的方式,拿下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作者:戴鄂
編輯:繆凌云
來源:獨角金融
9月24日,攜程集團(NASDAQ:TCOM)通過并購的方式,拿下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
此前,攜程金融板塊已拿下多張牌照,包括虛擬銀行、小額貸款、消費金融、融資擔保、保險經紀牌照。
?
補足了金融版圖的一大空白之后,攜程會有怎樣的動作呢?
?
1
收購匯融文化,攜程得支付牌照
?
東方寶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其運營主體是上海東方匯融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匯融信息)。
?
上海東方匯融文化商務有限公司(簡稱匯融文化)是融匯信息的母公司。
?
天眼查數據顯示,9月24日,匯融文化產生了6條變更記錄。
?
來源:天眼查
?
其中,投資人和法定代表人的變更引人矚目。
?
原來的7家投資人,包括上海旸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東方票務有限公司、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精文投資有限公司,全部退出了股東之列。取而代之的是成都攜程旅行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也由楊正迎變更為宓詠。
?
來源:天眼查
?
股權穿透可知,成都攜程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范敏,正是攜程集團四位創始人之一。根據攜程集團2019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2月29日,作為聯合創始人的范敏持股為1.9%。
?
范敏現任攜程集團董事會副主席和公司總裁。
?
而匯融文化現在的法定代表人宓詠還擁有另一重身份,她是攜程金融支付中心CEO。
?
這意味著通過兼并收購,攜程集團拿下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攜程集團也對此事予以了確認。
?
攜程買下來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東方寶可以經營哪些業務呢?
?
據央行數據,東方寶主體的業務范圍包括互聯網支付(全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上海市),牌照有效期至2022年6月。東方寶官網顯示,平臺旗下的預付卡為東方文化卡。
2
這塊牌照對攜程意味著什么?
?
第三方支付牌照對于攜程有多重要?
?
近年來,國家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監管不斷收緊,支付牌照的獲取實屬不易。而支付需要依托消費場景而存在,旅游中的“吃住行游購娛”都是旅行者的支付場景。
?
攜程主要業務包括機票、酒店、度假等各類旅游產品,本身擁有非常豐富的旅游業務場景。
一方面,能夠優化產品效率、提升客戶體驗,進而增強客戶粘性。
?
攜程金融對獨角金融(微信號:uni-fin)表示:“作為交易環節的‘最后一公里’,支付體驗的提升將直接改善客戶的旅行體驗,因此,我們高度重視支付能力的提升”,“支付牌照的獲取對我們而言,最大的價值在于能夠為旅游場景賦能,進一步提升客戶的支付體驗。”
?
另一方面,支付牌照或許還能起到釋放利潤的作用。
?
有支付行業人士向獨角金融分析:沒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接上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通道,會產生一定的費用。
?
另據《華夏時報》引用易觀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的觀點,“支付牌照對于攜程的意義在于供應鏈整合,攜程可以以支付為入口,整合上游供應商和下游代理商,提升自身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以前攜程只擁有信息流入口,有了支付牌照之后,就掌控了資金流入口,攜程對整體產業的掌控力度也會更大。同時,攜程在B端可以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率。”
?
王蓬博同時指出,對于線上旅游行業來說,由于支付機構較早進入,該行業數字化較高,但也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回款速度慢、對賬難度大、賬期業務不透明性,等等。
?
除此之外,互聯網機構常常因支付問題陷入爭議。
?
2017年,攜程的多用途禮品卡還曾被律師實名舉報。隨后,攜程回應稱,公司發行的攜程禮品卡為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不適用報道中所提及的相關法規。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令2012年第9號《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合規經營,同時受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嚴格監管。
?
“過去攜程和很多平臺性機構一樣,難免陷入‘二清’質疑,今后這一問題可以得到解決。”王蓬博分析稱。
?
除了剛剛入手的支付,目前,攜程金融板塊已拿下多張牌照,包括虛擬銀行、小額貸款、消費金融、融資擔保、保險經紀牌照。
?
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攜程金融表示:“后續會考慮逐步向上下游產業鏈拓展,提供優質的旅游金融服務。”未來,攜程金融將攜手諸多合作伙伴,多領域構建旅行金融生態。
?
攜程金融還表示:“攜程會在原有金融股業務基礎上進行新的創新與融合,支付作為一項基礎工具,真正能夠直接觸達客戶的各類消費場景,支付牌照的獲取作為攜程金融牌照的布局的重要一環,短期內依舊會圍繞集團相關旅行行業進行深耕,暫不會大規模地向外開拓金融業務。”
?
你有過使用攜程網訂票旅行的經歷嗎?支付體驗怎么樣?歡迎評論區分享你的意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