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回血,視頻號為文旅帶來新風向
社交背書下,旅企在視頻號里獲得了更具價值的用戶關系。
文/阿江
編輯/大風
火熱的短視頻賽道,微信視頻號不顯山不露水,卻低調宣布“日活過兩億”。到目前為止,微信視頻號并未全量開放,但是仍然吸引了眾多行業提前押寶,文旅就是其中一個。
“好看中國”是視頻號上近期的一個新流行Tag。在這個話題下,層林盡染的新疆秋色、縹緲的極光、層層疊疊的元陽梯田、洱海的櫻花和風被用戶踴躍上傳。在微信團隊、騰訊文旅產業研究院和行業媒體的推動下,這個國慶,只要你在視頻號發表內容帶上“好看中國”Tag,優質內容就有可能獲得微信視頻號推薦。
在廣州,用戶自由創作、上傳視頻號的視頻加上“好看中國”“好看廣州”Tag更有可能成為廣州市的城市形象宣傳片。剛剛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旅游業,微信視頻號+旅游的聯動,無疑為行業復蘇注入了新的催化劑。
視頻號的創作門檻低,而旅游活動天生適于“拍視頻”、“社交分享”兩個場景,短視頻和文旅場景具備高契合度。在熟人關系鏈傳播下,視頻號對B端拓展私域流量也有著天然的優勢。
9月19日,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跑完15公里,戴著遮陽帽,在湖邊用他個人視頻號記錄了當下的十幾秒。日更個人視頻號只是冰山一角,吳志祥對視頻號的未來十分看好。
今年8月,同程資本舉辦了首屆視頻號創新峰會。吳志祥表示,同程資本在半年時間里通過視頻號、社群吸引了100多個創業團隊,未來同程資本還計劃通過視頻號完成超1億的投資。
在上半年疫情影響下,數以萬計“如履薄冰”的旅游人借助朋友圈分銷賣貨撐過去,他們比以前更加重視,也更關注于微信生態里的每一個動作。
除了微信12億月活量和穩固的社交好友鏈條,視頻號的另一張王牌是微信生態已沉淀下的文旅行業服務能力,從小程序、公眾號到微信支付,視頻號也將成為騰訊C2B能力觸點中的一個,助旅游行業迎來黃金時代。
爆款不一定就是贏家
或許關于短視頻的內容創作、運營已經有成熟產業鏈,但是依據微信獨特的傳播機制和流量結構,微信視頻號仍然孵化出了一些新的玩法。
疫情期間,亭子在廣州、深圳的皮具店經營中斷,她開始嘗試在視頻號上記錄自己的日常。一面是專注的手工工藝者:陽光透過紗窗投下,工作室里樸素而整潔,手工臺上了放滿儀器的工作臺,對LV大牌包、手風琴的改造過程讓她獲得破圈關注。而另一面則是新生媽媽,從帶娃去看海、繪畫,生活氣息滿滿。
在亭子看來,微信視頻號上人與人的信任感更強,這是其它平臺做不到的。“很多客戶僅僅是通過視頻號,觀看我的生活,就直接下訂單在微信上把錢轉給我了。”
通過改造、制作皮具出圈的亭子是第一次做視頻。疫情期間,她在廣州、深圳的門店經營受阻,便轉到線上。現在通過視頻號分擔線下成本,也引流接單,五個月流水就超過了十幾萬。
“信任感強”,是微信視頻號作為一個新的動態窗口、連接平臺的獨特之處。在視頻號的社交背書下,企業、小B與用戶之間能夠擁有更具黏性、可持續性的傳播關系。這對于旅游營銷來說,亦是一種重要的品質。
從2018年以來,短視頻平臺被視作旅游營銷的一個重要陣地。憑借短短十幾秒視頻,重慶洪崖洞、西安永慶坊摔碗酒在抖音上突然爆紅,但這種紅火來得快、去得也快。
況且,對于大多數目的地景區來說,這種爆款是可遇不可期的。突然的走紅短期內加重了景區的運營負擔,有時甚至超過景點最佳容載量,游客往往失意而歸。
在9月27日“好看中國”微信視頻號創造營公益活動上,文旅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業表示,疫情之下,景區以往被流量所掩蓋的單一化經營模式和淺層次服務能力的問題充分暴露,景區如何解決從圈地到圈人,如何走深走細是擺在我們面前最直接的課題。”
旅游景點、運營主體需要一個可持續的、接地氣的對外窗口。
從微信發力“短內容”起,短視頻形式在微信內的位置就越來越重要。在國民應用微信里內嵌的視頻號,人人都可以創作。而且,微信視頻號能夠為普通用戶、旅游小B和旅游企業提供多層次的內容生態服務。
而處在公域流量、私域流量的交叉點,微信視頻號上的流量圈粉可向內,可向外。向內,按照微信內社交推薦和熟人鏈的傳播路徑,視頻號的分發觸達能夠更專注,更有效率。向外,則是超12億的月活量和越來越開放的微信生態。
不設限的視頻號
視頻號火熱初期,曾有個現象被調侃:“一堆自媒體人變身中年大叔,開始在視頻號上侃侃而談。”
雖然是玩笑話,但這的確表現出眾多科技、媒體觀察者對視頻號的重視。但從微信視頻號的傳播鏈條看,哪怕視頻內探討的話題相對小眾、細分,在社交好友、同事、行業人士的推薦機制下,也能夠迅速聚集起同業人員。
在“小袁帶你看保險”視頻號里,一條對南充市朱德故里景區的普通視頻獲得了3832個點贊,213條留言。
“小袁”并不是一個專業的旅游博主,這條視頻的內容也非常簡單,但是仍然能夠引起了眾多關注,評論區下方更出現了“馬鞍”同鄉的認親現場、景區工作人員的聚集現場。
這是微信視頻號區別其它平臺內的視頻傳播特別之處,它“認圈”,能夠快速追蹤到同一個圈層下的用戶。
而對于企業品牌宣傳,這是上乘的機會。加上原本就沉淀下內容的公眾號、小程序,加上視頻號后三位一體、互相聯動,為企業從品牌宣傳到營銷、甚至交易都形成了閉環。
以長隆度假景區為例,“歡樂長隆”公眾號輸出詳細的產品、營銷圖文宣傳,小程序則涵蓋了線上交易和景區地圖導覽的平臺工具屬性,而視頻號則以自由、豐富的視角吸引游客。
長隆景區的視頻號、公眾號和小程序
目前,短視頻的下方可添加公眾號文章鏈接,實現即時跳轉,真正將用戶導入企業,實現留存,而不僅僅是“刷完就走”。
就低頻的旅游消費來說,用戶的精準營銷一直是一個痛點,而微信的好友鏈則減少了傳播走彎路,并且,依賴于沉淀下來的微信好友社交體系,視頻號的好友推薦也往往控制在精準的消費層級內。
行業服務沉淀在先
目前視頻號在微信內的權重越來越高,在流量入口上,僅次于朋友圈。有“微信親兒子”之稱的視頻號不僅可以聯通公眾號、小程序,目前在看一看、搜一搜的結果展示頁,視頻號的內容也都被展示。
旅游本質上是服務屬性,但是又相對低頻,微信生態成為大多數旅游企業連接用戶的最佳選擇。
在疫情期間的非常態下,這種依賴性被放大了。老顧是一家國際郵輪的區域銷售總監,但從2月份“鉆石公主號”等郵輪在海上隔離事件后,郵輪行業受到重創。這家郵輪公司開始集體在朋友圈賣貨。
起初老顧只是嘗試,從生鮮水果、茶葉賣起,沒想到的是,一賣就是六個月,而且越賣越順手,從高檔化妝品到輕奢日用,銷量都不錯。
轉行做起朋友圈微商的不止老顧,機票銷售、地接團、酒店總經理,大多原本手中就掌握著高凈值客戶群,微信生態成為他們運營私域流量的一個必要利器。而現在,視頻號則成為一個動態窗口,能夠直接轉化這些私域流量。
視頻號能夠直接轉發到朋友圈、微信群,成為這些旅游企業、小B們的內容營銷和用戶互動的動態窗口,在微信社交好友的背書下,這種窗口具備長期意義。
另一方面,垂直到旅游行業,微信從去年起就開始提出智慧酒旅的行業解決方案,微信內從公眾號、小程序到微信支付團隊均有案例輸出,在強大的B端服務能力沉淀上,視頻號是其中重要一環。
對企業來說,微信生態產品對旅游服務場景有著極大的變革意義。相比于景區費力開發一個“本地一機游”APP,以“用完即走”理念應運而生的小程序剛好滿足了游客在購票、景區導覽上的低頻需求。
僅微信支付團隊,就從營銷、游園到管理上為景區提供了行業化解決方案,從園區的營銷運營數據到行業平臺能力,均覆蓋智慧經營。
酒店行業亦是同理,微信在“住前、中、后”都為消費者和酒店提供了一個溝通平臺,幫助酒店實現入住前后的效率和體驗優化。譬如去年的萬達酒店,已實現微信小程序上在線選房、自助入住退房、機器人送物等智能化體驗。
微信在服務行業上沉淀下來的生態能力,從公眾號、小程序到微信支付,這三大B端服務端,均是微信視頻號未來可打通的觸點。有這些行業服務沉淀能力在先,視頻號則是一個絕佳的爆發點。
在9月份的騰訊數字生態大會上,微信小程序的產品經理對外表示,圍繞商家獲客以及增收的目標,未來微信小商店有可能會打通微信內各個流量場景,比如視頻號。這一表述,讓視頻號的商業變現潛力成為可能,眾多視頻號運營者開始期待。
就像張小龍曾經對微信生態的構想,微信像森林,能夠讓大小動物、植物找到適合的生長方式。從普通用戶到小B,從旅游景區到旅游企業,甚至旅游局,視頻號都提供了一個溫床以供孵化,而這其中,仍然有足夠大的可能性待激活。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老顧為化名)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