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元、華安證券將“聯姻”,25萬股民忙起名!
華安背后的老板叫國元,“聯姻”眾望所歸?
華安背后的老板叫國元,“聯姻”眾望所歸?
作者 |?徐明輝
編輯 |?吳婷婷
?來源 |?券業觀察
“華安,你就從了國元吧!”有股民在股吧調侃道。
?
近日,國元證券(000728.SZ)控股股東安徽國元金控與華安證券(600909.SH)大股東安徽國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投資、融資、資產管理等方面開展合作。
?
有意思的是,安徽國控集團的董事長恰巧叫“國元”。
?
一時間,國元、華安合并聲起。對此,券業觀察(公號ID:quanyeguancha)致電兩家券商,對方均表示“以公告內容為準”。
?
與之前傳緋聞的券商不同,國元、華安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不過,若真“聯姻”,國元、華安誰娶誰嫁,還真不好說。
?
?
1
“合并緋聞”傳了10多年
作為安徽僅有的2只券商股,國元證券與華安證券的“合并緋聞”就沒有停止過。
?
國元證券比華安證券小10歲,身家均為300多億元,股東背景相似,門當戶對。
?
兩家券商坐標相近,總部均位于安徽合肥蜀山區。從國元證券總部到華安證券,直線距離不到10公里,開車僅需15分鐘左右。知根知底,坐享地利。
?
由于先天優勢,早在2007年10月,國元證券上市之初,兩家券商合并的消息就時有傳出。當時,華安證券還未上市,媒體報道的標題多以“國元收購華安”為主。此后,國元證券每次公開增發股票,亦會伴有“收購華安”的消息傳出。
?
不過,從當時的報道來看,似乎是“郎有情,妾無意”。國元證券鮮少回應合并傳聞,華安證券則多次對外表示,收購可能性不大。
?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
華安證券于2016年12月在上交所上市。上市后,兩者合并的傳聞開始逐漸減少。直到2019年,“打造航母級券商”的概念提出,國元、華安的合并呼聲才又甚囂塵上。
?
盡管每次回復都是“無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但絲毫不影響其股價大漲。就在上個月,市場又一次傳出合并傳聞,國元證券股價此后連續幾個交易日均為上揚趨勢,甚至在9月23日一度漲到13.23元/股,創2018年來新高。
?
此次,國元證券控股股東與華安證券大股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之際,國元證券由于配股,股票正處于停牌階段。華安證券昨日(10月19日)開盤大漲,截至收盤,報8.65元/股。
?
券業觀察(公號ID:quanyeguancha)致電國元證券、華安證券,咨詢合并事宜,對方均表示“以公告內容為主”。
?
主人公尚未正面回應,兩家券商的股吧倒是歡聲一片。股民把名字都取好了,“國安證券”、“國元華安”、“安元證券”......
?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股吧
?
2
如果“聯姻”,誰嫁誰娶?
?
券業觀察注意到,華安證券大股東安徽國控集團的董事長,恰巧叫“國元”。
?
張國元?圖片來源:安徽國控集團官網
?
資料顯示,華安證券前身是成立于1991年的安徽省證券公司,2001年1月,在整合原安徽省證券公司、安徽省證券交易中心證券類資產的基礎上成立。同年(2001年)10月,安徽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和原安徽省信托投資公司發起成立了國元證券。
?
兩家均由安徽國資委實際控制。
?
國元證券比華安證券小10歲,卻比華安證券早9年上市。
?
2007年10月,國元證券借殼“北京化二”在深交所上市。直到2016年12月,華安證券在上交所上市。
?
不過,近年來,華安證券的發展勢頭也并不遜色,穩中有進。
?
據券業觀察不完全統計,2014-2019年,國元證券的凈資產、凈資本在行業中排名相對穩定。但是,營業收入由2014年的第21位掉到2019年的第35位,下降了14個名次;凈利潤下降了12個名次。
?
相比而言,華安證券無論是凈資產、凈資本,還是營業收入、凈利潤,行業排名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其中,營業收入上升了14個名次;凈利潤上升了21個名次。
?
券業觀察制圖?數據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
?
2019年,華安證券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甚至反超國元證券。
?
近兩年來,華安證券積極發債、配股。今年4月,華安證券發行了28億可轉債。僅兩個月后,華安證券再次發布募資公告,擬配股募資不超過40億元。
?
2020年上半年,華安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6.64億元,同比增長15.81%;歸母凈利潤6.39億元,同比增長14.45%。國元證券實現營收21.15億元,同比增長33.44%;歸母凈利潤6.18億元,同比增長42.77%。
?
截至昨日(10月19日)收盤,華安證券的市值(313.22億元)僅比國元證券少40.83億元。
?
3
合并后,能加入頭部券商“朋友圈”嗎?
前不久,國金、國聯合并“泡湯”,27萬股民心碎一地。
?
眼看它“聯姻”傳聞起,眼看它股價漲停了,眼看它合并涼涼了。今年來,券商合并傳聞不絕于耳,但始終未有一件成行的合并案。
?
2019年,安徽省的GDP為3.71萬億元,在全國排到第11位,名義增長率為23.69%,居全國第2。不過,在證券公司這塊,卻沒有一家券商能進入頭部梯隊。如果國元證券與華安證券合并,第一梯隊券商名單中或將多出一位皖籍券商。
?
券業觀察(公號ID:quanyeguancha)按照2019年報數據及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相關數據估算,若兩家券商合并,合并后的凈資產(數據簡單相加)為361.69億元,行業中排第15位,僅次于中金公司、方正證券;凈資本為266.11億元,行業中排第17位;營業收入為50.62億元,行業中排第20位;凈利潤為20.22億元,行業中排第16位。
?
券業觀察制圖?數據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
?
可以看出,一旦合并,多項指標將進入券業TOP20。合并后,其市值也將接近700億元。
?
此外,國元證券和華安證券在業務上也可以優勢互補。
?
2020年半年報顯示,華安證券的證券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貢獻了絕大部分收入,投行業務相對薄弱。國元證券的信用業務和投行業務較華安證券優勢明顯。
?
截至2019年末,國元證券共有140家營業部,其中安徽省內有54家。華安證券共有133家營業部,安徽省內多達68家,華安證券也是安徽省營業部最多的券商。
?
華安證券2019年年報
?
科創板注冊制實施后,截至目前,華安證券擔任保薦機構的IPO項目僅兩家,其中一家的審核狀態為“中止”;國元證券手里有7家IPO項目,其中有兩家的審核狀態為“中止”。此外,券業觀察發現,國元證券在安徽省內的IPO項目優勢要高于華安證券。
??
圖片來源:深交所
?
雖然合并有諸多好處,股民也極力“撮合”,不過,想要修得同船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便“新郎”、“新娘”官宣了,也存在諸多變數。
?
你看好華安、國元合并嗎?對于安徽券商做大做強你怎么看?評論中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