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五行缺啥?
今年的11.11備戰來的比往年還要早,無論是一如既往早早進行籌劃的阿里與京東,還是今年特別注重線上的蘇寧都來勢洶洶
今年的11.11備戰來的比往年還要早,無論是一如既往早早進行籌劃的阿里與京東,還是今年特別注重線上的蘇寧都來勢洶洶,而且根據五一假期和十一假期的反彈程度來看,今年的11.11勢必要比618來的猛烈地多,壓抑已久的出行需求在國慶中秋的雙節中過去,而同樣憋著的消費需求,恐怕要比往年來的更易燃易爆炸。
在這個緊張的備戰期間,除了上述老牌電商巨頭外,社交電商第一股的拼多多也有些動靜,在近日,拼多多上線了“印尼國家館”,拿二十多款印尼標志性的產品作為主推,“百億補貼”為輔導,還是老味道。
?
只不過此舉倒看不出與11.11太有關系的地方,比起其他已經鋒芒初露的電商巨頭們,拼多多的三尺青峰還藏著,所謂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此次11.11購物節勢必是一場大廝殺,對拼多多這個后起之秀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戰。
?
《尚書·洪范》中有言:“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不如在這11.11之前用五行老法子給拼多多算上一卦,看看拼多多這五行“命格”里,多了點啥又缺了點啥?
?
“水曰潤下”
?
所謂水曰潤下,說的是指水有著下行、滋潤的屬性,而這也是拼多多從發家至今最關鍵的一點。拼多多的興起就在于其把握住了下沉市場,在流量紅利逐漸消失之時挖掘到了新的流量洼地。
?
經濟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從移動互聯網爆發到2016年間,線上都是充斥著亟待挖掘的新鮮土壤,這也是各行業展現出線上商業化價值的時候,O2O、打車、外賣等都是源自這個時間點。
?
而到了2016年時,一二線城市的用戶逐漸收割完畢,用戶習慣養成趨于飽和,市場中的獲客成本開始提升,下沉市場成為各行各業競爭的新目標,無論是當時阿里的農村淘寶,還是后來的聚劃算,京東的京喜等等,目標都是收割下沉市場的用戶。
?
而拼多多由下而上的生態讓其立足點就位于下沉市場,也是率先攻占這一新鮮市場的電商平臺,繞開電商巨頭的覆蓋,突圍而出,對于下沉市場的賦能也讓拼多多打造出“上善若水”,無所不在的姿態。
?
所以說水的屬性是拼多多一直以來較為成功的點,但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的原因在于后面的“水利萬物而不爭”,突出的是自在無為,不爭不求的境界,但對拼多多來說,不僅做不到不爭,甚至其存在就對很多領域就是個大威脅。
?
除了直接的電商平臺外,拼多多樹敵還有很多,最直觀的就是二手市場。二手市場中商品的流通就在于商品的剩余價值,用低價格去購買高的剩余價值,是二手商品能夠興盛的本質原因。
?
但拼多多的補貼價格嚴重威脅了這一存在,比如之前力度最大時可以實現一部手機1000左右的價格差距,而這個價格已經不比二手產品高多少了,而只要二者的價格差距縮短,二手產品得性價比就開始縮小,互為替代品的彼此自然會形成競爭。
?
拼多多的滲透、滋潤在無形之中也給自己樹敵頗多,發展需要謹慎。
?
“木曰曲直”
?
所謂木曰曲直,說的是木有著柔和的生長韌性,從細微處就能生根發芽,生長開花。而拼多多能從眾多電商巨頭包圍圈中脫穎而出,獨特的社交電商屬性功不可沒。
?
社交電商去中心化的形式能夠極大地發揮私域流量的價值,產生不同于一般電商的獨特用戶粘性,讓傳統電商中“人、貨、場”的信息流實現重構,消除用戶與產品之間不必要的連接成本,進而降低企業獲客的流量成本,釋放存量價值。
一般來說商品經濟都擺脫不了營銷,無論是各式廣告、宣傳推廣、甚至是減價促銷等都是營銷,這筆開支并不少,而拼多多讓產品信任機制從品牌、口碑等轉化為人脈,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傳播與分發,帶有病毒的特性,無限裂變,正適合新品牌、新平臺的成長。
?
可以說拼多多的發家與木屬性的成長性不謀而合,但拼多多的成長就如同盆景中的盆栽,不是在荒原中肆無忌憚的自在繁殖,而是處處受制于騰訊的社交“花盆”。
?
拼多多能夠如此快速的成長起來,微信的社交矩陣是最大的助力,當然拼多多也給騰訊帶來了一條全新的社交盈利路線,二者的合作時互惠互利的。但未來誰又能保證不會有什么變動,雖然電商領域并非騰訊擅長,也非如今的直系版圖,但未必是騰訊不想拿下的領域。
?
根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從拼多多崛起的2016年到2018年上市期間,每一筆融資都有著騰訊投資的影子,可以說騰訊無論從股權還是微信的社交載體方面,都有可能會對未來的拼多多產生影響。
?
就好比期初騰旭也沒有說就一定要成為直播領域的唯一真神,但斗魚虎牙的結局現在也都看到了,盡管彼此之間你來我往,競爭不斷,最后還不是騰訊一聲令下握手言和,資本圈從來都是以利益為先,受制于人就難保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
“火曰炎上”
?
所謂火曰炎上,說的是火有著上升、發熱的屬性,而對于拼多多而言,“開進五環”、由下沉市場進入一二線城市市場是其一大目標,也是其從2018年上市之后就一直發展的方向。
?
這其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舉措,一是引入高端品牌產品,二是進行新品牌開發的計劃。
?
先是在2018年下半年里,拼多多首次上線了名為品牌館的版塊,阿瑪尼、紀梵希、雀巢、Bose等一些國內外大品牌均在列,之后陸續許許多多的品牌都能在拼多多買到,再也不是雜牌軍的主導市場。
?
而后在2018年年末拼多多提出了“新品牌計劃”,要通過拼多多的平臺能力去反向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發建議、大數據支持和流量傾斜,幫助中小企業以最低成本去培養屬于自己的品牌,形成產品品質的綜合升級。
?
從這些計劃中能夠顯著看到拼多多為了進軍“五環內”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有了不錯的成效,但一味的靠補貼吸引知名品牌和用戶,有些矛盾。
?
做了8年平臺的美團到店業務總裁張川曾經分享過這樣一個商業經驗:“高頻服務靠補貼,低頻服務靠廣告”。知名品牌或者奢侈品很多都是能用很久的高質量產品,屬于低頻服務,單一的依靠補貼也難以養成用戶消費、使用習慣。
?
而且這種扶持也需要大量的資源傾斜。根據2019年拼多多Q2季度財報顯示,其總營收為人民幣72.90億元,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10.033億元,而2020年拼多多Q2季度財報顯示,其總營收為人民幣121.933億元,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8.933億元。
?
粗略來看拼多多逐漸鎖緊虧損,提高營收。但細致的對比來看,營收增加了近50億元的情況下,凈虧損的降低只有1億元左右,可以見得拼多多在高額的營收增加背后,相應的支出也是水漲船高,造血能力出眾,出血能力也不俗,還是未擺脫普通股股東虧損的狀態。
?
對于已經上市的拼多多來說,盈利與否的信息也是要公開的,押注未來的情況下一時的得失還好說,但長期的虧損總歸是留有風險。
?
“土爰稼穡”
?
所謂土爰稼穡,說的是土具有種植與收獲的特性,是厚德載物的根源所在。而對于電商而言,最基礎的根基莫過于供應鏈與口碑,這二者是電商企業想要起高樓的地基所在。
?
經濟學中有一個專門形容供應鏈的“牛鞭效應”,指的是信息流從最終客戶端向原始供應商端傳遞時,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級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圖形上很像一個甩起的牛鞭。
?
也因此一個成熟的電商平臺總會是有著出色的供應鏈體系,以確保不會在兩端產生牛鞭效應一般的信息差距,形成一個較為穩定的局面。
?
而拼多多在供應鏈上做的出色的一點就是找打了穩定供應鏈體系下,許多中小商家和新興商家難以逆襲的現狀,為這些小商家提供了全新的平臺選擇,籠絡了一批長尾的供應商家,進行原始的供應鏈上源積累。
?
其次是在用戶端上,打破了傳統搜索類電商購物的模式,由搜改刷,從需求導向的電商活動變為信息的篩選轉化,培養起用戶的社交電商思維,以此連接供給端和用戶端,形成獨特的社交電商供應鏈體系。
?
但這種供應鏈也使得拼多多在口碑上艱難前行,最初的野蠻生長使得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拼多多三個字的品牌力度總是與廉價、低至掛鉤,雖然如今在品牌商品的力度上大有緩和,但還是難以根除用戶對其低價的先入為主印象。
?
就好比淘寶難以根除假貨的形象才有了后來的天貓,走擦邊球發家陌陌到現在也難以去“約”化,一個品牌的固有印象很難改變,拼多多如今也在努力想要將“低價”這種單一形象變為“便宜”這種對比形象,但即使在百億補貼下,也沒能完全成功。
?
“金曰從革”
?
所謂金曰從革,說的是金既有剛硬的一面,也有隨人意更改外形的柔和之性。而拼多多自從掀起“百億補貼”之后,一直就以極度剛強的姿態去打價格戰,它自己也知道想要改變自己的固有口碑、印象,小打小鬧肯定不行,必須下狠手,用重藥。
?
這也是為什么百億補貼之后,盡管一部分用戶還是戰戰兢兢的怕拼多多賣的到底是不是正品,但這個價格卻又實實在在的感到“真香”,驗證了是正品之后,更容易通過社交傳播改善拼多多的口碑。
?
但是拼多多太過于剛烈,沒有具備一定的柔和性,比如之前飛天茅臺補貼價格近900,茅臺放表示自己并未合作,拼多多卻支持驗貨,假一賠十,同樣的還有最近的特斯拉案例,這些都能看出來拼多多確是買的是真品,但并未與品牌方有舒暢的合作。
?
這樣一者可能會與品牌商產生矛盾,二來也能知道拼多多的價格補貼確實是實打實的價格戰,也不是互聯網商業領域的“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買單”的變相支付手段。
?
但畢竟從價格的本質來說,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即使是在這一說法中,也只是將價格付出者和受益者替換罷了,補貼實際上是對價格體系與供需平衡的干預和破壞。而且補貼往往難以帶來需求增量,只是將原本要去淘寶、京東、蘇寧購買產品的用戶轉移到了自己的平臺,整體市場增量提升不明顯。
?
這樣很容易在已經成熟的市場再度掀起野蠻生長時期的價格戰,就比如如今像蘇寧這樣很多電商平臺也都掀起了價格補貼戰,這對于用戶而言有短暫的利益,對企業而言,在電商這樣一個成熟的市場體系大搞價格戰,不利于企業自身的穩步發展,陷入惡性循環。
?
其實綜合性的來看,拼多多的成功背后有很多的獨創的優勢與特色,也有著屬于自己的底蘊與目標所在。但拼多多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有濃濃的矛盾性,每一方面都有建樹但每一部分又都有風險,陰陽難調和,矛盾未統一,拼多多想要在這薄冰上滑得更遠,還需澤風大過,小心謹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