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攬20多億,超越中信,力壓“地主”,國信才是浙江資本市場“最愛”?
在自己地盤被外人搶走百億生意是種什么體驗?
在自己地盤被外人搶走百億生意是種什么體驗?
作者 |?吳婷婷
來源 |?券業觀察
金融從業者薪資高,投行“民工”尤甚。券業觀察曾在《年薪200萬投行MD被群嘲,投行收入究竟有多高?》一文中和大家聊過這個話題。
對于券商來說,投行業務和市場更是兵家必爭之地。畢竟,投行項目的收入相當可觀。
而說到投行業務資源,浙江省絕對配擁有姓名。目前,浙江省內A股上市公司已突破500家,還有螞蟻科技、吉利汽車等備受關注的擬上市公司。其中,400多家(不包括2003年以前上市的70多家企業)上市公司合計貢獻超150億的首發承銷及保薦費用。
遺憾的是,背靠如此豐富的資源,兩家浙江本土券商卻未能物盡其用,甚至在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反而讓幾位“外人”賺得盆滿缽滿。更讓券業觀察沒想到的是,拿到浙江IPO項目數量“頭籌”的非中信系、中金等王牌投行,而是這家粵籍券商。
1
浙江A股企業突破500家,貢獻數百億中介費
投行業務有多賺錢?
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133家券商實現證券承銷和保薦業務凈收入377.44億元、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105.21億元,合計482.65億元。“家均”3.6億元,這個數據比不少中小券商全年凈利潤都高。
在今年7月份的中芯國際(688981.SH)A股上市項目中,有6家券商為其“保駕護航”,券業觀察粗略估算,6家券商合計收獲約9億元中介費。
截至目前,A股共有逾4000家上市公司。其中,浙江省有500家,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廣東省)。在浙江省內,杭州、寧波、紹興分別以158、92、61家上市公司數量位居前三。
(來源:《浙江日報》)
而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浙江省內的A股上市公司貢獻了超150億的首發承銷及保薦費用。(未查到2003年以前70多家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150億為其余400多家的費用總和。)
如此豐富的IPO項目資源,厚了誰的錢包?
2
國信證券狂攬20多億,力壓中信?
券業觀察篩選出近十幾年,券商投行業務相關數據長期排在行業前15位的15家券商,并對這15家券商以及浙商證券、財通證券兩家浙江本土券商,在浙江省內的IPO業務開展情況做了統計。
總體來看,上述17家券商共保薦了308.5家A股公司,占到全省A股公司的61.7%。而這308.5家公司的總市值約為全省A股公司總市值的70%多。
二八效應明顯,頭部券商和王牌投行競爭力較強。全行業共有逾百家券商,17家瓜分了浙江過半IPO項目市場份額。
(17家券商在浙江省內參與保薦A股公司的數量等情況統計,多家券商聯合保薦的IPO項目按0.5個計算;相關動態數據,如市值等,為截至10月21日收盤數據。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讓券業觀察沒想到的是,拿到浙江IPO保薦項目數量“頭籌”的并非中信系、中金等王牌投行,而是這家粵籍券商——國信證券。
浙江500家A股公司中,國信證券參與保薦的數量為56.5家,保薦數量位居第一。而這56.5個項目合計支付的承銷保薦費用逾20億元(聯合承銷保薦部分未剔除)。事實上,國信證券的投行業務一度風靡行業,被稱為“保薦王”,但因為幾次風控事件導致其跌落“神壇”。
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保薦企業數量依次排2、3、4名,保薦數量分別為56.5、33.5、31.5、25家。
遺憾的是,背靠如此豐富的資源,兩家浙江本土券商卻未能物盡其用,甚至在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浙商證券和財通證券的保薦家數分別為9.5家、6.5家,財通證券保薦的6.5家企中僅有2家主板上市公司。
3
浙商、財通如何追趕與反超?
其實,浙江省除了財通和浙商兩大券商,還有一家名叫金通證券。不過,金通證券后來被中信證券收購,經過一系列整合,由一家綜合性券商變成了經紀類證券公司。
而財通證券和浙商證券兩家背景、實力相差并不算大。
財通證券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5月的浙江財政證券公司,2017年10月24日,財通證券登陸A股市場,控股股東為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浙商證券成立于2002年,同樣于2017年上市,但比財通證券還早幾個月,控股股東為浙江上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不過財通證券致力于“做深做透浙江市場”,而浙商證券更傾向于“走出去”——“立足浙江,深耕長三角,拓展長江沿線,擇機環渤海和珠三角”。
截至2019年底,財通證券的總資產為649.92億元,營收、凈利潤分別為49.52億元、18.76億元;浙商證券的總資產為674.04億元,營收、凈利潤分別為56.59億元、9.68億元。
然而,背靠浙江如此豐富的上市公司資源,兩家券商的投行業務卻并不亮眼。2019年報顯示,財通證券投行業務的營收為3.78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為7.6%;浙商證券投行業務實現營收3.13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為5.5%。
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財通證券共有3321位從業人員,保代僅35人;浙商證券有3314名從業者,保代57人。
當然,二者并非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資源優勢。
2018年前后,浙江省實施推進了企業上市和并購重組的“鳳凰行動”計劃。預計到2020年,浙江力爭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700家、重點擬上市企業300家,同時60%以上上市公司開展并購重組,年均并購重組金額達到800億元以上。
財通證券應聲制定了“涅槃行動”——三年40家IPO、50家掛牌新三板,有媒體報道稱,其還建立了超過300人的投行團隊;而浙商證券聯合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浙商創投、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等多家單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擬設立“鳳凰行動計劃專項基金”。
“鳳凰行動”即將迎來收官之年,財通和浙商借到多少力?答案或會在不久后揭曉。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