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牛股或遭詐騙!報案前夕,一邊高管減持,一邊定向增發
一名老賴,通過偽造的軍工訂單,騙取上市公司數千萬元。
來源:深藍財經(ID:shenlancaijing)
一名老賴,通過偽造的軍工訂單,騙取上市公司數千萬元。
這一奇葩案件發生在軍工概念股華伍股份(300095),12月29日晚,創業板上市公司華伍股份公告稱,因遭遇合同詐騙,存在3724.4萬元貨款無法收回的風險。
12月30日,華伍股份股價下跌5.37%。
一份偽造的軍工訂單,上市公司或損失數千萬元
公告顯示,2018年,華伍股份與江蘇藍衛光學眼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衛公司)開展業務合作。
藍衛公司稱其與某軍工企業簽訂了軍用護目鏡軍工訂單項目,并向華伍股份出示了合同等資料,由于藍衛公司資金緊張無力采購原材料,提出由華伍股份代為采購,等軍工訂單交付及回購后,再向華伍股份支付原材料費用及合理的利潤。
2018年6月、7月,華伍股份與藍衛公司分別簽署了金額為4141萬元和1583.4萬元的原材料銷售合同。之后,華伍股份與藍衛公司指定的供應商分別簽署了金額為3480萬元和1315.44萬元的采購合同,并合計支付了4795.44萬元至供應商銀行賬戶。
截至2020 年初,藍衛公司仍欠華伍股份3724.4萬元。華伍股份多次催收貨款,藍衛公司卻一直推諉,引起華伍股份懷疑。
一番調查之后,華伍股份發現,藍衛公司很可能涉嫌合同詐騙!藍衛公司向華伍股份提供的中標通知書,以及與某軍工企業的采購訂單等材料涉嫌偽造,
華伍股份于2020年12月向江西省豐城公安局報案,江西省豐城公安局也已立案,目前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華伍股份表示,該事件剩余貨款3724.4萬元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具體金額還需進一步確認。
合同簽訂時,合作方已成老賴
華伍股份在2018年半年報中披露過這一筆交易,2018年的半年報的母公司財務報表中,華伍股份列出了藍衛公司的應收賬款,但此后的財報中未再提及。
? ? ? ?△華伍股份2018年半年報
查詢后得知,藍衛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吳廣旭實際控制。除了藍衛公司,吳廣旭名下還有另外兩家光學眼鏡公司。
? ? ? ?? ? ?
? ? ? ?? ? ?
從2017年開始,吳廣旭就陷入了債務泥潭。2018年3月,由于向中信銀行鎮江分行借款未還,且“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吳廣旭已被列為老賴。2018年4月,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法院向吳廣旭下發了限制消費令。
? ? ? ?? ? ?
根據公告,華伍股份與藍衛公司簽訂合同的時間是2018年6月、7月,也就是說簽訂合同時,吳廣旭已經是一名限高人員了。
截至目前,吳廣旭的未履行標的金額為4236萬元,占執行標的總金額的80%。
? ? ? ?? ? ?
報案時未發公告,報案前高管減持
投資者無法得知華伍股份從何時開始調查藍衛公司,調查又持續了多長時間。公告顯示,華伍股份于12月報案,近日收到《立案告知書》。公司在發現合作方材料造假并報案時,并未發布公告,直到立案,公告才姍姍而來。
但在報案前,11月30日,華伍股份公告稱,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曾志勇先生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4250股。
事實上,一直少有高管減持的華伍股份,從2020年1月開始,迎來了公司高管的密集減持。除了11月30日發布的減持計劃,公司2020年1月至12月7日:
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陳鳳菊減持19.5萬股; 董事、總經理曹明生減持14.62萬股; 董事、副總經理聶璐璐減持1020萬股; 董事、副總經理曾志勇減持8.7萬股; 副總經理蔡奎減持5.78萬股; 副總經理張璟減持23.4萬股; 副總經理賴琛減持11.7萬股; 常務副總經理謝徐洲減持42萬股。
有趣的是,同樣在11月30日,華伍股份還披露了定增預案,擬向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6億元進行擴產,以解決產能不足瓶頸。
涉案金額占去年凈利近5成,占今年前三季凈利近3成
華伍股份主要從事工業制動器及其控制系統的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2010年7月登陸創業板。
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10.74億元,同比增長16.04%,凈利潤扭虧為盈,達到0.78億元。
2020年前三季度,華伍股份實現營收9.34億元,同比增長34.91%,凈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147.72%。
盡管華伍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該事件對公司業務的正常運營不會造成重大影響。但3724.4萬元對華伍股份來說并不是一個小數字,占去年凈利潤的一近半,占其前三季度凈利潤的3成。
除了業績向好,華伍股份身披新基建、新能源汽車、光伏、軍工等一系列熱點概念,股價從今年2月低點4.67元,上漲至9月高點17.59元,漲幅高達277%。
遭遇合同詐騙的公告發布后,12月30日,公司股價大跌5.37%。
與及時減持的高管們相比,投資者們或又將面臨一個難眠的夜晚。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