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車合作對象待揭:云度汽車否認,但表示歡迎
要是未來能有合作機會,我們肯定歡迎。
來源:財聯社
作者:曾樂
4月1日,對于此前被曝出正與小米合作造車的傳聞,云度汽車方面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前期雙方有過接觸,但大家只是交流一些關于行業的看法。合作的話,完全沒有這回事。當然,要是未來能有合作機會,我們肯定歡迎,小米在智能互聯、社群運營方面很強。”
同時,《科創板日報》記者向小米方面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此前,3月30日,小米集團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宣布小米智能汽車業務正式立項。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已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將為此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雷軍將兼任該業務首席執行官。資金方面,小米計劃首期投入100億元,未來十年投資100億美元。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小米集團現金余額達1080億元。
如今,汽車行業產品競爭愈發激烈,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不斷聯手車企開始造車計劃。而關于小米造車的合作對象,業內目前也存在不同說法。此前,有業內人士透露,小米與云度進行合作造車。
圖〡云度汽車融資歷程;來源:天眼查
天眼查顯示,云度汽車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由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截至目前,云度汽車已獲兩輪融資。
《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在A股市場中,*ST海源也參股了云度新能源。去年11月,*ST海源在回答投資者問時表示,公司持有云度新能源公司11%的股份。
另外,*ST海源參股云度新能源,并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許可證,成為第10家獲得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第2家獲得工信部審查通過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
圖〡“小米造車概念股”梳理(截至2021年4月1日);來源:舞陽量化
關于云度汽車的經營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上險數為639臺 2020年為1679臺,今年1月和2月分別為82臺和 86臺。
“偏向性價比比較高的產品;雷軍資源多,人脈廣,有創業經歷,但造車不是造手機,涉及到非常復雜的工序;硬件和軟件如何結合;考驗雷軍的產業鏈整合能力”,有業內人士如此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如實認為。
今年以來,科技公司牽手傳統車企,正掀起新一輪造車攻勢。
如:海爾與上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百度與吉利合作成立集度汽車;華為聯手長安汽車、寧德時代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上汽聯合浦東新區、阿里推出智己汽車;富士康與拜騰汽車簽署制造協議;蘋果被傳計劃與現代汽車合作造車。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對于這些科技公司而言,現在入手是個好機會。當下,行業格局不穩定、智能輔助技術也在不斷試錯,因此需要提早進入。”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