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凈利66億,國信證券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占半壁江山,女掌門董事任職獲通過,未來重擔在肩
國信證券正式披露2020年財報。
來源:財聯社
作者:覃澤俊
4月1日晚間,國信證券正式披露2020年財報。
2020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7.84億元,同比上升33.29%;實現歸母凈利潤66.16億元,同比上升34.73%。ROE為10.61%,同比上升1.15個百分點。
雖然營收和凈利潤均有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但2020年券商頭部集中效應更顯,國信證券這兩項關鍵指標均無緣行業前十。
從收入來看,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收入99.99億元,同比增長48.03%;投行業務收入19.79億元,同比增長25.49%;投資與交易業務收入39.09億元,同比下降0.86%;資產管理業務收入3.96億元,同比增長19.59%,其他業務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68.19%。
國信證券表示,公司其他業務收入增長主要是大宗商品銷售收入增加。2020年,國信期貨業務成交量7621.44萬手,成交額81048.76億元,同比增長69.85%和53.10%;實現凈利潤2.84億元,同比增長88%,行業排名第七,業務發展再創新高。
公布年報的同時,國信證券同時披露了另一則同樣引人關注的公告。國信證券董事會決議通過張納沙成為董事,但仍需通過股東大會審議。這意味著國信證券即將迎來女掌門時代。
財富管理收入占比53%
報告期內,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9.99億元,同比上升48.03%。國信證券表示,因公司內部組織結構、管理要求變化相應調整了分部報告的統計口徑,主要是將原資本中介業務分部并入經紀及財富管理分部。
值得關注的是,國信證券的金融產品代銷收入為7.08億元,同比增加233.58%,金融產品銷售凈收入市場份額為5.27%,排名行業第三。但與國信證券“代買”的體量相比,占比僅有7.08%。
國信證券表示,2020年,公司始終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專業化、差異化、高品質的綜合服務體系帶動有效新增和存量客戶的深度開發,全力加速向財富管理轉型。
國信證券在財富管理轉型的主要舉措包括線上線下渠道齊發力,聚焦新增逐量提質;縱深推進專業投顧服務,金融科技賦能專業投研,“鑫投顧”服務已逐步升級為集專業投研與智能科技于一體的財富管理平臺。
報告期內,公司代理買賣手續費凈收入市場份額為5.03%(不含席位租賃),排名行業第三,截至2020年末,公司經紀業務客戶數量達1,069萬,較上年增長26%,托管資產超過2.16萬億元,較上年增長58%。
機構業務方面,公司與頭部機構客戶的合作日益加強,公私募產品銷售數量與金額均大幅增長;實現交易單元席位傭金收入4.07億元,同比增長73.72%。
受益定增補充資本,截至2020年末,國信證券融資融券業務余額為517.2億元,同比上升38%。另外,公司自有資金出資的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余額為125.9億元,同比下降45%。
國信證券稱,受市場競爭日漸激烈,托管費率不斷降低等影響,公司資產托管及基金服務業務收入較去年有所下降,但標準產品業務規模顯著增長。報告期內,公司資產托管及基金服務業務規模5,813.70億,同比增長33.67%,其中標準產品托管及基金服務業務規模5,252.54億,同比增長74%。
保薦業務收入大增超2倍
公司投資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9.79億元,同比上升25.49%。
年內完成11家創業板IPO項目過會,5家創業板IPO項目上市;5家科創板IPO項目過會,3家科創板IPO項目上市。公司債券主承銷金額2,027.75億元,同比增長96.40%。
國信香港以聯席全球協調人或聯席賬簿管理人的角色完成了11個上市項目及22個境外債券發行項目,相關業務市場排名大幅提升。
自2020年5月鄧舸作為國信證券總裁加盟后,業內曾對國信證券投行業務再現輝煌寄予厚望。從具體業績來看確實如此,國信證券承銷業務收入16.37億元,同比增長30.2%,證券保薦業務收入2.14億元,同比大增220.95%。
IPO業務發力的同時,罰單也接踵而至。2020年12月,根據深交所開出的監管函,由國信證券保代王水兵、楊濤保薦的日發紡機出現了“披露股東占用擬上市公司資金情況前后不一致”的信披違規情形。深交所根據相關規定決定對國信證券兩位保薦人采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2021年3月5日,上交所對瑞華泰及保薦機構國信證券的保代郭振國、王攀進行監管警示。上交所認為,發行人未根據相關規定說明高分子材料項目的基本情況披露該項目簽署的框架協議情況,也沒有就該項目整體推進的不確定性進行風險揭示。
自營收入微降,資管收入提升2成
報告期內,公司投資與交易業務共實現營業收入39.09億元,同比下降0.86%。
權益投資上,公司實施以資產配置和多策略組合為支柱的投資模式,堅持以風險控制體系為底線,通過紅利投資策略、定增投資策略、價值成長投資策略、公私募基金組合投資策略、衍生品套利策略等多種投資策略有效分散了投資風險。
私募投資上,2020年度,國信弘盛實現營業收入4.08億元,凈利潤2.37億元,與2019年基本持平。另類子公司國信資本共完成投資項目16個,投資金額7.09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85億元,凈利潤2.00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收入3.96億元,同比上升19.59%。
國信證券在年報中透露,公司以主動管理為核心,有序推進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主動管理規模實現穩定增長。一是全力推動產品驅動戰略,重點突破權益類、混合類產品,投資策略更加多樣;二是持續強化機構客戶服務能力,業務種類更加齊全;三是積極發揮對接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作用,全力服務實體經濟,客戶類型更加豐富。
此外,國信證券持股50%的鵬華基金業績也一并出爐。2020年,鵬華基金緊抓市場機遇,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投資業績名列市場前茅。業績力、渠道力、品牌力共振,爆款基金迭出。截至報告期末,鵬華基金資產管理規模7,941億元(不含子公司),穩居行業第一梯隊。其中,非貨幣類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3,332億,同比增長1,553億,增幅87%,位列行業第十。
八大舉措推進2021年發展
在2021年經營計劃中,國信證券提出,堅持圍繞“融入大局,因時而變,協同提效,務實篤行”的經營思路,重點開展八方面工作:
一是順應高質量發展大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具體來看,國信證券將打造包括股權投資、上市、再融資、發債、并購重組、場外市場等在內的綜合服務體系;同時積極發揮地方金融國企的功能,并進一步推動跨境業務發展。
二是持續強化資本支撐,提升資金運用能力。公司將繼續把增強資本實力作為重要的工作任務,采用多種方式實現資本規模的進一步擴張。同時提升資本使用效率和配置能力。
三是穩固優勢業務陣地,筑牢“基本盤”。公司將努力鞏固經紀和財富管理、投行、自營投資和資本中介等優勢業務陣地,在確保穩定利潤貢獻的同時,持續提升業務發展質量。
四是搶抓市場改革契機,提升創新引領能力。公司將促進多元業務轉型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支撐。
五是加強部門協同配合,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公司將理順跨部門合作和考核機制,努力激發部門協同合作的意愿和動力;引導業務部門加強協同,挖掘業務線內部及跨業務線、跨境協同效應;推進職能部門更好對接一線需求,在合規基礎上構建業務信息平臺,以技術促協同。
六是全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提升科技驅動能力。公司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工具,推動金融科技實現從后臺支持向業務驅動乃至整體賦能的轉變。
七是堅守合規風控底線,提升穩健運行能力。公司將統籌好業務發展和合規風控的關系,扎實提升內控整體工作。
八是不斷完善人才工作,提升持續發展能力。公司將優化人才選撥培養和薪酬激勵等機制,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推動人才機制煥發出更大活力。
女掌門接任如箭在弦
同日,國信證券發布的一則董事會決議公告稱,根據《證券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證券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監管辦法》《公司章程》的規定和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提名,同意張納沙女士為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并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其任期從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公司第四屆董事會履職期限屆滿之日止。
今年2月10日,國信證券公告稱,接到組織部門通知,張納沙女士擬作為公司董事、董事長推薦人選。財聯社此前報道,張納沙已到公司擔任黨委書記一職。
張納沙,出生于1969年12月,本科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技術經濟專業,碩士學歷。曾任深圳市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深圳市龍華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區長等職務。2021年2月加入國信證券。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