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把大火,10萬股民差點哭了
今天鋰電池板塊一路高歌,但周末的一把大火,把國軒高科今天的股價漲勢燃燒殆盡。
來源:財通社
上周五,國軒高科旗下儲能電站起火爆炸。今日,國軒高科逆勢低開近9%,隨后,該股跌幅縮窄,截至收盤跌近1%,報34.4元,最新總市值438億元。
根據公司4月16日披露的2020年度業績快報,2020年,國軒高科凈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192%,看上去很客觀。但是,國軒高科此前公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4.07億元,主要系政府補助及購買理財產品收益等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的儲能電站建設有25MWh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相對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也不夠安全了嗎?此次儲能電站火災,又將如何影響儲能行業的發展呢?
儲能電站突發大火,國軒高科參股
據北京消防通報,2021年4月16日12時17分,北京市119指揮中心接報豐臺區南四環永外大紅門西馬廠甲14號院內儲能電站起火的警情,調派15個消防站47輛消防車235名指戰員到場處置。
處理過程中,電站北區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發爆炸,導致2名消防員犧牲,1名消防員受傷,電站內一名員工失聯。
通報稱,經初步調查了解,起火現場為北京國軒福威斯光儲充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國軒福威斯”)儲能電站。事發前,該電站正在進行施工調試。
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國軒福威斯成立于2018年8月16日。該企業為北京福威斯油氣技術有限公司(持股75%、簡稱:北京福威斯)、合肥軒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5%)的合資公司。
而北京福威斯的第一大股東正是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持股40%);合肥軒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則是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簡稱:國軒高科)的全資子公司。
此外,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國軒福威斯的法定代表人為劉博。同時,他也是北京福威斯的董事長,經理。
劉博曾在公開演講中提到,2017年與國軒高科進行了儲能戰略合作;2018年9月進行了大型直流光儲充電站技術示范(6個),獲得國家電投3600萬元的項目融資。
此次涉事的儲能電站位于集美家居大紅門商場。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大紅門集美家居廣場直流光儲充一體化項目,于2019年3月投入運營,包括25MWh的國軒高科磷酸鐵鋰電池儲能,一期1.4MWh的屋頂光伏,和94個車位的單槍150KW大功率直流快速充電樁。
據悉,該項目當時在全球范圍內創造了四個應用技術第一:用戶側最大規模儲能電站、城市中心最大規模充電站、第一個直流光儲充一體化項目、第一個區域直流增量配網項目。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項目由福威斯自主創新并投資建設。
國軒高科股民驚出一身冷汗
傳出旗下儲能電站發生火災爆炸的消息后,國軒高科的股民嚇出了一身冷汗。
4月17日晚,國軒高科緊急聲明稱,未參與福威斯光儲充公司運營管理,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相關責任尚在調查認定過程中,公司已派人協助福威斯光儲充公司,配合有關單位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工作。公司對此次事故產生的社會影響深表歉意。
4月19日一開盤,國軒高科就低開近9%!隨后,該股跌幅縮窄,截至收盤跌0.93%,報34.22元,成交額近18億元,最新總市值438億元。
國軒高科的股價無疑是受了這場火災的影響,因為今天大盤紅彤彤一片,同花順鋰電池板塊指數高漲2.8%,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多股漲停,寧德時代、杉杉股份、川能動力等大漲8%以上。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9日,國軒高科有9.72萬投資者。
疑似磷酸鐵鋰電池起火
據通報,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業內人士推測,電池熱失控可能是此次儲能電站起火爆炸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的儲能電站建設有25MWh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據悉,鋰電池儲最突出的問題是存在熱失控的風險,即溫度過高會導致電池內部發生劇烈化學反應,進而產生爆炸。
但通常來看,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相對更高。因此,特斯拉此前也曾傳出將磷酸鐵鋰電池納入其產品陣容的消息。但從豐臺儲能電站事故來看,這一一向被視為安全性較好的技術路線依然會存在熱失控的現象,處置不當就可能產生安全問題。
公開信息顯示,國軒高科為磷酸鐵鋰電池行業巨頭,2019年磷酸鐵鋰裝機2.9Gwh,國內第二,鐵鋰市占率不斷提升。國軒高科2020半年報顯示,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方面,目前公司電芯單體能量密度已突破200Wh/kg,系統能量密度已達到160Wh/kg。
正是由于其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方面的優勢,受益于新能源概念的火熱,國軒高科累計漲了近200%,股價從年初的15元左右翻倍增長至年末的39元。
此外,國軒高科還被大眾看好。
去年5月28日晚間,國軒高科發布公告,宣布大眾巨資進入國軒高科。
今年的4月6日,國軒高科發布公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對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2020 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會議審核結果,國軒高科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獲得通過。
這也就意味著,“大眾國軒高科”已經進入倒計時。
不過,國軒高科2020年的業績還有待商榷。
根據公司4月16日披露的2020年度業績快報,2020年,國軒高科實現營業收入67.24億元,同比增長35.6%;凈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192%。
看上去,非常不錯。
然而,在國軒高科1月30日發布的2020年業績預告中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虧損2.77 億元—2.37 億元。
對此,國軒高科的解釋是: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 40,700 萬元,主要系政府補助及購買理財產品收益等所致。
對產業影響幾何?
目前,在碳中和背景下,業界普遍認為儲能行業迎來發展拐點。IEA預測,全球光伏和風能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將從目前的7%提升至2040年的24%。
開源證券認為,電力消費結構的改變使得儲能的必要性越來越強。可再生能源(光伏、風電)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波動性,其發電占比的提升勢必影響電力系統的問題。因此,無論是電網側還是用戶側,配備儲能可以確保電網的穩定性。因此認為未來1-3年可以看作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即將高速增長的拐點之年。
盡管目前事故原因尚未明確,但在北京當地發生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儲能行業的發展也或將蒙上一層陰影。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常務副理事長俞振華在《《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1》》中指出,目前,占據絕大多數的新建風光發電側項目屬于強配儲能,缺乏模式和價格傳導機制;缺乏體現儲能成本疏導機制的強配儲能必然引發低價的無序競爭,而安全問題并沒有根本性的解決方案出現。
在安全方面,韓國、美國近年來曾發生多起儲能電站著火事故,造成嚴重損失。其中,韓國在過去3年內發生近30起儲能電站火災事件,導致全行業長時間停滯整頓。
至于此次事故對儲能產業的影響,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業內人士表示,肯定會有影響,影響程度還不好評估,但儲能產業總體往前發展的趨勢不會因此而停滯。
從長遠來看,本次事故也將推動儲能技術標準的更快制定。
不過當前,券商機構對儲能行業看法不一。
川財證券對儲能行業持謹慎態度。他們認為,國內發電側儲能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因此高質量的中高端儲能電池供應商因價格缺乏競爭力,其發展一定程度受到抑制。
而據光大證券預測,到2030年國內儲能投資市場空間為1.3萬億人民幣,到2060年為5萬億元人民幣。若從2020年其至2060年,累計市場空間將達到122萬億人民幣。這背后的邏輯是對儲能行業投資市場空間的看好。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