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屢現食品安全問題背后:半年內三次道歉,生鮮
2018年以來,永輝超市就成為了各地監管部門的“黑榜”常客,公司的股價也如過山車般起伏明顯。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永輝超市股價自2012年11月至2018年3月漲幅超270%,但自2018年3月至今跌幅超40%。4月16日收盤,永輝超市報收6.39元,已跌破三年來的最低點。
雷達財經 文|張凱旌 編|深海
4月15日,針對近期公司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永輝超市發布致歉公告,稱將對此事件自查自糾,深刻反省。
一周前,人民網曾撰文報道了2021年一季度永輝超市在福州、莆田、龍巖等多地多家門店共有1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的消息。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永輝超市還因食品抽檢不合格登上了河南、安徽省市監局的“黑榜”。
然而面對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的現狀,4月12日永輝超市董秘張經儀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稱,“近30萬次的檢測中,出現15批次的不合格,你說多不多?”隨即,該回應沖上微博熱搜,“為什么可以如此理直氣壯?”有網友評論道。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2018年以來,永輝超市就成為了各地監管部門的“黑榜”常客,公司的股價也如過山車般起伏明顯。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永輝超市股價自2012年11月至2018年3月漲幅超270%,但自2018年3月至今跌幅超40%。4月16日收盤,永輝超市報收6.39元,已跌破三年來的最低點。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雷達財經表示,永輝超市多次出現食安問題說明其在整個質量、內控體系上存在一定紕漏,如若永輝對此不重視,沒有將人民食品安全放在首位,那么未來定會使得自身整體發展受限。
永輝超市道歉,此前理直氣壯回應引發爭議
近兩年來,永輝超市屢次牽涉食品抽檢不合格案例。僅2021年4月,永輝超市就已經三次上黑榜,而此次公司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與其董秘在接受采訪時的回應有關。
據媒體報道,4月12日,永輝超市董秘回應“1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事件時曾稱:“永輝超市每天自測量達3000多批次,一個季度90天、基本近30萬次的檢測中,出現15批次的不合格,你說多不多?當然我們自己也有問題,自測的3000多批不可能把所有的商品都檢測到。”
對此有網友直言,“如果是新冠病毒陽性,出現一個批次就夠了”、“是不是還得給你們發個獎?”,還有網友表示,這屬于偷換概念,“抽檢就有15批次不合格,實際有多少呢?”
新華社也發表文章指出,“刻意避開消費者真正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不談,有意模糊概念,用一堆數字來回應關切,用輕飄飄的態度對待食品安全這樣的大事,永輝超市如此敷衍、辯解讓人不滿,也令人心驚。永輝超市想要‘永輝’,請首先保護好消費者的身心健康,面對不合格的產品,不論比例有多少,都要自檢漏洞。”
4月16日,永輝超市發布致歉公告,稱公司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調查小組。
雷達財經注意到,永輝超市在致歉公告中還提及,“公司將對超市食品安全制度及流程進行全方位核查,對采購進貨執行查驗供貨商的合法資質證明及索證索票資料;加強上游供應鏈管理,對商品尤其是生鮮產品進行全面抽檢,提高部門責任意識。”
這次道歉相較上次回應,姿態明顯放低了許多,但仍有消費者不買賬。“一年道歉幾百次就不能改一次。”微博新浪財經報道的評論區中,有網友稱。
對此,朱丹蓬向雷達財經表示,“自測量高并不能作為食品安全事故的托詞,永輝作為一個知名的連鎖企業,在銷售產品時面對的是大眾消費者,因而在自身產品安全把控方面更應該予以重視,并不能因為量大就漠視存在的問題。”
供應商存瑕疵,永輝長期盤踞“黑榜”
此次引發輿論風波的報道顯示,在福建省市監局2021年第2期至第9期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中,永輝超市的多家門店均榜上有名,累計共有1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這15批次不合格食品中,草鱺、冰魷魚、正蟹等水產品抽檢不合格次數達8次,抽檢不合格項目涉及氧氟沙星、恩諾沙星、鎘等。據介紹,氧氟沙星和恩諾沙星都是動物疾病專屬用藥,食用任意一種物質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引起頭暈、頭痛、睡眠不良、胃腸道刺激等癥狀。而鎘則是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
除了門店自身的問題外,報道中也提到了五家供應商公司:來自莒縣華大食品有限公司的白條鴨,氯霉素不合格;來自福建多福蛋業有限公司的精選·海鴨蛋,氟苯尼考不合格;來自遼寧晟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巴馬火麻油,酸價(KOH)不合格;來自南平市享通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菜苔,聯苯菊酯不合格;來自江西省易得利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魚皮花生,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
天眼查顯示,上述五家公司除南平享通外,在此次事件前均有行政處罰歷史。
2016年時,多福蛋業的精選土鴨蛋就曾被檢出氟苯尼考不合格,而彼時銷售不合格鴨蛋的,正是永輝超市福州有關分店。
2017年,遼寧晟麥被國家食藥監局檢出生產的有機大豆油溶劑殘留量不合格,資料顯示,食用油中溶劑殘留量過高,長期接觸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造血系統有損害。
同年,莒縣華大因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并經檢驗合格的鍋爐遭到日照市莒縣質監部門的處罰。
另據中國科技新聞網,江西省易得利食品此前在2016和2017年先后有三批次的產品被抽檢出不合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顯示,2020年11月,該公司生產的麻辣花生,過氧化值(以脂肪計)被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在這個背景下,永輝超市是如何與供應商對接從而進行貨品篩選的呢?雷達財經多次嘗試致電永輝超市董秘辦公室,均無人接聽。
“15次也好,150次也好,為什么老出問題也不換供應商呢?”朱丹蓬也對此質疑道。
從公開信息來看,永輝超市確實是“黑榜”常客。
2019年4月25日到30日6天內,永輝超市共有8批次食品因抽檢不合格被通報,類似此次所售魚類產品恩諾沙星不合格、母正蟹鎘不合格等情況彼時就曾發生;2020年3月末,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年內永輝超市已至少被安徽、江蘇、四川、上海、河北、河南、北京7地市場監管部門通報,已有22批次食品被檢出不合格,其中農獸藥殘留問題占13批次。
2020年6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19年中國超市百強》,華潤、大潤發、永輝位列前三。而在2020年下半年(7月1日-11月30日),全國百強超市中,共43家企業被監管部門點名,涉及237批次不合格食品。被點名的企業中,永輝以41次“上榜”居首,華潤和大潤發上榜的次數加在一起也僅比永輝多出一次。
具體而言,有媒體統計發現,僅在2020年10月至11月期間,永輝超市就12次被曝食品安全衛生問題。
多次道歉暴露內控問題
行業人士分析認為,永輝多次出現食品安全紕漏,除了質量問題外,公司在內控體系方面的管理也有待商榷。
此前的兩次道歉,是公司在內控問題上的縮影。
2020年10月30日,有網友發視頻反映福建永輝三明萬達店“有超市銷售人員直接腳踩凍貨上行走”,視頻中,該工作人員先是坐在食品冷凍柜上,繼而起身,穿鞋腳踩在冷凍魚蝦上整理商品。
后續,福建永輝超市發布致歉信稱,門店己將該柜臺產品全數下架銷毀處理,完成了柜臺的全方位清洗消毒,并表示海鮮凍品柜臺員工嚴重違反公司有關操作規范,已對涉事員工進行了嚴肅處理。不過,具體是如何“嚴肅處理”,在聲明中并未提及。
2021年315期間,永輝生活App“購茅臺不發貨不退款”沖上微博熱搜。多位身處南京的消費者稱,自己在永輝生活App支付數萬元購買飛天茅臺酒后,過去近兩個月時間仍未收到貨,且無法進行退款。提貨點永輝超市負責人對相關情況一無所知,而永輝生活App客服卻稱系統顯示已經收貨。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表示,由于飛天茅臺的實際成交價與廠家指導價有巨大的落差,因此不排除平臺在借茅臺引流的同時,內部存在截留的風險。
據了解,很多平臺都會拿一部分茅臺配額出來吸睛,但實際上這批名額已被內部搶先預訂,如果未及時進行下架操作,就有可能出現消費者買了卻遲遲不發貨的情況。
目前,永輝超市微博賬號的評論區已被關閉,但從網友的轉發不難看出,永輝超市在許多消費者心中積怨已久。“事要不鬧大,錢都不太可能退”、“千萬不要在永輝生活買東西”,有網友稱。
嘗新,擴張,關店,循環
雷達財經注意到,近年來,永輝超市發展難言順利。
2001年,張軒松和張軒寧正式注冊成立了永輝超市。適逢“農改超”(農貿市場超市化運作)紅利,3年后,永輝走出了大本營福州,9年后,永輝成功上市。上市當年,公司在全國已擁有135家連鎖門店,營收也達到123.17億元。
隨著電商的崛起,實體零售逐漸式微。但永輝超市賴以成名的“生鮮”領域,尚未被電商顛覆,2017年,公司在全國的門店已擴張至600家,經營面積超500萬平方米,且已在大部分地區實現了盈利。
得益于市場份額的擴大,永輝超市開始了對創新業務的探索。公司以“云創”為孵化器,先后推出永輝生活、超級物種、永輝到家、mini店等業務,但這家零售巨頭,始終難在其他領域復制自己的成功。
2017年,永輝會員店正式更名為“永輝生活”,定位于社區精品小店。當年年底,永輝生活在3個月的時間內開出100家門店,并計劃在2018年新開1000家門店,但到了2018年第三季度,永輝生活實際開店數量還不及目標的四分之一,無奈之下,公司不得不對此部分業務進行調整。
與之相似的是,超級物種定位于“高端超市+生鮮餐飲+O2O”混合業態,對標盒馬鮮生。永輝喊出2018年底開店數量100家的目標,但實際上,2017-2019年三年超級物種所開門店的數量之和都不到100。
不僅如此,張軒寧和張軒松還在永輝云創的發展定位上產生了分歧。“他看好餐飲,我認為重心應該做‘送貨到家’。”張軒松在股東大會上坦承。此時,永輝云創在成立的前三年累計虧損已達近10億元,而在2016年前,公司一年的歸母凈利潤最多為8.52億元。
曾在超級物種工作2年的員工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最高峰的時候,一共有88家門店,只有20%的門店是盈利的。”
至2020年上半年,超級物種門店數已減少至50余家。2021年,有消息稱,超級物種將關閉全國除福州外的所有店鋪。對此,永輝超市公開否認,并稱超級物種部分門店關閉屬于正常的業態調整。
同樣經歷“先擴后縮”的創新業務還有mini店,其定位于社區生鮮超市,生鮮占比超60%。張軒松曾稱,2019年有信心開到1000家mini店,而2019年mini店的實際開店數量573家,且截至2020年9月,mini店僅剩405家,前三季度新開24家,閉店149家。
“我們大店開得不錯,開小店為什么效果不好?現在回過頭來看,就是拍腦袋的錯誤,用以前開店、開大店的模式去開小店就錯了,我們發現開小店更復雜,必須按照嚴格、科學的程序和方法,所以我們也會犯錯,但是錯了就要馬上調整。” 董秘張經儀表示。
多次試水未能成功后,永輝超市面臨的競爭局面已經愈發危險。天風證券就曾在研報中表示,受社區團購、到家等業態沖擊,超市行業整體壓力較大,且從社區團購公司擴SKU、區域拓展的情況看,傳統超市行業外部壓力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進一步增大,未來行業或存在較大變革可能。
“現在,永輝的生鮮優勢已經不明顯了。”有業內人士感嘆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