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入爆雷P2P,多名網易員工成受害者,光大證券或是背后操盤手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巨人倒下時,總少不了韭菜的陪襯。
花朵財經原創??
又一知名P2P平臺爆雷,多名網易員工成為受害者。
近日,一位ID為前網易員工的脈脈用戶爆料稱,網易用自己信譽背書的立馬理財逾期了,今天在網易杭州一期已經上門要債,內部員工也都當了韭菜。
無獨有偶,期間另有ID為前網易員工的用戶回應表示,一位同事虧了10萬元,在最后一次內部郵件廣告買的,然后沒過多久就暴雷,不過后面好像簽了賠償協議。
然而樓主聲稱,網易只解決在職的,離職以后就是棄子了,開始找不來人來了解情況,后來找到了就天天打太極。
有受害者表示,當初投這個就是因為家里人說有網易的背書,連網易自己的員工都投,肯定沒問題,哪成想錢一去不復返。
等等,為啥發帖者多與網易扯上關系,網易又是如何卷入這場雷雨中的?
花朵財經了解到,立馬理財作為一款成立于2015年的P2P理財產品,所屬公司光大易創正是由網易、光大證券、海航旅游聯合投資。
天眼查數據顯示,立馬理財所屬光大易創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光大證券占股40%、海航旅游集團占股30%、優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網易旗下)占股30%。
受害者在爆料中提到,網易作為這家P2P的股東方,曾面向內部員工進行過“促銷”。2015年,網易向自己的郵箱用戶大量推送旗下立馬理財平臺的廣告,號稱0風險,100%安全。
隨后,花朵財經通過微信登錄立馬理財官方網站時發現,在點擊退出按鍵時,頁面被直接跳轉至網易郵箱,根本無法順利從立馬理財的官方網站中完成退出,由此可見,立馬理財與網易的關系著實密切。
在網絡負面輿論持續發酵后,4月15日,網易方面回應表示,立馬理財并非網易公司的理財平臺,網易旗下公司僅作為股東之一,并不參與實際的對外運營。
既然網易已經澄清,網易的事情我們可暫且不提。但作為國有企業的光大證券,為何會出現在P2P的隊伍?
要知道,近年來國家監管部門一直在打擊P2P網貸機構,就在昨日(4月15日),央行官方還明確表態出,通過全面清理整頓金融秩序,在營P2P網貸機構已全部停業。而此刻作為國企的光大證券卻牽涉其中,難道這是一場誤會?
事實種種跡象都在表明,爆雷的立馬理財或多由光大證券操盤。具體來看,除股權關系外,光大易創與光大證券的牽連遠比想象中多,有關立馬理財的相關消息曾多次出現在光大證券所披露的年報中。
2015年,立馬理財首次亮相光大證券年報,光大證券在年報中表示,公司互聯網金融業務布局取得了重大進展,公司牽頭設立光大云付互聯網公司,與網易、海航旅游共同設立了光大易創網絡科技公司。
到了2017年,光大證券再次披露了立馬理財的一系列經營數據。數據顯示,光大易創旗下立馬理財平臺交易金額為142.5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3%。平臺累計完成金融產品交易金額243.35億元。平臺累計用戶總數達352.27萬人,較年初增長155%。
直至2018年,市場傳出立馬理財逾期,而先前大書特書的光大易創,自此逐漸淡出光大證券的年報,轉為僅例行公事的出現在光大證券的聯營企業名單。曾經盛極一時,衰敗的速度卻如此之快,著實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據網易方面表示,立馬理財爆雷的理財產品于2018年11月20日開始陸續到期,但由于三胞集團流動資金緊張,迄今已多次延期兌付。對于三胞集團的資金情況,天眼查數據顯示,三胞集團迄今涉及的法律訴訟多達205條,未履行總金額高達16.66億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光大易創成立之初,網易創始人丁磊及時任光大證券董事長薛峰,均為光大易創的董事會成員。但自2018年立馬理財爆雷不久后,薛峰于2019年3月卸任了光大易創法定代表人、并退出董事會名單;同年5月,丁磊也火速退出了光大易創的董事會。
爆雷風波后,此前的帶頭人物雙雙趕忙抽身離場,最后只留下投資者的一副凄慘面孔示人,著實讓人唏噓不已。面對種種不堪入目的行為,既讓我們感到痛心,也讓我們感到憤怒。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巨人倒下時,總少不了韭菜的陪襯。因此在追逐利潤的同時,每一位投資者都絕不該忘記其中所隱含的風險。
但無論如何,各大企業在忙著追逐利潤的同時,也絕不能忘記自身的社會責任,否則最后只會是,上得山多終遇虎。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