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虧31億、現金流吃緊,合力泰長短期償債能力均遠低于行業平均,擬定增28.7億補流
合力泰定增28.7億,募資全部補充流動資金。
5月7日晚,合力泰(002217.SZ)發布定增公告,公司擬向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非公開發行約9.35億股,共計募集資金28.7億,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資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合力泰主要產品為顯示類產品(OLED/TFT/TN/STN/電子紙等)、光電傳感類產品、柔性線路板、5G材料及應用產品等,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智能穿戴、智能零售、智能汽車、智能制造等諸多領域,處于資金密集型的電子器件制造行業。
隨著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經營對營運資金需求量將持續增加,因此近來現金流吃緊的合力泰計劃通過定增來緩解壓力,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余額超過67.93億。
值得一提的是,合力泰近年債務負擔日益沉重,2015年至2020年間,公司短期借款從13.33億最高飆升至71.2億,同時從長期償債能力來看,公司資產負債率也迅速從39.56%增長至65.62%。此次募資到位后,合力泰資產負債率也頂多下降至55.68%,相較往期依然處于高位。
而在定增公告中,合力泰的償債能力與同行業其他公司相比也處于下風,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告列舉的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和流動比率分別為43.92%和2.07,但合力泰的相關數據則分別為65.15%和1.25。
不僅僅是債務壓力的增大,近年來合力泰本身的業務也走上了下坡路。最新2021年一季報顯示,合力泰實現營業收入37.72億,同比增長16.36%,但歸母凈利潤僅實現1.07億,同比下滑11.19%,而扣非凈利潤更是只有339.14萬,同比下滑94.15%。
而在同時發布的2020年年報中,合力泰實現營業收入171.53億,同比下滑7.93%,而歸母凈利潤與扣非凈利潤則分別虧損31.19億、33.21億,分別同比下降401.88%和627.85%。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合力泰在2020年一舉對應收帳款、存貨、商譽以及長期股權投資等資產分別計提減值4.95億、20.82億、2.98億和927.83萬,合計減值28.84億,這是造成公司業績巨虧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末是合力泰曾公開掛牌轉讓旗下三家子公司珠海晨新、業際光電、和平波電子100%股權,從資產報告來看分別溢價77.31%、-11.63%和8.48%。而相關股權出售仍難以征集到意向受讓方,而合力泰也通過拆分單獨掛牌等措施促使資產出售回流資金。
(藍鯨資本 徐曉春 xuxiaochun@lanjinger.com)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