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一起發”?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出爐,“萬億”養老藍海誰能突圍?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
來源:資本邦
作者:風居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
5月11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引來舉國關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億人,諧音梗“14億一起發”更是瞬間被推上熱評!
然而,“未富先老”的養老焦慮卻率先一步在社會彌漫開來。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中國的老齡人口已超2.6億,占比達到18.70%。這意味著,每五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隨著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深,“銀發產業”一躍成為市場需求巨大的朝陽產業,企查查顯示,2021年前4月我國養老相關企業注冊量同比增長達到65.5%。
受七普數據及相關政策影響,養老概念股普遍上漲。截至5月12日收盤,三大養老指數繼續上揚。其中,養老概念(861122.EI)錄得2924.05點,上漲0.40%,而養老產業(399812.SZ)連續兩天漲超1%今日錄得9572.41點,上證養老(H50043.SH)上漲0.92%報收10143.67點。
人口老齡化加深
“人口老齡化”已漸成社會發展重要趨勢。
從總人口來看,2020年全國人口數量較十年前的13.39億人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下降0.04個百分點,持續保持低增長。
具體到年齡階段,0~14歲人口為2.53億人,占17.95%;15~59歲人口為8.94億人,占63.3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18.70%,這意味著,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1億人,占13.50%。
與十年前相比,0~14歲、1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別上升1.35個百分點、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少兒人口比重正在回升,表明生育政策調整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積極成效。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二孩生育率明顯提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0-14歲少兒人口的數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萬人,比重上升了1.35個百分點。“二孩”生育率明顯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但少兒增長遠遠追不上基數龐大的老齡人口增長。2010-2020年,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了5.44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4.63個百分點,與上個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別提高2.51和2.72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我國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我國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老齡化社會的焦慮情緒在“打工人”中蔓延得尤為迅速,在考慮為父母養老的同時,很大一部分人也開始為自己的養老大業打起了算盤。如果是獨生子女家庭,則肩負著更大的養老壓力。
但這并不僅僅是我國即將面臨的挑戰。
放眼全球,其實可以發現,“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重要趨勢。就鄰國而言,日韓等亞洲發達國家老齡化更為嚴重,日本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28%,為世界最高;韓國65歲以上人口比重達16.6%,在198個國家中第42高。
業內人士表示,人口老齡化趨勢或將成為我國今后較長一段時期的基本國情,由此可能帶來未來養老負擔的加重與政府支出的提升,但同時與之匹配的老年產品服務消費也有望加速發展。
前4月我國養老企業注冊同增65%
目前,我國養老行業還處于早期,養老模式主要分為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三類。其中居家養老占市場份額96%,社區養老占3%,機構養老占1%,距離國務院提出的“9073”市場份額結構尚有差距,機構養老數量及質量上尚有不足。
在我國,主要養老模式仍然以在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輔助。但本次人口普查數據也提到,由于受到我國人口流動增強、住房條件改善年輕人婚后獨立居住等因素影響,我國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平均每個家庭戶人口數降至2.62人,較2010年的3.10人減少0.48人。家庭平均戶數低至不足3人,這或許將為我國養老產業帶來新的機遇。
此外,據媒體報道,“中國現有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人,他們所涉及的家庭照護者有上億人。”隨著老齡化加深,這個群體還會繼續增大,養老市場需求巨大。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24萬余家養老相關企業,近年來相關企業年注冊量逐年攀升,2016年首次突破2萬家,2018年首次突破3萬家,2020年注冊量達到4.83萬家,同比增長19%。
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動下,我國養老相關企業大批涌現。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1-4月,我國共新增1.7萬家養老相關企業,同比增長65.5%。其中一月注冊量達3965家,同比增長63.6%。二月新注冊2350家,同比增長203.6%。三、四月注冊量分別為5370家、5322家,均呈同比增長趨勢。
從地區分布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廣東是我國養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目前總數量達到2.1萬家,山東、江蘇分別以2.02萬家、1.96萬家緊隨其后。此外,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省份也同樣超過了1萬家。
這與我國人口地域分布有關,近年來我國人口進一步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集聚。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占39.93%,中部地區占25.83%,西部地區占27.12%,東北地區占6.98%。與2010年相比,東部地區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下降0.7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上升0.2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下降1.20個百分點。
從注冊資本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注冊資本在100萬以內的企業占比46%,100-500萬的企業占比20%,而注冊資本在5000萬以上的企業有10%。
人口數據帶火養老概念
受七普數據影響,養老概念股出現一波上漲行情,相關指數連續兩天飄紅。
截至5月12日收盤,三大養老指數繼續上揚。其中,養老概念(861122.EI)錄得2924.05點,上漲0.40%,而養老產業(399812.SZ)大漲1.08%收9572.41點,上證養老(H50043.SH)上漲0.92%錄得10143.67點。
盤中,13只個股漲幅超過5%,更有多只養老概念股觸及漲停。截至今日收盤,光莆股份(300632.SZ)大漲14.52%,收盤價達到15.30元/股;此外,奧園美谷(000615.SZ)、宜華健康(000150.SZ)、澳洋健康(002172.SZ)等個股上漲幅度均達到了10%。
在A股市場上,滬深交易所88只養老概念股總市值累計超過31881億元,均值為403.16億元。其中,19家市值超200億元,占比超兩成,包含5家千億市值“巨頭”。市值最低的公司也超過了10億規模,該公司為*ST目藥(600671.SH),市值達到10.58億元。
其中,多家上市公司是由其他領域發展壯大,在看到我國規模龐大的養老市場后,開始嘗試介入居家養老設施、養老服務和養老大健康領域,還有上市公司從事養老地產項目開發。
隨著年報季收官,各大上市公司均披露了2020年年度報告。在營收方面,88家養老概念企業2020年全年累計實現營收32612億元,平均每家公司實現營收超過370億元,其中49家實現營收正增長;在盈利方面,盡管受到疫情沖擊,但仍有72家公司實現了盈利,上述公司累計實現盈利2740億元。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養老產業迎來萬億藍海市場。根據工信部披露數據,預計2020年我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7.7萬億元,上述88家養老概念企業在去年累計實現營收32612億元,占比超過四成。到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甚至將超過20萬億元,潛力巨大。在養老用品方面,根據2019年底工信部等有關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老年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2025年我國老年用品產業總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
借鑒海外發展經驗,歐美發達國家養老產業占GDP比重都在20%以上,而目前我國這一占比僅為7%,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但隨著國家出臺政策加以支持與鼓勵,民營養老機構或將如雨后春筍涌現,養老服務與養老設施也將趨于完備。有統計顯示,2020年國務院及有關部委出臺養老相關文件超過50份,省級/城市層面出臺文件和規劃、戰略等超過150份,加速出臺養老產業應對政策與落地細則。
有專業人士表示,中國自2000年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持續上升,從產業經濟學角度看,養老產業在未來有望取代地產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
“萬億”藍海市場,誰將突圍?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