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阻擊的上海學區房:教師輪崗制來襲,有房東繃不住了,“爆款”房源降價150萬
在上海嚴打學區房炒作之下,房東慌張、買家迷茫,拉鋸由此開始。
來源-時代財經APP
作者-童潔
編輯-張常旺
本文為《時代財經》與騰訊房產聯合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學區房好賣的時候,我不用一年就能攢出一套房的首付。現在市場大不如前,一個月都賣不出一套學區房。”在上海大熱門學區賣了4年學區房,這次中介吳棟真正感受到了市場吹來的冷風。
約莫兩個月前的一次高中招生錄取制度的調整,像一根鋒利的針刺破了學區房的泡沫。一時間,房東慌張、買家迷茫,心急的房東們難以守住內心對于高房價的堅持,若降價出手,又充滿了不甘。
而作為滿懷期望的家長們,亦開始思考,是否還要將孩子的未來寄托在一套小小的學區房上。更令家長們感到不安的是,政府還在不斷做著平衡教育資源的動作,如果此時接盤,他們極有可能求學不得,反而成為被困在“山頂”的人。
買家與房東的“拉鋸戰”由此開啟,博弈之間,上海學區房市場開始有降溫的跡象。
有房東“繃不住”了,主動降價150萬
由于房價的飄忽不定,學區房的交易節奏通常比較快,就算是遇到優柔寡斷的買家,吳棟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游說一番,總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促成交易。用吳棟的話來說,“買學區房的人都是頭腦相當清楚的人,要不要買,在看完房子的那一刻心里就有譜了”。
然而,當政策襲來,學區房遭遇重創,“降價”的聲音接踵而來。但對于吳棟而言,學區房價值下跌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更懼怕的是政策洶涌而來之后,房東與買家之間漫長的僵持,這意味著成交周期被拉長。
“被砸盤不要緊,降價也會有成交機會。僵持狀態就不同了,房東普遍高傲,永遠認為自己手里的學區房價值連城,買家也不急,就這樣拖著。”吳棟說,三個月前他所在的梅園片區有許多房源要靠“秒殺”,而眼下,熱門小區的成交周期也需要以“月”來作為計算單位。
為了賣出房子,房東們不得不作出讓步。時代財經通過諸葛找房搜索發現,對口一梯隊福山外國語小學和建平西校的梅園片區在過去24小時內共出現9則降價信息,其中降價幅度最大的一套房源,為梅園三街坊一套51平方米左右的老破小,一口氣下調報價60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這已是該房源自3月末掛牌以來的第二次降價。諸葛找房信息顯示,該房源最初的報價為880萬元,但掛牌僅4天,就出現了第一次降價,由880萬元降至810萬元。也就是說,這套房源前后已累積降價140萬元。
而梅園七街坊一套48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房源同樣在掛牌后經歷了多次降價。根據價格變動信息,該房源最早于2月21日掛牌,初始掛牌價為850萬元,3月、4月、5月分別下調一次報價,每次下調50萬元,目前的報價為700萬元,較最初掛牌時降了150萬元。
頂著“雙學區”“一梯隊”光環的梅園片區如此,一度因學區房而瘋漲的浦東前灘也未能維持高熱的狀態。
一位中介告訴時代財經,年初學區房熱度最高的時候,前灘的二手房價格一路飆升,單價屢屢超過20萬元/平方米。但現在情況有所扭轉,雖然許多房源的掛牌價還處于高位,但議價的口子早已打開。
“前灘還有新盤陸續入市,新盤的單價基本都在12萬左右,二手房倒掛太厲害沒有任何優勢。所以,現在很多真心想要賣房的房東給了比較大的議價空間,一般降價5-10%是正常區間,最多可以講下來20%的價格。如果算總價,至少能降50-100萬元。”
可見,政府出手后,縱使表面上學區房依然堅挺,但看似難以撼動的房價有了松動的跡象。
政府追擊,家長猶豫觀望
學區房的起起落落,圍繞著“教育資源”四個字。為了令教育資源更加平衡,從而由根源上打擊炒作學區房現象,上海政府費盡心思。3月出爐的高中招生錄取制度只是其中之一,最近有家長們發現,上海打擊學區房的“殺手锏”實際是“教師輪崗制”。
早在今年1月份,上海市教委等4部門就曾出臺一份《關于進一步加強上海市中小學教師人事管理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文件中便提到促進校長教師合理流動、優化中小學教師資源配置的關鍵信息。
到了3月高中招生錄取制度公布前,上海教委再度強調“教育資源平衡化”,要求確保全市每位中小學教師10年內有規定的流動記錄之余,還設立了同學段學區、集團每年教師交流輪崗人數以及跨學段學區、集團每年教師交流輪崗人數比例指標。
不僅如此,上海教委提出要求,三到五年內,要完成每所小學至少有1-2名高級教師、每所初中高級教師的比例不低于5%,每所高中都有1名正高級教師的任務。新制度首先會在奉賢、松江和浦東三個區試點,計劃在2-3年時間內實現全市覆蓋。
近期,有家長得到消息,“五一”小長假過后,奉賢區已經率先啟動教師輪崗制試點,“義務教育階段專任教師在同一學校任教滿十年應納入流動計劃”被寫入奉賢區教育局工作方案。
這讓尚未從高中招生錄取制度中緩過神來的家長們不知所措。“現在買學區房的家長,孩子肯定都很小,義務教育階段9年,除非剛好碰上新調動過來的老師,否則9年之中必定要碰上老師被調動的問題。萬一新的老師不如舊老師,那我們豈不是賠了金錢還折了孩子的未來。”正在猶豫是否購買學區房的蘇欣然說到。
在蘇欣然加入的一個媽媽群里,和她有著同樣困惑的家長不在少數,顯然,新制度的火速落地,還是讓這些家長們有些“漏氣”。于是,在經過多番討論未有解決方案的時候,她們決定以不變應萬變。
“本來我和兩個群友計劃五一過后再去考察一下徐匯、紫竹的學區房,聽到教師輪崗制的消息,我們就叫停了計劃,還是觀望一段時間再做決定。”蘇欣然說,她內心仍傾向于購買學區房。不過,她認為現在絕對不是出手的好時機。
觀望情緒的蔓延反映到市場上是帶看量的驟減。吳棟稱,3月中旬至今,他的手機一天比一天安靜,幾個月前心急如焚的買家紛紛“變了臉”,當他主動聯系對方時,總是得到諸如“我再想想”“我先不買了”的回應。5月即將過半,他的帶看量還是個位數。
“1月的時候,我每天帶看十幾組客戶,沒想到一下就從‘天堂’跌到‘地獄’。”接下來的學區房會朝什么方向走,吳棟不敢輕易做出判斷,但他認為,已經有房東開始松口,這表明博弈行情遲早會過去。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