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巴兔的“中介困局”:獲客成本高企 裝修爛尾屢遭投訴
目前來看,土巴兔所謂第三階段“生態建設和賦能”,并沒有對平臺帶來質的提升,用戶體驗不佳,投訴率高的困境依然存在,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解決,其上市或再次受阻。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近期,互聯網家裝平臺土巴兔因入駐裝修公司倒閉導致裝修工程爛尾,遭到業主投訴。據媒體報道,有來自深圳的業主表示,竣工日到期時,總共花了13萬多才完成水電工程,后裝修公司倒閉,而土巴兔僅退回3萬元。
對此,土巴兔承認該裝修公司的確出現資金危機,工程進度已停滯。土巴兔方面稱,平臺將積極與裝修公司溝通,協助雙方結算主材款項。
然而,這只是土巴兔用戶投訴的一例,查詢黑貓投訴平臺發現,2021年來針對土巴兔的消費者投訴超過30起,涉及拖延工期、平臺不作為、劣質工程和退款糾紛等等。
有分析稱,這與土巴兔平臺重流量、輕運營,無法深刻把控裝修各環節的業務模式有關。如果公司不能解決用戶體驗不佳,投訴率高的困境,二次謀求上市或再次遇阻。
裝修就用土巴兔?多位業主裝修遇“爛尾”
有用戶和土巴兔平臺推薦的裝修公司簽合同,8成款項已支付,最后卻遇裝修公司倒閉、工程爛尾。
南方都市報的一篇報道表示,深圳的劉先生去年11月份在土巴兔平臺登記了裝修需求,并于平臺推薦的深圳市春曉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簽了兩份合同:一份是報價59648元的包工、部分包料的半包合同,另一份是報價95352元的包工包料的全包合同。
報道顯示,整個裝修過程中,土巴兔還提供三方面支持,一是裝修保業務,即裝修款項先交給平臺進行托管,二是付費陪簽服務,三是質檢服務。
劉先生表示,到了今年2月份,裝修公司未按時竣工。到了4月份,裝修公司倒閉,對接人也離職,房子處于爛尾狀態。但此時他已支付13.4萬元款項,約占總合同金額的8成。
土巴兔介入此事后,平臺同意退還給劉先生3.5萬元的托管金額,而對95352元的全包合同,土巴兔認為因該款項未通過平臺進行托管,因此也無法對其進行監管。如業主需要通過司法途徑維權,平臺將盡力協助。
“因為裝修公司說土巴兔回款慢,會影響工期交付,所以全包合同款項未在土巴兔托管。”劉先生表示,土巴兔陪簽人員知道該合同的存在,但沒有做任何風險提示。而且劉先生認為,裝修公司是平臺介紹而來,并非其本人隨意選擇。
廣東大匠律師事務所劉小前認為,裝修公司未按照合同約定完成裝修責任,應當對消費者劉先生承擔違約責任,而裝修平臺則監管不力,且未做任何風險提示,未盡到平臺方的義務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應當承擔補充責任。
雷達財經發現,有多位用戶在黑貓投訴上表示,接受土巴兔推薦的裝修公司時“踩了坑”。
“裝修公司倒閉,拖延工期一年,土巴兔不理會。”一位用戶稱,要求平臺退還4.5萬元費用。
“房子裝修還沒結束墻體已經滲水,而且殃及到樓下,油漆涂料、臥室門與合同中所寫商品不一致,虛報增項、數量,土巴兔公司人員沒起到監管作用還幫著裝修公司一起忽悠消費者,要求簽只有一式一份的合同,而且不能拍照,裝修公司項目經理破壞施工現場。”另一位用戶在投訴中如此寫到,并要求平臺快速處理。
除了上述情況,另有多位用戶質疑平臺不作為,不及時解決問題,推脫責任、監管失職等。
例如有業主投訴稱,與土巴兔簽訂合同,委托土巴兔平臺作為丙方監管驗收裝修工程質量。但土巴兔平臺監管不到位,驗收失職,存在與乙方裝修公司合伙應付委托人的嫌疑。且乙方裝修公司作為平臺注冊的公司已跑路 ,給甲方(委托人)造成較大損失。
對此,土巴兔曾回應稱,針對裝修公司跑路的問題,建議業主多聯系裝修公司,若仍未取得聯系,建議保留好相關憑據,走司法求助解決。
在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網友反應土巴兔一直存在裝修質量差、泄露客戶隱私、售后服務缺失、甚至恐嚇戶主等類似問題。網友萱雅表示,因為裝修質量給家裝公司北京易墅時代裝飾設計有限公司打差評,被家裝公司威脅起訴。
而這家北京易墅時代裝飾設計有限公司,曾在北京地鐵打廣告,和土巴兔一同聯合推廣。
在@土巴兔裝修網客訴中心 微博之下,大量網友們聚集投訴各自裝修遇到的問題,平臺被質疑只管收錢不管后續、作為收錢的平臺對家裝公司的服務質量不聞不問等。
業內人士認為,長此以往的用戶體驗不佳,口碑下滑,可能讓土巴兔面臨著用戶流失的風險。
“中介”模式遭質疑
有分析指出,土巴兔平臺出現的問題,除了公司監管不到位,還與本身的“信息平臺”定位有關。土巴兔本質上做的是流量倒賣生意,尚未擺脫傳統家裝模式,更像一家“中介公司”。
具體而言,土巴兔從流量平臺那里導流買來瀏覽用戶,并篩選出真實業主出來,然后以更高的價格賣給裝修公司。有接近平臺的人士透露,從短視頻平臺導流過來一個業主,這個瀏覽者登記完互聯網家裝平臺的注冊信息,立刻就扣費80元。而實際有裝修需求的真實客戶,大概是200元一個客戶成本,然后平臺再將客戶派給一家裝修公司,從中賺取利潤。
據了解,目前土巴兔的盈利模式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向合作的裝修公司抽取10%-30%的的分成,另一部分則是以提供服務為名對用戶收費。
這個過程中,土巴兔賺取了差價,但沒有更深介入到裝修的施工各環節,進而為自己找到提供信息價值之外的能力。也就是說,最核心的家裝服務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最多只是把業務從線下搬到了線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土巴兔只專注于推廣和營銷,依靠流量變現,平臺沒有參與到交付過程中去,資質的審核和施工監管本來就是平臺的短板,消費者的體驗自然是其無法管控的。
而且平臺手伸太長的話,原本裝修公司只是看中了土巴兔的流量,如果對裝修公司強加約束可能會物極必反。
“現在很多家裝公司跑路,資金鏈斷裂,整個家裝行業存在大量的劣質產能和低效產能。”該人士進一步指出,互聯網平臺需要回歸到家裝本質,落地服務和供應鏈。
在2020年年末的一場論壇中,土巴兔創始人王國彬表示,土巴兔已經走過以“信息平臺”為核心定位的第一階段、主打“交易平臺”的第二階段,目前已進入賦能平臺的第三階段。
有行業觀察人士分析,王國彬或許也意識到,過去以流量為終極追求的互聯網家裝模式已走向終結,家裝產業化的時代將來臨,這對土巴兔是一次考驗。
高額廣告費費導致巨虧
公開資料顯示,土巴兔創立于2008年,總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區。天眼查顯示,土巴兔在2015年3月9日進行了2億美元的C輪融資,紅衫資本和58同城。自2011年以來,土巴兔進行了三輪融資,其它融資方還包括經緯中國。
根據官網介紹,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土巴兔平臺上有120多萬名設計師、10萬多家裝修公司,超8200家輔材、主材及定制家具供應商,業務覆蓋國內300多個城市,累計服務超3500萬中國家庭。
2020年8月,土巴兔以100億元人民幣市值位列《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256位。
2018年8月,土巴兔曾謀求在香港上市。招股書顯示,2015年到2017年,土巴兔銷售及營銷支出分別為2.48億元、3.11億元、2.79億元,系所有支出費用中的最大支出項目。2018年上半年這項開支也高達1.23億元。
其中,廣告投入一直保持在高位,2015年到2017年分別投入8930萬、5830萬、4600萬,2018年上半年投入為1560萬,總計燒掉2億多元廣告費。
伴隨著高額廣告費支出,土巴兔連年虧損。
2015-2017三年間,土巴兔的虧損持續擴大,三年累計虧損24.2億元;2018年上半年,土巴兔繼續虧損6.36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356.62%。
2018年12月,土巴兔撤銷上市申請,就此折戟港股IPO。
有報道稱,招股書顯示土巴兔高達6.58億元的裝修保托管賬戶存在安全風險,涉嫌違反央行關于電商平臺支付管理的規定,或是土巴兔IPO受挫的原因之一。
撤回上市申請后,土巴兔被曝出現離職潮、管理層動蕩的狀況,有近二十名包括財務副總裁、CMO、人力資源副總裁這樣的核心高管離職。
而且大規模的砸錢營銷,過分追求短平快,沒能幫助土巴兔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增長,反而收獲了更多的投訴量,客戶口碑不佳,進而用戶流失。
2017年,土巴兔市場規模已達40%,據艾瑞監測數據,2017 年12月土巴兔網站月度覆蓋人數已超1800萬,在行業內排名第一。
但據《Fastdata極數:2020年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報告》,2020年,土巴兔平臺C端月活用戶僅排行業第四位,對B端家裝企業的覆蓋率排名行業第三位,全方位被齊家網超越。
在2020年12月22日舉辦的第六屆土巴兔生態大會上,王國彬明確表態暫無上市規劃,未來會在一個恰當的時機再考慮。
不過數天之后,2021年1月14日,土巴兔宣布擬登陸A股,現已接受中金公司輔導,并于2020年12月31日在深圳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
在此二次謀求上市關鍵點,土巴兔深陷投訴、維權風波,恐怕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
有評論就認為,目前來看,土巴兔所謂第三階段“生態建設和賦能”,并沒有對平臺帶來質的提升,用戶體驗不佳,投訴率高的困境依然存在,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解決,其上市進程或再次受到影響。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