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萬億借唄和花唄整改浮出水面,螞蟻集團的調整之路還有多遠?
螞蟻集團距離“上岸”還有多遠?
?作者 | 付影
來源 | 獨角金融
17年前,發端于淘寶網擔保交易的支付寶,2013年開始搭上互聯網金融這股春風,以愈發強大的流量入口和鏈接平臺,成為日后螞蟻集團籌建、成形并發展成一艘巨艦的根基。
然而,有望創下A股估值最高、史上最大IPO記錄的螞蟻集團,在即將上市的前夜突然被按下“暫停鍵”,為歷史罕見案例。
從支付寶到螞蟻集團,這個財富帝國背后可謂是“步步驚心”。監管層約談螞蟻集團并為其開具了“藥方”。
從官宣暫緩IPO至今,七個月來螞蟻集團在消費金融、網絡小貸、ABS以及人事等方面做了諸多調整。接下來,螞蟻集團距離“上岸”還有多遠?
摘得消金牌照
近日,螞蟻集團迎來了去年11月初上市暫緩后的重磅消息——銀保監會批準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螞蟻消費金融”)在法定籌建期內,符合條件獲批開業。
天眼查信息顯示,螞蟻消費金融法人代表為黃浩,注冊資本80億元,成為29家開業的消費金融中注冊資本最高的一家。
從前三大股東構成看,除了螞蟻集團外,其他兩家股東均來自銀行,其中螞蟻集團出資40億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50%;南洋銀行出資約為12億元,占比為15.01%;國泰世華銀行(中國)出資8億元,占比10%。
來源:天眼查
早在去年11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云、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目前已辭任)進行了一輪監管約談。同年12月,金融管理部門對螞蟻集團提出五項重點業務領域的整改要求。
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詳細說明了金融管理部門對螞蟻集團提出的5方面整改內容。
第一條便是糾正螞蟻集團支付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在支付方式上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權,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糾正在支付鏈路中嵌套信貸業務等違規行為。
對此,螞蟻集團表示,會將“借唄”、“花唄”全部納入消費金融公司,依法合規開展消費金融業務;支付業務回歸支付本源,堅持小額便民、服務小微定位。
來源:官網
當螞蟻消費金融獲批開業,將對自身的發展有哪些改變?零壹財經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從以下幾個方面向獨角金融(微信號:uni-fin)闡述了螞蟻消費金融的優勢。
于百程表示,消費金融牌照是螞蟻非常重要的一塊金融牌照,螞蟻消費金融將承接兩家螞蟻小貸中符合監管規定的消費信貸業務。此外,銀行和各產業股東為螞蟻消費金融的資金、場景拓展等方面提供了支持。長期看,螞蟻消費金融依靠用戶、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將改變消費金融行業競爭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杠桿上限為10倍。對于擁有1.73萬億消費貸業務的螞蟻集團,如果合規開展業務將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增加注冊資本金,另外則是降低存量規模。
對此,開甲財經創始人張杼航表示,根據螞蟻集團的信貸規模,螞蟻消費金融的實繳資本至少要達到500億元,按照持股比例,螞蟻集團需要繳納約250億元,這對于賬上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持有約714億元(截至2020年6月末)的螞蟻集團來說,提高實繳資本并不難。
其他股東實力也比較強,但唯一的障礙是,監管是否允許螞蟻消費金融無上限增資,仍然值得關注。
網絡小貸“無限杠桿”被終結
一直以來,面對消費金融的萬億級市場,民營企業很難拿到消費金融牌照。電商、互聯網平臺等各類機構紛紛繞開消費金融公司,通過小貸、保理等牌照開展消金業務。
螞蟻集團同樣如此,截至去年上半年末,螞蟻集團信貸規模2.15萬億元,按其旗下兩家小貸公司凈資產358.25億元計算,杠桿約60倍左右。
螞蟻集團控股的兩家小貸公司,分別為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借唄的主體)、重慶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花唄的主體),兩款產品消費信貸余額總計1.73萬億元,在螞蟻微貸科技平臺中的占比約80%。
背靠強大的支付寶場景優勢,以及技術投入和巨額補貼等,借唄和花唄的轉化率令人咋舌。
某民營銀行副行長2019年4月曾撰文稱,只要在支付寶放個入口,借唄的轉化率就是其他入口的10倍以上。
“靚眼的成績”隨著一紙新規出臺被戛然而止。
2020年11月,銀保監會與央行等部門共同起草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網絡小貸征求意見稿”),對網絡小貸杠桿提出了要求。
“網絡小貸征求意見稿”中規定,在聯合貸款上,網絡小貸公司在開展業務時,對于單筆聯合貸款的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
根據螞蟻集團招股書,螞蟻集團信貸業務余額2.15萬億元,屬于螞蟻集團的表內貸款占比只有2%,其余的98%的資金來自合作金融機構和發行ABS。“網絡小貸征求意見稿”發布后,給螞蟻集團帶上了“緊箍咒”。
近日,螞蟻集團兩只合計180億元ABS發行也遭叫停。由于螞蟻集團的ABS,資產包為借唄和花唄,目前被上交所終止,業內人士認為這與聯合貸比例過高有關。
螞蟻借唄、花唄主要通過發行ABS將資產向表外轉移,以達到縮小貸款規模、縮減資產負債表、杠桿率表面合規的目的。
按照監管最新批復,自螞蟻消費金融公司開業起1年過渡期內,兩家小貸公司實現平穩有序市場退出。
一扇門被堵,一扇窗又被打開(指螞蟻消費金融獲批開業)。
相比網絡小貸牌照,消費金融公司業務經營范圍、資金來源更廣泛。除了吸收股東存款外,消費金融公司可以通過同業借款、發行金融債券來籌集資金。
螞蟻兩家小貸公司的退出,或許將成為這個行業合規的里程碑。
擬設立的金控公司正悄然推進
按照金融管理部門對螞蟻集團提出的5方面整改內容,除了回歸支付本源外,還包括依法持牌、合法合規經營個人征信業務,保護個人數據隱私;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確保資本充足、關聯交易合規;完善公司治理,按審慎監管要求嚴格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依法合規開展證券基金業務,強化證券類機構治理,合規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
針對設立金控公司,螞蟻集團2020年9月初曾在回復問詢時透露,公司擬以全資子公司浙江融信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浙江融信”)為主體申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并接受監管,并由浙江融信持有相關從事金融活動的子公司的股權。
螞蟻集團傭有的金融牌照,涉及銀行、支付、小貸、基金、基金銷售、期貨、保險、保險代理等牌照,并且如今又拿到了消費金融開業的資格。從合作伙伴看,涵蓋銀行、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以及其他持牌金融機構。
有業內人士表示,螞蟻集團已經形成超級互聯網金控混業平臺。
作為一個整體,2017年12月,央行開始推動大型金控集團的模擬監管試點,螞蟻集團被納入五家試點。2019年7月,央行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征求意見稿)》,2020年初根據央行工作會議要求,加快補齊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等制度短板。
獨角金融(微信號:uni-fin)注意到,去年11月7日,浙江融信的注冊主體由螞蟻小微金服變更為螞蟻集團,其注冊資本由17.97億元增加至26.97億元。
就在一個半月前,浙江融信的掌門人也悄然發生了調整。
天眼查信息顯示,今年4月28日,浙江融信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以及法定代表人由胡曉明變更為黃辰立。
來源:天眼查
提起胡曉明,近期他還卸任了螞蟻集團CEO、天弘基金董事長等職務。從其上任到離任,胡曉明在這兩個職位上任期時間不足一年半。
有業內人士認為,整改成為金融控股公司,對螞蟻集團最大的影響就是杠桿限制會加強,互聯網公司大規模擴張時代已經結束。
從監管對螞蟻集團提出的五大整改方向看,僅一項調整已基本完成,其他四項還在路上,包括申請征信、金控牌照等。對于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按照監管規則,部分業務正在調整中。
一直淡化金融標簽的螞蟻集團,始終強調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一直想賺金融的錢,拿科技估值的螞蟻集團,從調整的動作看,螞蟻集團的金融標簽已經逐漸被推到臺前。你對螞蟻集團的調整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