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瑪科技10年3次沖擊IPO,兩輪電動車的生意還好做嗎?
跌跌撞撞兩年多,愛瑪科技終于敲鐘,也順便將一個廣闊而血腥的電動車江湖展現在了大眾面前。
作者 | 不二
來源?| FN商業(ID:FN-24H)
上市之路坎坷10年,愛瑪電動車今日終于迎來了IPO。
FN商業(ID:FN-24H)6月15日消息,愛瑪科技(股票代碼:603529)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交易,發行價27.86元/股,截止今日收盤 40.12元/股,總市值為161.95億元。
2012年,愛瑪科技的IPO計劃因高管內斗而擱淺;2018年6月,愛瑪科技首次正式提交招股書沖刺IPO,卻在排隊半年多之后遭遇證監會“靈魂拷問”而減速;2019年底,愛瑪科技再次提交招股書,又因“專利訴訟”而被證監會取消審核。
跌跌撞撞兩年多,愛瑪科技終于敲鐘,也順便將一個廣闊而血腥的電動車江湖展現在了大眾面前。
10年坎坷,心酸上市路
2012年起,愛瑪就開始謀劃IPO。但它也沒想到上市之路如此波折,不但沒成功,還丟掉了行業的頭把交椅。
第一次折戟源于愛瑪創始人張劍與副總裁顧新劍的“內斗”。
2009年7月,張劍和顧新劍合作成立無錫愛瑪車業有限公司,用江蘇天爵的廠房生產電動自行車,張劍持股70%,顧新劍持股30%。
2010年5月,張劍、顧新劍、無錫愛瑪、天津愛瑪、江蘇天爵簽訂協議,約定張劍和無錫愛瑪為顧新劍和江蘇天爵償還債務1.25億元,江蘇天爵將名下估價為6205萬余元的房地產抵償給無錫愛瑪,顧新劍將持有的無錫愛瑪30%的股權零對價轉讓給天津愛瑪全體股東。
而時任無錫愛瑪總經理的顧新劍,得到張劍轉讓的天津愛瑪3%的股份后,于2011年1月調任天津愛瑪副總裁。
但顧新劍認為沒有拿到相應的股權對價,并以愛瑪稅務問題向張劍勒索。據法院認定,顧新劍調任天津后,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顧新劍以向稅務機關舉報無錫愛瑪偷漏稅問題等手段,多次向張劍索要錢款,達2.35億元。
按照張劍的說法,顧新劍曾以稅務問題為由打電話一次性索要10個億,讓他精神一度崩潰。
張劍的妻子段華還提到,“愛瑪公司凝聚了張劍所有心血,而且當時公司正在籌備上市,張劍擔心顧新劍的行為會毀掉公司。”
最終顧新劍被逮捕,并在2016年4月,因敲詐勒索罪、職務侵占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0年。無錫愛瑪則因漏稅問題受到了行政處罰,追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2000萬元,同時處以罰款1000萬元。
無論事實真相如何,這場持續了三年的“高管內斗”事件,讓愛瑪科技第一次上市計劃不了了之。
2018年6月22日,愛瑪電動車首次正式向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
而此前的5月1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及工信部等四部門批準發布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國家標準,釋放出強烈的監管信號。
強監管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不言而喻,但愛瑪科技依然選擇在這個敏感的時期沖刺IPO。
同年12月21日,證監會向愛瑪電動車提出了一份反饋意見,就規范性、信息披露以及財務會計資料三大方面的總計58個問題,要求公司和保薦人在30日作出書面回復。
這58個問題中,更為嚴重的其實是資產重組,具體到公司而言,就是愛瑪體育。
公開資料顯示,愛瑪體育主營業務是自行車生產與銷售。2015年3月,為聚焦電動車業務,愛瑪科技將愛瑪體育的全部股權作價1億元,49.00%的股權轉讓給三商投資,51.00%股權轉讓給天津富士達。
2018年1月,天津富士達將其持有的愛瑪體育51.00%股權,以7785.86萬的價格轉讓給三商投資。同時,愛瑪科技又以3.02億元收購了愛瑪體育旗下的土地資產,愛瑪體育則被注銷。
而在2017年10月14日,三商投資的實控人由張劍轉變為喬寶剛,后者受讓張劍50%的股份成為三商投資的法人,而喬寶剛還是愛瑪科技發起股東之一。
當時有媒體評價稱,這是一場張劍主導的左手倒右手的資本運作,雖然未被最終證實,但確實成為了愛瑪科技上市路上的絆腳石。
愛瑪科技沒能如期在30天內作出書面回復,直至2019年9月5日,愛瑪科技再次更新申報稿,距離首次提交申報稿已超過了一年的時間。
而彼時,愛瑪科技的老對手雅迪控股和新日股份早已分別在港股、A股上市多年,連電動自行車新貴小牛電動都已在2018年登陸納斯達克。
愛瑪科技數度沖刺,都錯過了好時機。
天價代言
對于愛瑪科技而言,成也廣告,難也廣告。
2009年,周杰倫首次執導的電視劇《熊貓人》劇組,經過了臺北、廈門的拍攝后,轉景上海。拍攝間隙,周杰倫和愛瑪電動車簽下了代言合同。
隨后,“愛就馬上行動”的廣告詞流傳于大街小巷。
(周杰倫的“座駕”不再是AE86)
據悉,愛瑪給周杰倫的兩年3000萬代言費,打破了王菲2000萬元代言洗發水的紀錄。
時任愛瑪電動車總經理余林曾在談到這筆代言時表示,“愛瑪的營銷額高達5億元,3000萬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周杰倫代言能提升品牌知名度,一年的品牌價值可達20億元。”
周杰倫所帶來的品牌價值很難統計,但雙方都對彼此非常滿意。
2019年12月11日,愛瑪在天津舉辦20周年品牌盛典,愛瑪董事長張劍為周杰倫頒發了長情代言獎,周杰倫則為愛瑪唱了一首《告白氣球》,并現場續簽了第12年的品牌代言。
除周杰倫外,曾為愛瑪科技的品牌或產品代言過的明星還有范冰冰、金秀賢和EXO。
天價代言費可以換來遠超期待的品牌價值,但也會造成顯而易見的資金壓力。
愛瑪科技的招股書顯示,公司長期待攤費用構成情況中,品牌代言費占較大比例。2016年金秀賢的品牌代言費為600萬,同年的廣告及業務宣傳費為4368萬,占銷售費用的比重為23.56%。
2017年,愛瑪科技繼續加大投入,明星的品牌代言費增加了521萬元,達到1121萬,且廣告及業務宣傳費較上一年增加了6925萬元。
在長期待攤費用構成中,品牌代言費占比均超過30%,最高達63.47%。
還值得注意的是,對于2017年公司凈利潤大幅下跌,愛瑪科技將其歸因于當年開展的毛利率較低的共享單車業務。
對于愛瑪科技而言,入局共享單車業務同樣是把雙刃劍。
2017年,共享單車成為炙手可熱的風口,愛瑪科技高調入局,與摩拜開始合作,自行車訂單因此大幅提升,貢獻了3.46億元的銷售額,占收入總額的4.44%。
但這部分營收并沒有給愛瑪科技帶來期待已久的現金流,反而是激增的應收賬款。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愛瑪科技應收賬款約2.64億元,較2016年末大幅增長162.37%。其中,愛瑪科技對摩拜的應收賬款余額3559.64萬元,占比12.43%,居于首位。
2018年,來自摩拜的訂單量下降,愛瑪科技又開辟了與滴滴旗下青桔單車的合作,青桔單車的運營方杭州青奇科技有限公司超越摩拜成為了愛瑪科技在共享單車領域的最大客戶,同時也是愛瑪科技前十大客戶。
受共享單車業務影響,本來營收貢獻已經不到1%的自行車業務,在2017年占愛瑪科技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達到6.44%。
可惜好景不長,共享單車從風口跌落,愛瑪科技自行車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也一降再降,從2017年的6.44%,降至2018年的3.06%,最終跌到2019年上半年的0.75%。
共享單車是毛利率更低的行業,很難作為愛瑪科技的利潤增長點,自行車業務也不是愛瑪科技當前的重點。
要解決現金流問題,就必須上市;要上市,又不得不暴露出問題。資本的力量不容小覷,資本市場的飯也同樣不容易吃到。面對業績滑坡、利潤萎靡、產品質量等問題,愛瑪科技的上市路尤其艱難,而在敲鐘后,資本市場的考驗才剛開始。
競爭掉隊
愛瑪科技艱難上市的兩年,恰好是電動自行車行業二度暴漲的兩年。
2018年5月15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公布,該標準于2019年4月15日實施,瞬間顛覆了整個電動自行車行業。
當時,國內兩輪電動車保有量3億多輛,參照新國標的技術規范,約70%不符合新國標的要求。隨著新國標的正式實施,各省市相繼出臺電動車管理細則,為超標車設置過渡期。
按照相關政策的處置方案,過渡期截止集中在2021-2023年。
簡單粗暴地估算,理論上有2.1億輛電動自行車的市場需求,三年換車期,年均7000萬輛,而2019年全國電動自行車產量才3600萬輛。
即使不算上新增用戶,電動自行車市場也將以翻倍的速度增長,十分夸張。
據方正證券公布的數據,2010-2019年,電動自行車行業產量復合增速僅2%;而在2019-2023年,復合增速將達到15%,行業規模也將從500億元翻倍到1000億元以上。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自上而下地砸碎了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天花板。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電動自行車行業較低的毛利率,以及愛瑪科技更低于同行的毛利率和研發投入。
據招股書顯示,愛瑪科技2018年、2019年與2020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89.90億元、104.24億元和129.0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92億元、5.10億元和5.14億元。
由此來看,愛瑪科技的營收規模持續保持增長,但凈利潤增長速度則在2020年出現了大幅下滑,同比2019年僅增加了0.7%。
?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愛瑪科技的資產總額為98.93億元,負債總額為71.05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為27.82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愛瑪科技的營收為31.28億元,凈利潤為1.53億元。
對比之下,愛瑪科技的營收規模超過新日股份、小牛電動,但和雅迪控股還存在相當的差距。
2020年度,雅迪控股的營收為193.60億元,同比增長61.76%;歸屬該公司擁有人的凈利潤為9.57億元,同比增長85.39%。
產品銷量方面,雅迪控股2020年共銷售1080.33萬輛電動兩輪車,而同期愛瑪科技電動自行車銷量為389.63萬輛。此外,愛瑪科技在營銷投入、研發支出的費用均低于雅迪。
目前,愛瑪以10%左右的市場份額占據國內電動自行車領域第二的位置。但隨著千億級市場的展開,電動自行車行業已經換了玩法。
結語
2016年,雅迪控股港股上市;2017年,新日股份A股IPO;2018年,小牛電動登陸納斯達克;2020年,小米生態鏈企業九號公司在科創板上市。
此外,國內動力電池五巨頭,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力神電池、比亞迪已陸續進入電動車兩輪車市場。
高端市場有資本加持,拼的是研發和配置;低端市場掌控用戶規模,主打渠道與口碑。
以代言換市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更何況,強如周杰倫也只有20億元的市場價值,千億級的市場里,能找得到幾個周杰倫呢?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