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外企高管中年失業,被迫向上海市長求助,生活沒有容易二字
最近,突然有封求助信,在網上流傳開來。
來源:易簡財經
這是一位擁有二胎家庭的,48歲的高學歷外企高管,在失業兩年后,寫給上海市市長的求助信。
?
為了方便閱讀,小編將他的求助信復制到這里:
尊敬的龔正市長,您好!非常榮幸,本人和您是本家,都姓龔;我是猶豫好久才決定給您發這封郵件,因為我想我是代表當下相當一部分高學歷且資深但失落的大齡職場人給您寫的信。
?
首先,我在這感到非常慚愧,雖然我是碩士/本科都是重點大學畢業的上海人,也曾經在知名外企工作過近20年,也做過好些年外企高管,我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有過硬的管理以及業務能力。
?
不過自從2018年離職后就一直未能在社會上找到合適的工作,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已經如今已48歲了,絕大部分公司和企業由于種種原因原則上不會考慮錄用我這樣的大齡青年;我也嘗試過自主創業,但最終以失敗告終;我太太也面臨同樣的境遇。
?
前些年,我們響應國家的號召生了二胎,如今我們還需要撫養兩個兒子,一個剛上高中,另一個上幼兒園;同時,國家今后會把我們這些人的退休年齡延遲到65歲,那就意味著我這樣的大齡青年至少還需要工作十多二十年才能正常退休。
?
坦率講,如今在上海像我這樣的40-50歲的失落的大齡高學歷的資深職場人很多,我認識的朋友同事就有好幾個現在和我情況類似。我們這兩年通過許多專業的求職網站如領英、獵聘都未能找到工作;大家空有一身本事和抱負卻報國無門,但同時還得承擔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責任。
?
近兩年來我一直在申領政府發放的微薄的失業金,加上偶爾掙到的咨詢費及家里有限的儲蓄勉強度日;但我們總不能這樣碌碌無為地坐吃山空一直下去,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對此,我想請求政府能否幫助我們這些高學歷且資深的大齡青年搭建一些沒有年齡歧視的職業平臺,我們這些人有的是學歷/能力/精力,我們完全還能為社會貢獻一二十年,為何我們有那種被社會拋棄了的感覺;我們也注意到近年有近千萬的大學畢業生要涌入就業市場,但他們的目標崗位和我們是大相徑庭的,完全沒有沖突。
?
我們真心希望政府能夠幫助我們這些人和企業聯姻,我們將繼續為我們的國家和社會貢獻我們的智慧和才華!盼復,非常感謝! 龔建。
?
這封《求助信》一經發出,便迅速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
很多網友覺得不可思議,有網友表示,“你一個48歲的外企高管,還能失業找不到工作?”
?
還有網友表示,“建議這位上海大齡失業青年,可以賣掉上海的房子,選擇租房住,這比寫信給上海市長更能解決自身問題。”
?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覺得,上面這部分網友沒有同情心。
?
其中一位網友就表示,“一個48歲的男人失業了,妻子和自己情況類似,身邊也有不少人這樣。那他向市長寫信求助有什么問題嗎?以后你不會到48歲?簡單的同理心都沒有,反倒幸災樂禍的不少。”
?
另一位網友表示,“網絡還真是主要年青人,且少有同理心。如果這封信能就此改變或完善:不同年齡層次的就業環境,讓所有人都有不同就業平臺,也是所有人福祉,因任何人終有48歲一天(不需內卷到不分學歷和經歷都去送外賣);從更高層面看,也能更好推動延遲退休政策。”
?
為什么上海失落大齡職場男的求助信被熱議?
?
因為這個事戳中了如今社會上的多個熱點:中年、失業、創業失敗、二胎、延遲退休.....每一個單獨拿出來,都是熱點事件,而這位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大齡職場男,一下全碰到了。
?
一位知乎網友就說了,人到中年“作死”三件套就是:二套房貸、生二胎,以及失業后選擇創業,這位48歲外企高管都拿全了,估計把家底也賠的差不多了,要不然也不會選擇吃低保,給市長寫求助信。
?
對此,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回復稱,已安排龔先生所在松江區就業促進中心與其對接。4月12日,松江區就業促進中心將該信息反饋至其戶籍地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并安排就業援助員和職業指導師進行跟蹤對接。此外,相關單位還協助龔先生辦理求職登記、宣講部分就業扶持政策;指導其完善簡歷;還為其推薦了四個崗位,包括銷售管理崗、城市合伙人等。
?
但說實話,遠水解不了近渴,這幾個崗位,大概率也不適合他。那么多年輕力壯、高性價比、低收入的人才蜂擁而至,怎么會有企業傻乎乎地接盤這些中年失意男呢?果不其然,在入職其中一個公司后一個月,龔先生選擇了離職。
?
所以,為什么國企、央企、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求職越來越火熱。那是因為,在體制外人過了35歲就開始焦慮,失業之后,市場基本不會再給你機會東山再起。而體制內,人過了35歲雖然也有焦慮,但焦慮的方向和程度完全不同,即使事業生涯斷線,但怎么都不會影響生活。在體制外,你焦慮的都是活生生的生存問題。
?
最后,希望大家到了48歲,都有更美好的未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