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二哥”中炬高新連年掉隊,姚振華有責任嗎?
野蠻人姚振華,竟不能賣好一瓶醬油?
花朵財經原創??
一直雄踞醬油界二哥王座,但自野蠻人姚振華2018年全面掌控公司董事會后,今朝便陷入了連年掉隊的窘境。
中炬高新,恐怕怎么也不會想到,今天自己會走到這一步,然而現實已經擺在眼前。時至今日,作為醬油行業收入規模僅次于海天的中炬高新,近年來與海天的差距已經越拉越大。
此外,在千禾味業等后來者的追趕下,公司醬油二哥的地位也岌岌可危。遙看今朝,盡管公司一直在加大營銷力度,但無論如何,公司始終難以擺脫在業內墊底的困局。
業績增速連年掉隊
6月18日晚,繼4月1日審議通過回購議案后,中炬高新就回購股份進展披露了最新公告。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實施回購股份累計已達409.58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51%,耗資近1.8億元。
據此前公告顯示,中炬高新此次回購股份將全部用于股權激勵,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3~6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60元/股。
股價低潮期,推出巨資回購方案,并且全部用于股權激勵,或許可以說,這不僅與維穩公司的股價相關,同時還可能牽扯著公司業績增速日益下挫的巨大壓力。
4月27日,中炬高新披露一季度業績報表。今年前三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63億元,同比增長僅9.51%;實現凈利潤1.7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5.17%。這是公司時隔五年后的首次季度業績下滑。
對比同時期海天味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65%;千禾味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91%,中炬高新的業績頹勢顯而易見。
事實上,從2018年起,中炬高新的營收增速便與同行差距在不斷擴大。
2018-2020年,中炬高新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5.4%、12.2%、9.6%;同時期海天味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6.8%、16.2%、15.1%;千禾味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2.4%、27.2%、25.0%,可以發現,中炬高新的業績掉隊趨勢尤其亮眼。
從估值的維度來看,受業績成長性欠缺影響,資本市場給予中炬高新的PE值,遠低于同行競爭者。截至6月22日,中炬高新、海天味業、千禾味業的動態PE值分別為46.62倍、70.59倍、116.60倍。
渠道與品牌表現不佳
從行業維度來看,調味品作為日常生活必需品,規模企業比拼的無非就是渠道及品牌。也就是說,中炬高新在行業中掉隊,絕對離不開這哥倆的影響。
數據顯示,2020年中炬高新經銷商數量超過1400家,不僅與千禾味業1404家經銷商數目不分上下,且遠遠小于海天味業7051家經銷商數目。面對前有海天味業的碾壓,后有千禾味業的瘋狂追趕,中炬高新所承擔的壓力,并不容小覷。
不同于競爭對手,中炬高新在品牌運營方面,主要采取雙品牌運營,旗下有美味鮮及廚邦兩大品牌。
然而,資源是有限的,兩個品牌同時運營,勢必將削弱公司的品牌力,讓廣大消費者對產品品牌可能更難形成深刻的記憶。此外,公司的股票簡稱也無法凸顯出公司的品牌特性。
對于品牌的強弱,最直觀主要體現在高毛利率上。2018-2020年,中炬高新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9.12%、39.55%、41.56%;相比同時期海天味業銷售毛利率分別為46.47 %、45.44 %、42.17%;千禾味業銷售毛利率分別為45.74 %、46.21 %、43.85%。中炬高新銷售毛利率長時間在業內墊底,更側面反映出了公司品牌的弱勢。
由于渠道與品牌力表現不佳,中炬高新存貨營運能力問題也十分凸出。2020年,中炬高新的存貨周轉天數為195.39天、存貨占公司資產百分比25.26%;相比同時期海天味業存貨周轉天數53.30天、存貨占公司資產百分比7.11%;千禾味業存貨周轉天數135.13天、存貨占公司資產百分比18.08%,中炬高新又一次地在同行面前低下了頭顱。
付出遠小于回報
實際上,為提升渠道與品牌力,過去幾年中炬高新一直在加大營銷力度,但具體效果一直不盡人意。
今年一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為1.53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4.74%,相比當期公司營收增速僅9.51%,可以說付出要遠遠小于回報。
與之相仿的還有,2019-2020年,公司廣告費支出分別同比增長了56.7%及23.5%;銷售費用項下的職工薪酬也分別同比增長了15.5%及32.95%。
然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一時期,中炬高新營收增速分別僅為12.2%及9.6%。不難看出,即便加大營銷力度,也很難改觀中炬高新的業績倒退。
值得注意的是,中炬高新2018年起業績增速與同行差距不斷擴大的時間點,恰好與寶能全面掌控公司董事會處于同一時期。那么問題來了,這是否意味著被王石稱為“野蠻人”的姚振華,并不能賣好一瓶醬油?
6月15日,中炬高新發布了一條關于聘任副總經理的公告。公告顯示,根據公司經營管理需要,經公司總經理提名,并經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審查,董事會同意聘任張弼弘先生、李建先生為公司副總經理,任期至本屆董事會屆滿。
然而,在董事會對李建的聘任議案中,出現了兩張反對票。董事余健華反對理由為:“李建長期從事金融行業,對調味品行業經驗不深,現在分管物業部門業績也不理想。”獨立董事陳燕維反對理由為:“李建未有調味品行業的相關履歷。”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