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話”的海底撈 4個月蒸發近2600億 創始人對業績增長“不抱希望”
日前,一份有關海底撈舉行的交流會紀要在網上流傳,該份會議紀要顯示,張勇的答復十分“耿直”,不僅直言大家“神話”了海底撈,更是說對于海底撈未來的增長“不抱希望”,并勸投資者要謹慎。
來源:黑池財經
“大家太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近期在一次交流會上表示,在過去半年里,海底撈經歷著股價的快速跌落,與之相伴的還有凈利下滑、翻臺率連年下降、菜品漲價、門店暫停營業等消息。
日前,一份有關海底撈舉行的交流會紀要在網上流傳,該份會議紀要顯示,張勇的答復十分“耿直”,不僅直言大家“神話”了海底撈,更是說對于海底撈未來的增長“不抱希望”,并勸投資者要謹慎。
創始人對業績增長“不抱希望”
在當日的大會上,張勇還有不少言論“出圈”,針對網上有消費者稱,“海底撈服務好,但是味道一般,味道怎么考慮的”,對此,張勇回應稱,“餐飲業和火箭上天是有差異的,火箭上天有標準,餐飲沒有標準,只不過是有些企業強調口味的宣傳,我們不重視而已,看報表,我們的營銷費用是零”。
?
6月24日晚間,#張勇回應海底撈不好吃#的話題直接沖上了微博熱搜第一,此外,在談到洞察人性時,張勇也用海底撈不好吃來打比方,“洞察人性很難講,比如消費者說海底撈不好吃,其實可能是嫌價格貴,我老婆說我回家晚,可能是我對她關心不夠,如果我信我老婆的話,每天都在家待著,我相信我老婆會更討厭我”?。
?
對此,多數網友直言,“好不好吃不說,確實是越來越貴了”、“不好吃另當別論,但是貴是事實”、“兩個人吃了五百塊感覺還沒吃到啥東西!確實一般 味道也一般”,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了認同,認為口味眾口難調,因人而異。
?
?
而對于張勇的洞察人性論,還有網友調侃到:“學會狡辯了”、“這樣說,嫂子知道嗎”、“男人的嘴騙人的鬼”.....
?
當被問及海底撈未來是否會維持業績的持續增長?張勇卻說,作為海底撈最大的股東,他是不抱有希望的,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海底撈確實不香了。
?
曾經頂著“火鍋第一股”的光環,海底撈備受資金追捧,一度被業內稱為“火鍋中的茅臺”,股價可謂牛氣沖天,即使是受到疫情沖擊,漲勢也未曾停歇,2021年2月一度創下85.75港元/股的紀錄,總市值曾高達4545億港元,當時的市盈率更是達到驚人的780倍。
?
然而,自今年2月18日以來,海底撈的股價上演雪崩式下跌,此后股價一路下行,期間因股價暴跌屢屢沖上微博熱搜,截至6月24日收盤,海底撈股價僅剩36.9港元,市值跌破2000億港元,縮水近2600億元。
?
慘不忍睹的下跌,也讓張勇痛失“新加坡首富”的寶座,據福布斯富豪榜實時榜,張勇現排名新加坡富豪榜第四,但如今看來,張勇對海底撈股價下跌的態度,似乎顯得較為淡定。
?
在前述交流會上,張勇表示,“大家神話了海底撈,我本人非常反感,你們要理性,投資要謹慎,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實,看看海底撈就知道了,所有餐飲企業面臨的困難,我們同樣面臨;所有餐飲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依然沒有解決”。
?
除了暴跌的股價,海底撈的業績也出現了大幅下滑,據海底撈的財報顯示,2020年全年,海底撈營收286億元,同比增長7.8%;全年凈利潤3.1億元,同比下降86.8%。
翻臺率持續走低 有門店被關
而相比凈利潤的暴跌,更令海底撈擔憂的或許是持續走低的翻臺率,而這或許正是張勇對于海底撈業績不抱有希望的主要原因。
?
一直以來,海底撈的超高翻臺率都是同行望塵莫及的優勢,翻臺率是指一家餐廳一天內每張桌子的平均使用次數,是餐飲行業公認的核心數據,直接關系到餐廳的收入,也直接反映客戶對餐廳的喜愛度。
?
2018年或許是海底撈的高光時刻,當年海底撈服務1.6億人次,平均翻臺率5.2次/天,幾乎創下了餐飲界的最高翻臺率,但近年來,海底撈的翻臺率卻出現連續下滑,相關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海底撈的平均翻臺率下降到4.8次,為近三年來最低,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餐廳平均翻臺率再次減少到3.3次。
?
即使是疫情相對好轉很多的2021年,海底撈的翻臺率仍在下滑,據海底撈管理層透露,2021年4月,旗下餐廳整體翻臺率低于3次,僅有2019年同期的70%,較3月的3.5至3.7次繼續下跌,低于市場預期。
?
?
值得一提的是,張勇還在前述交流會上作出反思,承認自己在去年6月作出門店擴張的決定是錯誤的,“2020年6月份我判斷疫情在9月份就結束,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臺灣,新加坡的店還受疫情影響開不了,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月我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當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應的時候已經是3月份了”。
?
的確,2020年雖有疫情,但海底撈的開店速度卻沒有放緩,年報顯示,去年全年,海底撈新開544家門店,而在2019年底,海底撈的門店總數為744家,這相當于海底撈在2020年開出了超過過去20多年開店總規模70%的新店。
?
盡管瘋狂擴張可以保證整體營收的增長,但負面效果也非常明顯,翻臺率、新店盈虧、人員管理、用戶口碑等等指標都會被拖累,此外,海底撈也因菜品質量等問題被頻頻投訴,多次登上熱搜榜。
?
海底撈最近一次上熱搜是因為門店歇業,就在上個月,有媒體報道,稱北京有10家海底撈門店歇業或者延期開業,而這不僅僅是北京的狀況,海底撈加速擴張后開始關掉表現不佳的門店。
?
這也讓市場擔心,海底撈高速開店的節奏會否停滯,對此,張勇表示,一旦整合好現在的門店,海底撈還會繼續擴張,“這是我的使命,直到海底撈倒下來為止”。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