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不夠,賄賂來湊?威高骨科IPO迷霧重重
研發投入少得可憐,威高骨科IPO只為圈錢?
花朵財經原創??
劣跡斑斑的威高骨科,也能登陸科創板?
近日,根據官方消息顯示,作為國內骨科龍頭的威高骨科,已成功完成科創板上市注冊,公司股票距離正式掛牌交易已近在咫尺。
從2016年擬借殼上市失敗,到今天王者歸來,事實上威高骨科所涉的負面輿論并在不少數。比如,一邊是鐵證如山的商業賄賂記錄,另一邊是少得可憐的科研投入。
業績不夠,賄賂來湊?
招股說明書中,威高骨科明確表示,因所屬行業特點,發行人不能完全控制其員工個人與醫療機構、醫生及患者之間的互動。
也就是說,對于商業賄賂風險,威高骨科也是沒有辦法完成控制的。這是什么概念?說白了,和繼續放任賄賂銷售又有何區別呢?
回眸歷史,有關威高骨科商業賄賂的案例數不勝數。在百度上隨便一搜“威高骨科商業賄賂”的關鍵詞就有超過4萬個結果。
對于員工的頂風作案,背后或少不了威高骨科的扶持。截至2020年底,威高骨科銷售毛利率高達82.35%,但凈利率僅有30.59%,其中銷售費用率高達34.59%。
相關資料顯示,威高骨科分別在各年度對前十名銷售人員發放了巨額的現金獎金。2017-2019年,公司各年現金發放前十名銷售人員相關服務終端銷售金額分別為7975.23萬元、11916.56萬元及18553.06萬元。到2019年,公司人均銷售獎金已達到了73.84萬元。
相比之下,威高骨科同期的研發投入占比不到5%,研發人員平均年薪也才不過13萬元左右。如果說威高骨科對多起的商業賄賂案是無責的,那是否有人愿意相信它?
實際上,自打計劃IPO后,威高骨科明顯老實多了。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目前,公司已對相關現金交易事項進行了全面規范,2020年停止了赤裸裸的現金獎勵。
很自然,事出反常必有妖。回眸歷史,2016年計劃借殼恒基達鑫上市時,就是因當時公司涉嫌商業賄賂案件而無法如愿。如此看來,威高骨科這次沖IPO,的確是該收斂一下了。
但以這樣的趨勢繼續下去,公司的業績可就遭殃了。2020年,威高骨科的營收增速從前一年的29.97%,一下子就掉到了15.88%。這看起來就好像是不多多行賄,產品必然賣不動似的。或許可以這樣說:業績不夠,得賄賂來湊。
一旦成功上市后,看來威高骨科得趕緊恢復對銷售人員的現金獎勵才行,不然業績不夠,該拿什么來湊?畢竟咋家對研發的投入,可一直都沒啥建樹呢!
上市似乎只為圈錢
還有一個就是,威高骨科本身并不缺錢,公司的現金流可以說是非常充沛的。
根據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賬上光現金就有16.01億元,占公司總資產的50.43%。也就是說,威高骨科是一家窮得只剩錢的公司。
坐擁巨額資金,卻嚷嚷著要來A股募集18.81億元,這又是何苦呢?
據了解,在申請上市之前,威高骨科還拿出了8億元給股東分紅,而這筆資金大約是公司2019年和2020年的利潤總和。關鍵是在本次發行前,公司實際控制人陳學利控制了威高骨科90.17%的股份,這意味著此前九成的分紅資金,都流入了大股東的口袋。
先分光利潤,再利用上市募集資金補充現金流,看看,這不是圈錢,又是什么?
此外,公司此番上市募集的合理性,同樣存疑頗多。
公司在招股書中稱,募資18.8億,其中10.62億將用于骨科植入產品擴產項目、3億用于研發中心建設、5.18億用于營銷網絡建設。本次募投項目中的骨科植入產品擴產項目,將分別增加脊柱類、創傷類和關節類產品的產能 297 萬件、345 萬件和25萬件。
以公司核心業務脊柱類產品為例,2020年產能為224萬件、產量為218.10萬件、銷量為190.92萬件,而擴產后產能將達到521萬件。假設公司滿負荷生產,年產量521萬件,以目前該產品銷售額6%的增長率算,項目投產后,過多的產品明顯將很難消化。
問題在于如果產品真有擴產必要,前幾年一直手握巨資的威高骨科,為何在建工程一直保持著零狀態呢?
種種跡象表明,擴產或許只不過是為上市找的一個理由罷了。
領先優勢不過升斗
除此之外,被市場公認為國內骨科龍頭的威高骨科,其領先優勢同樣備受質疑。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公司在骨科植入醫療器械領域的整體市場份額位居國內廠商第一,全行業第五,各細分領域均排名靠前。
然而截至2019年,威高骨科在國內骨科市場的份額不過僅4.61%。眼看著公司所占市場份額如此低下,所謂的國內廠商第一稱號,看來也只是徒有虛名,不過升斗而已。而與外資巨頭比較,威高骨科的市場地位,更不值得的一提。
最致命的是,在與國內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研發對比中,威高骨科竟是墊底的那人。2018-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僅為4.44%,處于業內的最低位水平。此外,無論在研發投入金額或是發明專利上,公司也并無明顯的優勢可言。
2018-2020年,公司營收增速分別為33.67%、29.97%、15.88%,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59.60%、36.42%、26.24%。可以發現,公司業績增速也同時正在逐年放緩。
對比骨科國產品牌老二大博醫療,其營收已逼近威高骨科,且利潤還超越了威高骨科。
看來如果威高骨科繼續不在研發上下功夫,隨著市場對商業賄賂監管日益趨緊,未來的龍頭地位很快就要不保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