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IPO募資上半年創歷史新高 下半年榮景能否持續?
有海外媒體分析,在經歷上半年火熱的IPO活動之后,分析師預計亞洲IPO市場下半年可能會有所降溫,因為當前估值偏高和對美國貨幣政策的擔憂,令投資者更加謹慎。
來源:財聯社
作者:胡家榮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亞洲公司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籌集了820億美元,是歷年同期的最高紀錄,超過了2010年同期的630億美元。同期,超低利率和充足的流動性大大提升全球股市的估值,同時也引發了全球IPO的熱潮。今年來,全球新上市公司的規模已達到近3510億美元。
盡管亞洲各家投行們下半年的IPO項目仍舊不少,但他們未來可能會發現IPO市場很難繼續上半年的熱度,因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擔心不斷上升的通脹將促使美國和其他主要央行提前停止放水。
瑞銀集團亞洲股權資本市場聯席主管Selina Cheun表示,放眼未來,投資者對市場的判斷可能會趨于保守。很多投資者認為,目前科技股的估值相對較高。
不過,也有分析師保持樂觀態度。
摩根大通亞太區股票資本市場主管Francesco Lavatelli表示,"今年余下時間,(IPO)需求仍將繼續維持,主要是受宏觀經濟狀況影響,市場流動性可能仍將獲得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支撐。"
韓國和印度出現大型IPO
今年,科技股在亞洲IPO熱潮中走在前列,比如2月上市的中國視頻網站快手募資額420億港元,創下今年來全球最大,上市后更是出現較大漲幅,當日收漲160%。
但這波科技股熱潮并沒有持續多久,從3月份開始,隨著美國經濟復蘇,外界開始擔憂美聯儲提早收緊寬松貨幣政策,從而引發了投資者對科技股和醫療保健股等成長型股的拋售。IPO市場也感受到了這股拋售的壓力,在股價波動加劇之際,那些意向發行人被迫降低了目標估值。
不過,投資環境的變化并沒有阻止亞洲一些最熱門的韓國和印度公司上市。作為亞洲地區IPO的重要來源,韓國今年有望迎來創紀錄的一年,計劃下半年上市的手機游戲開發商Krafton Inc.和網上貸款機構Kakao Bank,它們的合計籌資額預計超過70億美元。
亞洲上半年IPO繁榮也有SPAC項目的助推,SPAC是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來進行上市,去年以來,SPAC成為美國IPO市場上一支重要力量。
許多機構表示,亞洲市場的SPAC目標集中在科技領域。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4月對SPAC公司的認股權證會計方法提出質疑,這類公司上市的進程有所放緩。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