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上市申請的Soul在心虛什么?
“我們的使命是建立一個社交元宇宙(‘soul’cial metaverse)。”Soul的招股書很次元。
?
“Metaverse”(元宇宙/超元域)的概念出自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的《雪崩》,作家尼爾·斯蒂芬森描繪了一個以互聯網為基礎、超越現實世界卻又與現實世界緊密相連的共享虛擬空間,人們可以通過虛擬身份進行娛樂和交流。
?
電影《頭號玩家》中的“綠洲”游戲,就是相對接近于“元宇宙”概念的故事。而主打陌生人社交的Soul,能打造出這樣一個理想空間嗎?
?
但“社交元宇宙”這個梗,在旁觀者看來不過是Soul為自己上市鋪墊的一塊墊腳石罷了。5月11日,“社交元宇宙第一股”Soul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
6月18日,Soul更新后招股書,并將發行區間設定在13美元/ADS-15美元/ADS,IPO募資2.28億美元,同時招股書顯示本次IPO獲得了米哈游8900萬美元的私募配售。
?
6月23日12時45分,在原定上市日期的前一天,Soul卻突然發布公告稱,“大家都知道我們在申請赴美上市IPO的事情,進程也非常順利……經過慎重思考,管理層先暫停IPO的定價流程。我們的大股東騰訊也支持這一決定。”
?
“社交元宇宙第一股”就這樣臨門一腳抱憾暫停。一切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
一場惡意競爭的官司
?
Soul的發展歷程中,Uki絕對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
業內普遍認為,Soul選擇在IPO前一天暫停的最大原因,就是與Uki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定于6月29日公開開庭。這次的官司,仍然是2019年雙方惡意競爭糾紛的延續。
?
Uki是一款專注為年輕人尋找“對的人”的社交APP,由上海牛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是Soul的直接競品。
?
2019年11月,UKi因為“存在涉黃有害的低俗內容”,被各大主流應用商店下架。Uki調查后發現,發布有害信息的用戶正是在Soul任職的合伙人、前董事李某及其下屬范某某。2020年3月,上海市普陀檢察院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將“設局釣魚”的李某、范某某批準逮捕。
?
|?圖片來源:中國檢察網
2020年12月31日,Uki官方公眾號發布了《致所有關心Uki APP朋友們的一封信》,直言“我們的同行、靈魂社交軟件SOUL 惡意舉報我們,導致Uki受影響下架3個月。這三個月,Uki新增用戶銳減,發展陷入停滯”。
?
Uki創始人孫銘君曾經對媒體表示,從可量化的角度看,在產品下架的三個月內,Uki錯過了至少500萬的新增用戶。
?
這個用戶體量損失對于一個小眾APP來說,打擊近乎是毀滅性的。要知道,從招股書來看,Soul2019年和2020年平均月活躍用戶數也不過1150萬和2080萬。
|?圖片來源:Soul招股書
?
2020年底的判決中,法院認定了兩位員工個人的責任。而Uki方則認為李某和范某某的行為,代表了Soul的意志,目的是服務于單位公司利益。
?
Uki在聲明中表示,“一審判決出來后,SOUL發布聲明稱惡意舉報系員工個人所為,此舉罔顧事實,推卸責任。我們決定,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維護我們的正當利益:向有關部門舉報SOUL的運營主體上海任意門科技有限公司的不正當競爭,并繼續通過司法途徑要求其公開道歉、賠償損失。”
?
這也是雙方最大的分歧點:到底是員工的個人行為,還是公司意志?
?
Soul上市前夕,Uki運營方上海牛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起訴Soul運營方上海任意門科技有限公司,案由為“不正當競爭糾紛”,Soul已被凍結2693萬元,開庭日期為6月29日。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官網顯示,目前該案件已經取消開庭。
?
|?圖片來源: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6月21日,Uki官方公眾號還曾發布聲明稱,“我司已依法收集到上海任意門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璐等人涉嫌參與對我司不正當競爭的關鍵證據,將擇期對外公布。”目前該聲明已被刪除。
?
很難不說一句,Uki的策略就是敲山震虎,讓Soul四面楚歌,主動撤回IPO;如果Soul不主動撤回,也會讓其在上市后先吃個官司。
?
雖然Soul在官方聲明中提到“已收到了其他資本運作的可能性”,但是與Uki的惡意競爭羅生門,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每到“高光時刻”,就會炸一次。在Uki提出有關鍵證據、且開庭在即的前提下主動撤回IPO,很容易被認為是“心虛”。
?
Uki就像是Soul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不小心就是滅頂之災。未來,Uki與Soul之間,還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這種明顯的風險因素,必然會影響資本對Soul的認可。
?
難翻身的變現能力
?
除了Uki這一不確定因素影響外,Soul自身也存在諸多問題。
?
Soul營收越多、虧損規模越大。招股書披露,2019年、2020年、2021年Q1 Soul的總營收分別為7070萬元人民幣、4.98億元人民幣、2.38億元人民幣,凈虧損分別為2.995億元人民幣、4.88億元人民幣、3.83億元人民幣。
?
也就是說,Soul在今年一季度營收為去年總營收48%的情況下,單季度虧損卻達到了去年一年的78.5%。
?
|?圖片來源:Soul招股書
從成本情況來看,Soul的成本主要是銷售和營銷費用、技術和開發費用、一般及行政開支,其中銷售和營銷費用高企,研發費用偏低,這對于一個基于技術提高用戶體驗的平臺來說,并不是一個健康的結構,長期來看會增加營收壓力。
?
|?圖片來源:國泰君安證券報告《Z世代創造社交新機遇,Soul開啟靈魂社交元宇宙》
從付費情況來看,付費用戶數增長迅速,但付費率和ARPPU較低。
2019年、2020年、2021年Q1月活用戶數分別為1150萬、2080萬、3320萬,月平均付費用戶數分別為26.89萬、92.93萬、154.45萬,付費率則分別為2.3%、4.5%、4.8%,每個付費用戶的月平均收入分別為21.9元、43.5元、48.6元。
?
Soul在招股書中提到,目前其正處于商業化變現的早期階段。收入主要來自增值服務,如Soul應用程序上的虛擬項目和會員訂閱。2020年和2021年則分別探索了廣告和電商業務,這也是Soul未來增加商業化變現能力的兩條主要路徑。
?
財報披露,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Soul開始通過廣告服務獲得收入,并直接帶動了2020年總收入的增長。但從收入結構來看,增值服務收入占比高達97%,廣告服務的帶動效果其實非常有限。
?
|?圖片來源:Soul招股書
年輕一代的確更愿意嘗試新的購物方式,2021年Q1,Soul也順應趨勢上線了“Giftmoji”購物玩法,拓展社交電商業務。發件人可以從Soul提供的預選禮物精選列表中選擇產品,線上送給收件人,而收件人可以在打開神秘盒子后選擇是否兌換。
?
由于送禮者不知道接收者的個人信息,所以送禮者可以通過送禮在物質世界中進行互動,而不暴露真實身份。但這種模式也決定了單個用戶的購買金額不會太高,天花板顯而易見。
?
|?Giftmoji玩法示意
圖片來源:Soul招股書
?
社交電商模式在Soul上是否可以持續,背后是平臺是否能夠培養用戶在平臺養成常態化的購物習慣。交友場景與購物需求如何兼容?誰會在交友APP上買東西?這都是Soul在發力社交電商前需要回答的問題。
?
Soul在招股書中將受到歡迎的原因總結為:虛擬身份,興趣圖譜,去中心化,內容多樣、豐富、真實,游戲化功能,AI授權,健康有益。
?
總的來說,是社區環境和用戶體驗,讓Soul受到更多年輕人的歡迎。
然而不管是廣告,還是社交電商,都是互聯網平臺變現的慣性思維,對于Soul來說,與平臺的適配性到底多高,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檢驗。
?
想要獲得資本市場青睞,Soul需要平衡業務結構和平臺調性,打造更符合平臺調性、更具差異化、更有回報率的商業模式。否則即便上市,也只剩下“割韭菜”的傳統套路了。
?
陌生人社交的爛生意
?
陌生人社交并不是一個新的賽道。
?
2014年,“陌生人社交第一股”陌陌就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2018年,陌陌以超過6億美金的總交易金額,收購了競品探探,成為行業內絕對的“老大哥”。
?
幾年過去,遲遲講不出新故事的陌陌在輿論場上越來越少被提起,在資本市場上也備受冷落。
?
6月28日,陌陌收盤價15.95美元,相較于上市首日的收盤價17.02美元,下跌6%。而從長期趨勢來看,自2020年9月開始,陌陌股價漲幅就持續低于納斯達克及標普500指數漲幅,走勢低迷。
?
| 圖片來源:YahooFinance
陌生人社交APP很容易出現打“軟色情”擦邊球的問題,陌陌、探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等同于“約炮神器”,多次因色情內容問題被罰款、下架。
?
作為陌生人賽道的后來者,所有前輩們出現過的問題,Soul都有繼承。
?
2019年6月,國家網信辦發布《國家網信辦集中開展網絡音頻專項整治》通知,要求對包括Soul在內的多款APP進行集中整治,Soul因色情內容被迫下架兩個月。
?
而除了色情內容,Soul也曾被媒體報道“殺豬盤”頻發,被質疑審核機制存在問題。
?
“大部分騙子以創業者、成功人士、高學歷人士自居,最初對受騙者噓寒問暖,一旦聊到賺錢、副業等話題時便開始推薦類型不一的詐騙項目:彩票、比特幣、投資平臺等”。
?
“殺豬盤”的受害者,往往在短期內被騙,且面臨著維權無門的困境。就像你永遠不知道網絡的對面是一個人還是一條狗,Soul的用戶們也無法預見和自己“網絡情緣一線牽”的匿名網友是天使還是惡魔,這種隨機的危險性是陌生人社交無法祛除的底色。
?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曾對211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3.1%的受訪者和網友見過面。29.9%的受訪者有過“奔現”經歷。
?
|?圖片來源:中國青年報
Soul們更加無法控制的是線上聊的投機后,線下“奔現”后發生的事情。
?
山西省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曾審理過一起非法拘禁案,被告人王某某與被害人王某1通過“Soul”結識,兩人相識后迅速同居,王某某在處理感情糾葛時,采取毆打、拍攝裸體視頻等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已構成非法拘禁罪。
?
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固然在法理上平臺對線下發生的事情不必承擔責任,但是在情理上,這和“殺豬盤”一樣,會影響用戶對平臺的認知。
?
如此看來,陌生人社交其實算不上一門好生意,甚至可以說是爛生意。
?
一方面,陌生人社交中天然的危險性,讓平臺面臨著巨大的監管壓力;另一方面,平臺同質化嚴重,用戶幾乎沒有遷移成本;千篇一律“增值服務+廣告+電商”的商業模式,既影響社區環境、損害用戶體驗,在平臺垂直小眾的“設定”下,又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
結語
互聯網領域,誰都想做一做Z世代的社交的生意。在付費潛力如此廣闊的群體中,社交代表互動、代表粘性、代表可以更賺錢。但是在“老大哥”陌陌都沒有找到行業解決辦法的當下,Soul能否另辟蹊徑成為下一個開創者,遠比上市本身更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