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IPO互聯網企業集體遭安全審查,影響多大?
三天時間,四家網絡平臺被監管部門啟動網絡安全審查,到底要查什么?
作者|梁春富? ?
來源|野馬財經
7月2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滴滴啟動網絡安全審查。7月4日晚,網信辦宣布因滴滴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已通知應用商店下架其應用。
緊接著7月5日,網信辦官網再發公告,為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據相關法律,對“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實施網絡安全審查。
?
公告稱,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范風險擴大,審查期間三家網絡平臺停止新用戶注冊。
?
值得注意的是,被審查的這四家公司均在6月份完成美股IPO。
剛在6月完成美股IPO
監管部門對滴滴等幾家企業啟動的安全審查都趕在了其上市的窗口期。
?
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僅兩天之后,國家網信辦就官宣,對滴滴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又兩天過后的7月4日晚,滴滴被下架整改。
?
?▲滴滴
而前不久的6月11日和6月22日,BOSS直聘和滿幫集團也都完成了美股IPO。公告中的“運滿滿”和“貨車幫”早在2017年就合并組成了現在的滿幫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城際整車物流與車貨匹配信息平臺之一。
此前還有消息稱,滴滴赴美上市將國內道路信息打包送出。就此,滴滴官方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把數據給美國肯定是謠言?!睂τ趹帽幌录?,滴滴表示將“堅決落實國家有關部門的相關要求,已于7月3日暫停新用戶注冊,滴滴出行應用將嚴格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下架整改。已下載用戶可正常使用,乘客的出行和司機師傅的接單不受影響?!?/span>
?
突遭利空,股價的波動免不了。遭安全審查當天,滴滴股價盤前一度跌幅超過10 %,盤后跌幅收窄至5.34%。目前美股休市,最新情況對幾家公司股價的影響還未體現。
?
國內證券市場盤面上,7月5日,受此消息影響,網絡安全板塊走高。截止當日收盤,同花順網絡安全指數漲2.58%,盤中一度漲近5%。
?
板塊內個股來看,數碼視訊、任子行、吉大正元、國華晚安漲停,藍盾股份、華力創通等跟漲。
?
此外,網約車概念股也走強,漲近3%。投資哈啰出行的永安行當日漲停,天邁科技、宜昌交運等跟漲。
?
行業人士認為,不同于過去的限期下架,滴滴重新上架沒有時間表,對BOSS直聘和滿幫的審查也沒說什么時候結束,頭頂監管這柄達摩克里斯之劍的日子對企業來說不好熬。而新用戶停止注冊,老用戶也會觀望,網約車行業中美團、高德、首約等二線網約車平臺可能會借勢收獲一大批用戶,縮小與滴滴的差距。但要趕超,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相應地,BOSS直聘、滿幫在各自賽道上的競爭對手亦會獲得發展空間。
?
不過,若最終監管明確,倒逼這幾家企業做出一系列改革,整改到位后,向上發展,也不無可能。畢竟它們能走到行業頭部,靠的不是一夜之功。
到底查的什么?
野馬財經注意到,滴滴、BOSS直聘以及滿幫集團是《網絡安全審查辦法》2020年出臺以來第一批被實施審查的企業。根據《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第二條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網絡產品和服務,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按照本辦法進行網絡安全審查?!?/span>
?
顯然滴滴等擁有行業基礎信息或大量用戶個人信息的幾家企業,被監管部門認定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
?
那么這次監管部門具體要查的到底是什么?
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亞向野馬財經表示,《網絡安全審查辦法》自去年6月1日生效,目的是為審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網絡產品和服務之行為提供規范指引,以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
?
李亞認為,監管部門根據此辦法開展的審查,將重點評估采購網絡產品和服務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主要考慮以下因素:(一)產品和服務使用后帶來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擾或破壞,以及重要數據被竊取、泄露、毀損的風險;(二)產品和服務供應中斷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業務連續性的危害;(三)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開放性、透明性、來源的多樣性,供應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為政治、外交、貿易等因素導致供應中斷的風險;(四)產品和服務提供者遵守中國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情況;(五)其他可能危害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和國家安全的因素。
?
也就是說,監管部門最為關心的是這幾家企業采用的是哪些產品和服務來存儲用戶信息、行業基礎設施信息,具體而言,它們選擇用來存重要信息的核心網絡設備、數據庫和云計算服務等是否存在影響國家安全的情形。類似于蘋果公司必須要將自己的中國內地iCloud服務交給貴州的一家企業去做,而不能交到國外公司手中。
?
?▲圖片來源:騰訊圖庫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清華大學研究生導師楊兆全在接受野馬財經采訪時也表達了與李亞相同的觀點。
如果這幾家企業最終沒有通過審查,后果又是什么?
?
對此,楊兆全表示,若上述公司應當申報網絡安全審查而沒有申報的;或者使用網絡安全審查未通過的產品和服務;竊取、非法獲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那么后果將可能是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使用,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情節嚴重的,還會受到刑事處罰。”他說。
?
楊兆全認為,該次監管說明我國目前網絡安全和互聯網信息保護問題還很嚴峻,國家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審查工作,全面排查和防范網絡安全風險??梢灶A見的是,在《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之后,相關的違法違規情況一定會受到嚴打。那些還在進行小動作,或者企圖進行小動作的企業就要注意了,如果再肆無忌憚地侵犯公民的隱私,非法使用個人信息,必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
楊兆全還認為:“對這些企業的審查必將是一系列組合拳的開始。在美股上市的企業,我國肯定是要對其進行嚴格的安全審查的,這些企業都持有海量數據,不僅是企業自身,整個社會都應當防范一切潛在的安全隱患。目前,我國已經搭建起一套比較完善的安全法律體系,不僅是美股上市企業,所有企業都將持續受到國家的嚴格監管,打擊非法使用和泄露用戶信息行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span>
赴美IPO或成分水嶺
如果滴滴等幾家企業的股價短期內暴跌,全球多家律所也會“伺機而動”,宣布征集受損投資者,代表他們進行維權訴訟。但對它們而言,更麻煩的或是美股市場上類似于渾水的做空機構。
?
美股維權律師郝俊波在接受野馬財經采訪時表示:“目前郝俊波律所已準備啟動相關的投資人訴訟。”
?
郝俊波認為,現在我國相關部門加強了信息安全的監管,但是只要企業合法合規,對它們去美國IPO沒有什么不良的影響。如果有違法行為,即使IPO以后也可能會面臨投資者的索賠訴訟。
?
除了面臨投資人和做空機構的壓力,這些中概股可能還要面對更為棘手的問題。
?
去年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曝光之后,美國就出臺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該法案對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提出了更多的信息披露要求,尤其是針對中國公司加強了監管。而這份法案的最終修正案在今年3月正式通過。
?
加之如今國內的這次監管風暴,計劃赴美IPO的企業和已經登陸美股的企業,尤其是擁有行業基礎信息的中國公司及供應鏈企業將面臨雙重壓力,一邊要滿足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信批要求,否則將面臨退市,更重要的是,企業必須要滿足國內的監管要求,否則將會付出更為慘痛的代價。
?
對此,李亞認為,對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國家核心數據的巨頭公司來說,合規成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要從宏觀上符合國家安全要求、形成風險有效控制體系;也要在實際應用中注重效果,實現技術可控。在此背景下,監管部門要實現網絡環境的安全自主可控,就不可能停步于此,各網絡平臺都應當對國家安全、數據安全、數據合規問題重視起來,以面對即將到來的審查與挑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