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集團“脫實向金”?接手鼎誠人壽大股東
做服裝起家的紅豆,如今正在“金融”的道路上積極奔跑。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
繼發起成立錫商銀行之后,紅豆集團金融圈再度擴容,擬斥資4.6億收購鼎誠人壽25%股權,做服裝起家的紅豆,如今正在“金融”的道路上積極奔跑。
7月7日,鼎誠人壽(原新光海航人壽)發布公告,稱新光人壽將其所持有的公司25%股權全部轉讓至紅豆集團,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新光人壽不再持有公司股權,紅豆集團持有鼎誠人壽25%股權。
根據新光人壽母公司新光金控6月29日發布的公告,此次新光人壽向紅豆集團轉讓的鼎誠人壽3.125億股,每股1.48元,總交易金額為4.625億元。
繼發起成立錫商銀行之后,紅豆集團金融圈再度擴容,做服裝起家的紅豆,如今正在“金融”的道路上積極奔跑。
從新光海航到鼎誠人壽
新光海航人壽成立于2009年,臺灣新華人壽公司與海航集團各自持股50%。然而由于股東經營理念不同和矛盾,新光海航人壽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停滯不前,甚至負增長。
該公司2009年至2017年的凈利潤全部為負,合計虧損7.15億,當初5億元的注冊資本金也已虧損殆盡。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2015年起跌為-237.31%,2017年進一步下跌到-446.49%。
因償付能力充足率過低,原中國保監會對新光海航人壽采取行政監管措施,責令其從2015年11月起暫停增設分支機構、停止開展新業務并盡快增資。
2018年10月10日,銀保監會官網正式發布關于新光海航人壽變更股東及注冊資本的批復,海航集團將持有的38%、12%新光海航人壽股權分別轉讓給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和冠浦房地產。臺灣新光人壽將其持有的新光海航人壽15%和10%的股份分別轉讓給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國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新光海航人壽也獲得了大規模的資本補充。新光海航人壽將注冊資本從5億元人民幣增至12.5億元人民幣,由臺灣新光人壽認購新增注冊資本中的1.875億元,由柏霖資管認購新增注冊資本中的1.75億元,由深圳市樂安居商業有限公司認購新增注冊資本中的1.375億元,由深圳國展投資認購新增注冊資本中的1.25億元,由冠浦地產認購新增注冊資本中的6500萬元,由香江金控認購新增注冊資本中的6000萬元。
此次股權變更及增加注冊資本金后,新光海航人壽的股權結構為:臺灣新光人壽持股25%,柏霖資管持股20%,香江金控持股20%,深圳國展投資14%,深圳市樂安居商業有限公司持股11%,冠浦地產持股10%。
2018年底,新光海航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提升到了606.76%。
2019年6月,新光海航人壽正式更名為鼎誠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
從此次鼎誠人壽披露的股權結構看,除第一大股東即將易主外,鼎誠人壽其他5家法人股東持股比例不變。轉讓完成后,紅豆集團將成為鼎誠人壽第一大股東。
紅豆集團金融圈擴容小標題
隨著紅豆集團進入,鼎誠人壽最早的兩家股東都已經選擇退出。
這并不是紅豆集團首次涉足保險領域,早在2016年6月,紅豆集團上市平臺紅豆股份(600400)就曾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1.5億元參與發起設立國峰人壽,持股比例10%;公司控股股東紅豆集團同樣出資1.5億元,持股比例10%。二者合計出資3億元,持股20%。不過國峰人壽的審批遲遲未有結果。
紅豆集團目前還持有利安人壽2%的股權,利安人壽2011年成立,截止去年底,總資產為568.78億,去年全年保險業務收入為145.61億,凈利潤3.82億。不過以紅豆集團2%的持股比例顯然難以對利安人壽有任何影響。紅豆集團還持有紫金財險0.8333%股權。
除了保險領域,紅豆集團在銀行領域已經捷足先登。
2020年4月,無錫錫商銀行注冊成立,成為江蘇省繼蘇寧銀行后第二家獲批的民營銀行。紅豆集團持有錫商銀行25%股權,紅豆股份持有5%股權,紅豆集團董事長周海江擔任錫商銀行董事長,紅豆集團副總裁奚國光則出任行長。
至此,紅豆集團已經手握保險和銀行兩張含金量極重的金融牌照。
紅豆集團還通過紅豆集團財務公司持有江蘇大豐農村商業銀行9.07%股份。此前曾持有江蘇錫山中銀富登村鎮銀行部分股權,不過在2020年6月退出股東行列。
除了保險和銀行牌照,紅豆集團還持有多張商業保理、金融租賃和小貸牌照。包括江蘇紅豆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江蘇阿福科技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無錫阿福商業保理有限公司、蘇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等。
尾聲
目前紅豆集團業務分為紡織服裝、橡膠輪胎、紅豆杉大健康、園區開發商業地產等四大領域,而金融領域正在成為紅豆集團“新愛”。
根據紅豆股份2020年年報,紅豆股份去年營業收入23.84億,同比下降6.14%,歸屬于股東凈利潤1.45億,同比下降14.44%。
阿福科技小貸公司去年收入8775.07萬,增長55.18%,凈利潤3083.29萬,增長56%。紅豆財務公司去年收入1.88億,增長13.94%,凈利潤1.19億,增長16.67%。
如此一對比,金融行業是不是比服裝這些傳統產業更香呢?何況如今更有銀行與保險兩張重磅牌照在手。
兩相權衡,做實業的紅豆調轉船頭熱心“金融”,也就不難理解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