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基金股權迎變:浙商證券養生堂離場,通聯資本擬接手、民生人壽或成最后贏家
業內人士指出,全金融牌照更有助于各業務之間的協同,拓寬發展空間,放大資金杠桿效應,但要注重對保險資金安全性的保護,建立風險隔離“防火墻”機制。
來源:藍鯨財經
作者:李丹萍
持有一家基金公司50%股權,并由高管擔任基金公司董事長職務,按理說,應當擁有了足夠話語權,但對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人壽”)而言,或許還不夠。近日的一則公告顯露了其更大的目標,要進一步對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商基金”)實現100%控股,這也是繼2015年之后,民生人壽再次對浙商基金出手,金融板塊布局再趨完善。
業內人士評價,民生人壽自2015年收購浙商基金并實施控制后,浙商基金的管理規模和經營效益都不太樂觀,表現平平,在完全控股后能否迎來更好的發展,還取決于后續資源投入以及投研實力建設等,最終效果有待觀察。而民生人壽擬掌握絕對話語權,或意在發揮整體賦能效應,優化資產配置。
股東方通聯資本擬統一收購股權后,再轉手民生人壽
民生人壽披露公告稱,與養生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養生堂”)、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商證券”,601878.SH)、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聯資本”)于2021年6月24日簽訂《關于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書》。
《股權轉讓協議》包括,民生人壽擬以2.76元/股的價格受讓通聯資本擬轉讓的浙商基金50%股權,交易金額4.14億元,完成交易后,民生人壽持股100%,成為浙商基金控股股東。
不過,藍鯨保險注意到,國家企業信用信用公示系統、浙商基金官網等多個公開渠道均顯示,截止目前,民生人壽持有浙商基金50%股權,剩余50%股權,浙商證券、養生堂分別持有25%。
這或許意味著,該部分股權要先由通聯資本收購后,再轉讓給民生人壽統一持有。據悉,通聯資本持有民生人壽17.58%股權,根據《保險公司關聯交易管理辦法》的規定,通聯資本為民生人壽關聯法人,該筆交易也構成重大關聯交易。
從定價來看,本次交易以上海東洲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結果為基礎進行定價,根據評估報告,若采用資產基礎法估值,浙商基金100%股權評估結果為2.83億元;若采用市場法估值,則公司價值約為8.29億元,50%股權對應價格約為4.15億元,略高于此次收購價。對此,民生人壽表示,“不存在利益輸送、利益轉移以及侵犯保險公司或被保險人利益的行為”。
民生人壽對于浙商基金的“興趣”由來已久。成立于2010年的浙商基金注冊資本3億元,設立之初共有4位股東,浙商證券、浙大網新集團、通聯資本以及北京養生堂,分別持有25%股權。
成立4年后,2014年8月,浙商證券以及北京養生堂擬將合計所持有的浙商基金50%股權轉讓給通聯資本,但這一計劃暫未能成行。2015年4月,原保監會批復同意民生人壽以2.04億元自有資金收購通聯資本、浙大網新集團所持有的浙商基金50%股權,并對其實施控制。經過5年等待,直至2020年1月,證監會才正式核準浙商基金股權變更事宜。目前,民生人壽副董事長肖風為浙商基金法人、擔任董事長職務。
從藍鯨保險獲悉的情況來看,2014年通聯資本在浙江產權交易所作價4.14億元競得浙商證券與養生堂以公開掛牌形式捆綁轉讓的浙商基金共50%的股權后,支付了相關費用。譬如,盡管股權交割手續尚未完成,但浙商證券收到了通聯資本支付的股權轉讓款1.656億元,2017年至2020年的多份年報中,都有該筆款項說明,為“出讓浙商基金股權收到的對價”。
此次的股權轉讓公告,不排除是2014年的收購事項有了新進展。款項占用時間長,也側面反映民生人壽或者說“萬向系”對浙商基金的勢在必行。
“民生人壽的訴求應該是全資控股浙商基金,50%股權、駐派高管對于民生人壽想達成的控制權來說還不夠穩定,若另外兩家股東達成一致意見,會對其有制衡”,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
對于收購相關事項,民生人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藍鯨保險采訪時并未正面回復,僅表示“經營方面暫不接受相關采訪”。
浙商基金管理規模、經營效益表現平平,業績待提振
作為全國首家民營資本為投資主體的保險公司,自2003年開業后,民生人壽經過數次股權轉讓與變更,“萬向系”逐步掌握民生人壽絕對話語權。截至目前,萬向控股、上海冠鼎澤兩家“萬向系”公司共持有民生人壽43.84%的股權。
從金融版圖來看,民生人壽業務范圍涵蓋資管、基金、銀行、支付、期貨等多領域,旗下有全資控股民生通惠資管保險資管公司,還分別持有通惠期貨、浙商銀行、通聯支付40%、3.78%、41.1%的股權。
對增持浙商基金一事,民生人壽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子公司與浙商基金會形成業務互補,并且易于發揮聯合效應,同時公司持股企業所專注的大數據應用和策略研發方向將更好的應用至浙商基金的智能系統平臺即人工智能產品等多個方面”。
藍鯨保險注意到,在此次意向增持浙商基金前,民生人壽對通聯數據股份公司(以下簡稱“通聯數據”)進行了增資,以保險資金出資11億元認購通聯數據增發的1.94億股股份,增資后,通聯數據的注冊資本將由原來的3億元增加至4.94億元,其余9.06億元計入資本公積。
公開信息顯示,通聯數據定位數據智能金融科技公司,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采集、分析、挖掘數據,將專業知識與人工智能技術相融合,為銀行、保險、基金、券商資管等金融機構提供覆蓋投資管理的解決方案,幫助機構提高投資管理效率,拓展投資管理能力。浙商基金董事長肖風,亦為通聯數據董事長。
一位金融研究院研究人士對藍鯨保險介紹,作為關聯公司,早前通聯數據即與浙商基金在智能投資領域進行了深度合作,浙商基金提出發展智能化投資,在業內首次提出要做AI驅動的資產管理公司,“但成效并不是很顯著,在目前的市場來講,略偏‘理想主義’,浙商基金的規模和經營效益都不太樂觀,表現平平”。
從基金管理規模來看,浙商基金在2017年3月底達到610億元的峰值后,一度下行,截止2021年6月24日,回升至329億元,在全行業中,規模屬于中等水平。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浙商基金分別凈虧損2184.84萬元、虧損1819.14萬元,2020年無明確數據。
上述金融研究人士指出,“民生人壽當前已經對浙商基金實現了控制,在完全控股后能否迎來更好的發展,還取決于對浙商基金的資源投入以及投研實力等,最終效果有待觀察”。其表示,聯系來看,民生人壽先后對通聯數據增資、擬對浙商基金增持,或許意在發揮整體賦能效應,優化資產配置。
成立至今,民生人壽業務規模、資產規模快速發展,自2010年開始盈利,至今已連續盈利11年。在第五屆董事會2020年度工作報告中,民生人壽提及,2021年將加速投資布局,完善金融板塊業務,持續提升投資組合價值,形成產業協同效應。
“全金融牌照更有助于業務之間的資金協同,以及杠桿放大,拓展發展空間,但要注重對保險資金的安全性保護,因此防火墻等風控隔離措施必不可少”,沈萌分析指出。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