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事件之后,首家中國公司赴美IPO
見知教育成為了“滴滴事件”發生后,國內首家在美遞交招股書的中國公司。
來源:財通社
近日,見知教育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說明書,計劃在美國上市,并至多籌集5000萬美元資金。這也意味著,見知教育成為了“滴滴事件”發生后,國內首家在美遞交招股書的中國公司。
實際上,這已是見知教育第五次嘗試上市。在此之前,中概教育股的全線重挫還歷歷在目,而同樣主打在線教育的見知教育,選擇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市,顯然也給未來增添了一些不確定性。而高企的營銷費用與部分產品毛利率較低的運營狀態以及網絡安全審查的風險,同樣讓人對其未來的資本想象力打上問號。
四次沖擊上市未果
成立于2011年的見知教育,前身為森途教育,曾于2016年5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不過上市一年多后便退市了,對于退市原因,見知教育在招股書中表示,新三板教育的股票流動性相對較低,公司偏向于尋求境外或者香港上市。
后來,公司又曾先后于2018年10月3日、2019年4月30日、2020年2月28日、2020年9月18日四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皆以失敗告終,值得注意的是具體的失敗原因從未有過公開披露。
資料顯示,見知教育依托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國內高等院校及其他機構客戶,提供數字教育內容和智能教育解決方案。集團總部位于北京,并在上海、廣州建立分子公司。截至2021年3月31日,見知教育的教育內容庫包含超過25000個在線視頻課程,總計時長約4500小時,其中70%以上為自主開發,覆蓋創業指導課程、專業技能培訓課程、技能提升課程和專業認證測評。此外,見知教育亦將自己的數字教育內容嵌入自主開發的在線學習平臺,通過全渠道銷售系統提供給C端客戶。
見知教育目前的業務主要分為教育內容服務以及IT相關解決方案這兩部分組成。其中教育內容服務是B2B2C和B2C兩種模式,其中B2B2C模式指的是為國內高等院校以及其他機構客戶提供在線學習平臺的訂閱服務,高等院校可以允許學生通過本地校園網絡免費訪問見知教育的數字教育內容,對于這部分用戶,見知教育會收取校方預付的年服務費用。
規模較小員工還未破百
據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按2020年為高等教育機構提供數字內容的收入計算,見知教育現是中國第七大高等教育數字內容提供商,2020年占有1.1%的市場份額;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高等教育機構職業培訓服務提供商,2020年占有65.5%的市場份額。
雖然目前國內為高等教育提供數字內容的市場頭部效應較為明顯,市場規模前二加起來的市場份額超過了50%,并且隨著時間發展市場整體規模也呈增長之勢。但見知教育也自知擴大增長的困難,在招股書中見知教育稱:“高等教育機構通常更愿意與已知的內容提供者繼續合作,而不是頻繁更換提供者,因此新進入者想要獲得高等教育機構的信任,說服客戶更換供應商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同時從規模來看,見知教育也并不具有明顯的優勢。
截至2021年3月31日,見知教育員工數總共99人,其中管理層8人、銷售和市場營銷崗位15人、運營和制作4人、行政6人、財務9人、研發團隊57人。能夠看出,目前的見知教育還是以研發團隊為主,想要擴張的話,以其目前的人員規模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并且,見知教育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依賴于數量有限的客戶。今年一季度,見知教育的前三大客戶一共貢獻了48%的營收,這也成為了其經營的巨大隱患,如果無法挽留這些客戶,見知教育的收入狀況就將受到嚴重影響。
不可知的政策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在營銷費用暴增的同時,見知教育的毛利率卻未出現相應的增長。
招股書顯示,見知教育教育內容服務板塊的營銷及推廣成本占比從2017年的49%增長至2019年的72%,支出規模從5633萬元增至16646萬元,增幅高達195.51%。同時據招股書還披露,見知教育2021年一季度銷售和營銷費用為265.3萬元,比2020年同期的118.3萬元大增124.3.%,同時銷售和營銷費用占總收入的比例也由2.2%增長到2.7%,增長速度較快。
而根據,2020年赴港上市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與2019年,其毛利率分別為32.7%、43.3%、35.5%,呈現出不規律波動的態勢。同時,見知教育的主營業務即教育內容服務的毛利率也在持續下滑。招股書顯示,該項業務2017-2019年的毛利分別為:1.23億元、3.14億元,4.80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6%、27.4%、20.7%。
并且,該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019年為8814.4萬元,等到了2020年3月就只剩下了2094.9萬元。隨后至2021年3月,該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則又增長至3366萬元,整體而言處于比較波動的狀態。
除了盈利風險,潛在的政策風險也為見知教育的未來蒙上了陰影。
7月10日發布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中提到,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的條款。根據媒體報道,目前已有公司因此放棄了赴美上市計劃。然而從公司業務規模判斷,見識教育及可能會受到相關審查。
而據《2021年(上)中國在線教育投融資數據報告》披露,今年上半年,在線教育行業融資總金額99.9億元,同比去年同期150.8億元下降33.75%,可以看出在資本層面在線教育的火,已經在逐漸撲滅。特別是今年以來,在線教育收緊政策頻頻出臺的背景下,即便是成功上市,見識教育未來的走勢同樣充滿懸念。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