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集中供地后終于有人熬不住了!杭州現首次退地,5000萬保證金打水漂
退地的代價是宋都股份將損失參拍時繳納的5000萬元預約申請保證金,這筆資金占其最近一期經審計凈利潤的14.19%。
作者-童潔
編輯-張常旺
來源-時代財經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二批集中供地前夕,退地的情況發生了。
7月20日,宋都股份發布公告稱,5月其曾在杭州首批集中供地中獲得杭政儲出【2021】8號地塊的土地使用權,但至今未簽署《杭州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經與杭州市規劃和資源局溝通、協商后,官方決定取消宋都股份的競得資格。
也就是說,宋都股份主動放棄了這宗地塊。杭政儲出【2021】8 號地塊的土地性質為住宅用地,今年5月7日,宋都股份以封頂29.90%溢價率加上21%自持拿下該地塊,總價17.83億元,成交樓面價20962元/平方米。
退地的代價是宋都股份將損失參拍時繳納的5000萬元預約申請保證金,這筆資金占其最近一期經審計凈利潤的14.19%。
作為老牌房企,杭州是宋都股份的重倉之地,杭州首輪集中供地中,其接連拿下5宗住宅用地,總拿地金額超過50億元。公告中提到,除了杭政儲出【2021】8號地塊被退掉之外,同期競得的另外4幅地塊均已正常進入開發流程。
主動退地的情形在行業內并不常見,尤其是在杭州這樣的熱點城市,土拍市場極其火熱,宋都亦是在經歷了報價封頂、多輪自持競價后,方才斬獲該地塊。關于放棄地塊的原因,宋都股份坦言,是公司經營管理層審慎考慮市場風險因素,基于公司穩健發展謹慎作出的決策
在地市發熱發燙的杭州,拿地和掙錢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媒體統計,杭州首批推出的57宗地塊中,有41宗達到了封頂溢價,并啟動了競爭自持,自持率最高的地塊高達40%。
加之杭州新房市場一直有著嚴苛的限價調控,自持面積的增加,意味著可售部分利潤將受到擠壓。有TOP10房企員工向時代財經坦言,“杭州的地塊,我們賺的基本就是流水,以及在這個市場的份額和口碑”。
杭州本土房企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也曾公開表示,濱江集團在杭州首批集中供地中獲得5宗地塊,濱江團隊人效高、公司融資能力強、融資成本低、品牌影響大,他希望在這樣的狀況下,努力做到1%-2%的凈利潤水平。
還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以祥符東地塊為例,容積率2.2,總建面9.2萬方,商業部分占比50%,住宅及配套公建占比49.6%,其中包含10%的公租房。該地塊成交樓面價1.78萬/平方米,精裝限價為3.6萬/平方米,最終成交價16.3億元,自持比例達到38%,真正可售住宅面積僅有6.6%。
“高比例自持項目回籠資金都是一個問題,不要談利潤了,那都是后話。”前述TOP10房企員工表示,類似祥符東地塊,盈利要依靠商業的運營,但商業不屬于高周轉產品,前期投入較大,需要一些時日才能看到收益,對房企的資金要求較高。
正是因為杭州市場盈利壓力巨大,深受杭州市場青睞的綠城甚至直接選擇放棄在首批集中供地中拿地。不久前,綠城中國浙江區域集團總經理吳恒接受媒體采訪,被問及杭州首批集中供地顆粒無收時,他直言“我們不后悔”。
吳恒稱,綠城的原則是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又要有保證項目的經營利潤,實現股東的一個基本訴求。所以說在這種兩難的境地下,綠城既要面子又要里子,一塊土地也沒拿是對的,企業要健康發展就應該這樣做的。
大牌房企的處境縱是如此,更不要說中小型房企所面對的盈利壓力。前述TOP10房企員工認為,狹小的盈利空間下,若房企忽視風險冒然搶地,宋都股份不會是唯一一個退地的案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